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对此费过不少心思。有的注重多读,有的注重多写,教法不同,效果各异。我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体会到:让学生多学习名家名篇的写作技巧,以名家为师,向名篇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基于这种认识,进行作文指导时,我注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多花气力。一、观察“细”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素材,就没有好的文章。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我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常常给学生举一些名家名篇中的例子。如举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例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  相似文献   

2.
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尽快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写结合,让学生从读中学写,把作文课和讲读教学结合起来。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典型的范文,把作文课和讲读课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就会使学生学有所得,逐步提高写作技能。 2.大量阅读,勤写勤练,把作文课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鲁讯说他写文章别无心得和方法,唯有多看书多练习而已。小学生的阅历浅、技能差是作文无话可说、内容空洞的原因之一。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多读名家名篇和一些科普文章,就能使学生逐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写作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启动之后,新编语文教材非常重视文学作品的编选,很多名家名篇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名家名篇成为课文,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读本,其本身变成了一个媒介,承载着体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任务。名家名篇多是美文,文质兼美,它的浓烈的感情和  相似文献   

4.
在复旦中学,一群高中生在自选名篇佳作,编辑《高中文化专题读本》。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能力,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题。传统的教材一直被片面地理解为“权威”或者“工具”,而老师和学生始终扮演着“教”和“学”的角色,双方得不到互动,教材也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指导学生自编读本的是拥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  相似文献   

5.
<正>1.阅读教学重在激发兴趣教材中许多课文是名家名篇,教学前后,教师有意识地加点花絮介绍名家或写作背景(如学习《落花生》,讲一点落花生的由来,引导读许地山的作品);有些课文是名家名篇的节选或缩写,教师把作者的原文推荐给学生,如学习《少年闰土》,指导学生阅读描写老年闰土的文字,引导学生读鲁迅先生的《故乡》;有些文章是名著的梗概,教师带着学生欣赏,并适当点拨欣赏方法的同时,推荐学生读原文,然后班级开展综合性  相似文献   

6.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具有语言精炼、意境优美、想象丰富、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感情强烈的特点。在古诗教学中,我切实抓好“读”这一重要环节,指导学生通过多读、熟读陶冶了审美情趣,培养理解、想象、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听、说、读、写是极为重要的4个环节。“读”作为信息的输入环节,在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重视背诵,在对各年段的阅读要求中,都明确要求学生“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熟读成诵,对学生丰富词汇、培养语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小学阶段的记忆力是人一生中最好的时期,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记忆优势,指导学生多背诵一些名篇佳作,这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一、熟读成诵,从古到今益处多背诵能够积累词汇。小学语文教材多出自名家之手,短小精悍,优美…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少“讲”多“导”。何为导?叶圣陶先生说:“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知,卒底于不待教师授之谓也。”显而易见,“导”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关键点、精心设问,恰到好处地启发、引导,以达到让学生自能读书的目的。一、引读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熟练运用英语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英语学习的过程即不断“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和“读”达到输入语言的目的,再通过“说”和“写”来内化和重组输出的语言。本文重点探究如何进行语言的高效输出。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目,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那么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开展读书活动呢?一、好读书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  相似文献   

11.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主要是通过阅读,而读就要读名篇,可应该怎样去读名人名篇呢?怎样看待名人名篇呢?对于名家名篇,语文教学中一般都作重点赏析,从重点字词的品味到精彩结构的总结,从语言风格的体会到所传达意境的深思,因为是名家名篇,所以满篇遍布分析点。我们之所以花大力气去这样读名篇,未必是因为大家文章处处都高人一着吧?只是我们一向崇尚名家名篇,认为那才是我们阅读写作的典范。可是究竟怎样读名篇,怎样看待名篇,我想必须联系名家的创作规律,即名家如何缀成佳篇?以此指导我们平日的阅读写作,我认为大有裨益。通读古代大家的文论,对于…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读本》是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文本。它与教科书若即若离,又互相为用。人选作品文质兼美,文化内涵丰富,情感表达真挚,贴近学生生活;90%以上为名家名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典范,形式活泼。然而,读本教学现状怎样呢?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很重要。所谓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我们教材上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只有让学生多读、揣摩,才能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才能明晓文学语言的雄浑意境。我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多渠并进的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并让学生在感悟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4.
“施教之功,贵在导学。”语文教师应凭借教材导读、导思、导议、导疑、导练。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三读三问”教学法之精髓就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课堂操作要领大体如下:   “一读一问”:读通—感知。一般在首堂课教师范读之后,学生朗读或默读全文 3遍,随即提出“一问”。通过一读一问,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梗概,然后自学生字词,自思回答,互议启发,自练过好字词关。使字求其读,词求其解,篇求其意。最后提…  相似文献   

15.
名家名篇在小学语文高段教材中占很大的比重,面对名家名篇的教学,我们须三思而行。通过抓眼找线读中品味、品赏技巧领悟表达、潜心会文推敲揣摩来品鉴文体内容、写作方法、语言文字,引领学生品鉴文本的用心之处,体会其中所蕴含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有的同志对教师下水作文不以为然,认为“名家名篇那么多,选一些来指导学生岂不更好?何必自己写?”者笔认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对于自己老师的下水作文更加倍感亲切,这一点正是任何名家名篇所难以做到的.还是让笔者以自己一次教学实践来说明这问题吧.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药》的后边有这样一个练习题:“根据课文加以想象,写出在监狱里夏瑜同红眼睛阿义的一段对话.要求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思想身份.”布置这项作业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家庭出身”和“个人职业”三个方面想象夏瑜.我引导学生回忆了历史课所讲过的同盟会《军政府宣言》中的政治纲领:“驱除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辅导学生英语写作时有一个共同点,即关注了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一致性。这个一致性包括语言主题的一致性、文章结构的一致性等。但是这些一致性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体现并得以实施呢?如何使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达成一致性呢?通过“以读促写”的教学尝试,我们有了一些收获。  相似文献   

18.
正朱永新说,阅读意味着改变,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是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可是,学生阅读量少,课内阅读少,阅读指导少,这已是当前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倡导大量阅读、围绕主题进行阅读和课内阅读,无疑为当前的阅读问题开了一剂良方。在小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主动地进行多项阅读基本功训练 ,掌握阅读方法 ,形成阅读能力 ,同时使智力得到发展 ,思想感情受到陶冶。  众所周知 ,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这四大手段 ,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读 ,是学生理解、积累、内化、运用语文知识乃至形成能力的主要途径 ,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基本方法。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知 :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 ,“读”是起着主要作用的。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中 ,还存在着教师讲多、学生读少的现象 ,甚至出现“满堂灌” ,生怕还有哪一点没有…  相似文献   

20.
李碧清 《广西教育》2007,(7B):66-66
本人在平时英语教学中采取了如下一些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方法。 一、注重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转化 英语中的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是语言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其中听与读是说与写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