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两次规模较大的社会改革.尽管这两次改革最终都归于失败,但却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历史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没有政治体制改革支持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最后成功的,要想取得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必须有政治体制改革作保障.  相似文献   

2.
任何社会都需要改革,改革是寻求社会发展的一种政治手段,历史上各种重大社会成就,均是改革的成果。社会稳定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才可能获得国际社会的和平环境和国内社会的秩序与安定。社会的发展,还应当区分“道德的发展”和“不道德的发展”两个标准。改革、稳定、发展形成一种“杠杆原理”式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刍议社会稳定的重要标志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持稳定 ,促进发展 ,是一个全球性的共性问题。也历来为我党重视 ,是邓小平同志新时期思想的重要内容。“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 ,一切都无从谈起。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因此 ,充分认识 ,深刻理解稳定的内涵、特征 ,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准确把握实现社会稳定的科学方法 ,做到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 ,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俄罗斯最近十多年的改革不仅是经济和政治的改革,更是社会观念、心态的一场改革。改革中人们社会心态有明显的变化:单一的价值取向被多元的价值观所取代,人们的宽容程度增加。本文就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在改革过程中社会心理等一些方面作了综述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晚清宪政与40年代国民党宪政这两次失败的宪政改革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一)在背景条件上,首先都由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促成改革的启动;其次严重的民族危机成为改革的直接原因;再次都有国内多重利益集团向统治提出挑战。(二)在过程特点上,两次宪政改革都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曲折性,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而统治阶层都是既保守又无能。(三)两次宪政改革给我们如下启示,民主力量是巨大的,民主潮流不可抗拒;只有代表民意顺应潮流;现代化事业必须有人民的广泛和自愿参与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高考制度的改革是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任何改革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高考改革更是如此。在分析影响高考改革的诸多因素中,我们不仅不能忽视对社会心理这一独特制约因素的探讨,并且应该把它与经济、政治等因素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社会心理中,既有对高考改革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也有起阻碍作用的因素。分析社会因素的制约作用,能深入探究高考改革的规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为高考改革寻求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一理论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学说,贯彻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世界历史上的社会形态转型,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战争、暴力革命的方式,惟独日本两次通过改革实现了社会形态转型。究其原因,一是与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关;二是与日本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有关;三是危机局势下,统治阶级的分化为转型提供了阶级前提;四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也给日本提供了自我调整和转型的机会。日本两次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形态转型,其方式独特,成就惊人。但是,时间较长、弊端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学文科》2007,(2):17-23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从本质上讲,改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或调整。其背景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按社会性质来分,可分为奴隶社会改革、封建主义改革、资本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四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0.
社会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体育改革是整个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体育体制的彻底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体育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本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中国体育改革进行了论述,探讨中国社会改革对体育改革的作用,为中国体育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古今中外的高等教育发展都具有促进社会分层流动的功能。高等教育改革是否能够让高等教育在实现合理社会分层流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往往是改革能否成功的试金石。我国称得上高等教育改革的事件以恢复高考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最为典型,尽管二者在制造精英方面的向度似乎是相反的,但其推动或者维护高等教育实现合理分层流动的功能不曾改变。如何通过高等教育改革以实现高等教育内部的合理分流,从而促进其社会分层流动功能的实现,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梭伦和菜库古在经济改革的措施上都很重视农业,但是在对待工商业的政策上却有很大的不同。两次改革都对其以后的历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影响两者政策差异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社会危机的侧重点、平民地位、两个城邦的客观条件以及改革者的主观条件的不同等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六年多,这是一次持久的革命,其课程理念面临新的转型与构建。而新理念的引入与当前的社会背景适宜与否,可能性有多大,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对此,又可以从社会背景因素与教育传统因素等方面讨论分析新课程理念在我国发展的条件、问题与前景,以此强调教育发展的本土化趋向,并通过促进对这类问题的探讨使新的课程理念尽快为我们的文化所内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的高等教育发展都具有促进社会分层流动的功能。高等教育改革是否能够让高等教育在实现合理社会分层流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往往是改革能否成功的试金石。我国称得上高等教育改革的事件以恢复高考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最为典型,尽管二者在制造精英方面的向度似乎是相反的,但其推动或者维护高等教育实现合理分层流动的功能不曾改变。如何通过高...  相似文献   

15.
陈卫东 《成才之路》2009,(25):40-4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拉开了21世纪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序幕。在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都是关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改革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攻坚战。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较好的实现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培养出高质量的21世纪社会需要的人才昵?下面本人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毕结礼 《中国培训》2008,(12):18-20
回顾我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有专家从宏观上概括为两个阶段:一是以经济领域改革为重点的阶段;二是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改革的阶段。不管循着经济改革开放的发展轨迹,还是循着政治、文化及其社会领域改革开放的轨迹,探讨职业培训发展,都可以发现职业培训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是经  相似文献   

17.
论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对课程资源的再配置.学校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组织单位,教师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我国现行的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课程变革,我国存在的巨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民族差异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处理好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我国的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当我看到2010年1月9日的一条新闻《社科院报告: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15年》之后,联想到了我国教育结构和课程结构也存在这个问题。具体地说,是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滞后于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中小学管理层面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一般都与此有重要关系。我国的课程改革,简要地归纳无非是课堂教学改革和评价制度改革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19.
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材的重新编写和更换,它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从本质上讲它是一次文化创新。新一轮课程改革借鉴了大量的西方课程理念,这些理念,一旦融入我国社会文化环境,必然产生激烈的文化碰撞。  相似文献   

20.
当我看到2010年1月9日的一条新闻《社科院报告: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15年》之后,联想到了我国教育结构和课程结构也存在这个问题。具体地说,是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滞后于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中小学管理层面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一般都与此有重要关系。我国的课程改革,简要地归纳无非是课堂教学改革和评价制度改革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