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闫超栋  马静 《软科学》2017,(7):44-49
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0~2013年的相关数据,采用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对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中国信息化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信息化水平最高,西南和西北地区相对落后;样本考察期内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地区差距呈上下波动的不稳定态势,但总体上趋于下降.互联网与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地区差距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总体差距逐年缩小.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地区内差距相对稳定,超变密度贡献不断增大;Kernel密度估计显示,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两极(多极)分化现象明显减弱,整体分布渐趋缓和,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知识链中代理组织对核心企业的依赖性导致核心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而产生权力差距.权力差距可用核心企业占有超额创新收益的分配比例来表示.模型研究表明:权力差距与创新产品的市场价格、核心企业获得的总收益、代理组织获得的单位创新产品的报酬正相关;与创新产品的市场销售量、代理组织获得的总收益、知识链的总收益负相关.研究显示权力差距过大会影响知识链的价值创造,知识链组织之间的权力差距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新产品研发质量策划、知识过程与研发绩效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新产品研发质量策划对知识过程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并通过知识过程对研发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知识过程是新产品研发业务流程中的核心过程,对研发绩效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11)
基于Acemoglu的任务模型和2003~2016年我国行业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人工智能与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阶段差异性,在导入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使行业收入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且对工作重复性高、创造性低的行业冲击更大。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除了通过劳动力就业对行业收入差距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行业生产效率传导影响行业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寻求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财产性犯罪率产生非线性影响的经验证据对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中国收入分配格局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比起二者之间的线性影响,分析非线性效应能够更好地揭示中国转型期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在城乡收入差距对财产性犯罪率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本文使用中国1981-2012年的数据,运用非线性STR模型对此问题开展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是财产性犯罪率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两者存在的非线性的非对称效应表现出了阶段性的变化特征。我们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包括1987年以前的平衡I期、1987-1991年的迁移I期、1991-1997年的平衡II期和1997-2012年的迁移II期。  相似文献   

6.
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与变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DEA三阶段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对中国1987-2008年28个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和分解,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和变动趋势,并利用Kernel密度分布法进行了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差距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确实对效率测度存在较大影响,DEA三阶段模型增强了效率评价的科学性和省市间的可比性;技术效率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但呈缩小趋势;要素的空间均匀分布对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起到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管仕平  朱卫东 《科研管理》2011,32(12):97-103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各省区的分布为基础研究能力的衡量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模型测量了我国基础研究能力的地区差距。结果表明我国基础研究能力的地区差距在不断缩小,其中青年科技人员基础研究能力的地区差距呈波动下降,且对整体差距的影响在不断增大;从基础研究能力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内部差距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的内部差距较小且相对稳定,但西部地区的内部差距却呈上升态势。因此,在继续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同时,还需要关注青年科技人员的地区分布及西部地区基础研究的差距问题,促进我国基础研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VAR模型,研究了甘肃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通过测算1990—2016年甘肃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综合评价甘肃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研究了甘肃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提出甘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新型城镇化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长期内甘肃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冲击作用,甘肃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会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长期内甘肃城乡收入差距对其自身的影响程度高于新型城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对其自身影响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根据结论提出了缩小甘肃新型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璐 《内江科技》2012,(1):160+18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有了普遍的提高,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甚至悬殊,此情况逐渐成为困扰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难题,并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已然成为现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如果说收入差距扩大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道绕不过的坎的话,那么有效遏制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充分了解各种产生收入差距的原因,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则是解决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差距分析过程是CMMI实施准备阶段的一项主要工作。为保证差距分析过程的质量,就如何基于差距分析对组织的软件过程进行综合评估并发现组织软件过程的强项和弱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弥补流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赟  高长元 《科学学研究》2009,27(9):1370-1375
 分析了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依据企业知识管理理论,设计出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弥补的一般流程,通过知识缺口识别、分类,弥补策略选择等环节最后实现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的弥补。通过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分析进行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的识别,基于知识的战略价值将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分为三类,并分析了各类知识缺口形成的原因、属性及获取成本,最后,提出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弥补策略的选择准则。  相似文献   

12.
企业知识缺口识别方法及弥补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企业知识缺口的含义并对其进行分类。提出基于VENN图解法的企业知识缺口识别方法,并给出应用该方法的步骤。最后,根据企业知识储备的情况,给出不同类别知识缺口的弥补策略。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缺口及其弥补策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缺口弥补的过程。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缺口的寻找与确定出发,在对不同类型知识缺口的弥补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缺口弥补的动态权变策略选择,并进一步从知识战略安全性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缺口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胜  郭英远  张岭  韩佳 《科研管理》2016,37(4):110-117
从知识的视角,一项职务成果就是一个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的知识包,分属于科研单位和发明人控制,因此,是否赋予发明人主导职务成果转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论文首先提出研究假设,即由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控制权分离,导致转化主体分别与研发主体、消费主体、融资主体分别出现技术距离、市场距离和融资距离;而且这三类距离越大,越需要发明人来主导职务成果转化;随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甲醇制烯烃成果转化案例进行实证检验。论文的实证结论显示,采用创业分拆方式来推进发明人主导职务成果转化,即把发明人及其职务成果整体孵化转化为企业性质的转化主体,由发明人主导职务成果转化,消除了这三类距离,促进职务成果顺利转化。  相似文献   

15.
新产品开发是一个高度密集的知识创造过程,顾客互动不仅给企业带来产品开发的新创意和新想法,并在新产品上市前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降低新产品开发风险。对珠三角157家高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顾客互动能够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在顾客互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摘要:以装备制造企业为对象,从探索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知识创造、关系互动、自主创新能力四个因素的关系出发,研究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机理。通过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知识创造和关系互动的中介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7.
摘要:加强组织间的合作、对外部知识的有效整合、增强吸收能力将有利于组织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促进自有知识的形成,从而构建起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本研究选取华南地区117家高科技企业为样本,探讨吸收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2)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对知识整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知识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4)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该结果对于正确理解企业吸收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整合在新产品开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国军  杨建君 《科研管理》2006,40(11):146-154
本文聚焦中国情境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过程,研究合作伙伴间两种不同的技术转移方式对技术接受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索新产品创新性及新产品开发速度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实际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理论模型。之后,运用24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并采用AMOS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技术交流而言,技术转移对新产品开发速度及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均更加显著。相对于技术转移而言,技术交流对新产品创新性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新产品创新性在技术交流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新产品开发速度在技术转移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实际吸收能力增强了新产品创新性对技术交流与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徐国军  杨建君 《科研管理》2019,40(11):146-154
本文聚焦中国情境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过程,研究合作伙伴间两种不同的技术转移方式对技术接受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索新产品创新性及新产品开发速度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实际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理论模型。之后,运用24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并采用AMOS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技术交流而言,技术转移对新产品开发速度及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均更加显著。相对于技术转移而言,技术交流对新产品创新性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新产品创新性在技术交流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新产品开发速度在技术转移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实际吸收能力增强了新产品创新性对技术交流与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