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四二年,抗战进入到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抗战与投降,团结与分裂,进步与倒退,两种势力在进行着殊死斗争。就在这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郭沫若创作了历史剧《屈原》。这个剧本,突出了爱国军民同仇敌忾的斗争精神;主人公屈原的独白《雷电颂》,表现了爱国军民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雷电颂》通篇采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手法。其中,第二人称代词“你”的运用,随着感情激流的奔腾,波涛滚滚式地起着变化。比如:“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  相似文献   

2.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象这风一样,象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这是剧本《屈原》里那著名的独白《雷电颂》中的一节.今日捧读《屈原》,再次被她那崇高的思想,烈火一样的激情,大海一样的气势所震撼.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第五幕第二场主人公屈原的一次长篇抒情独白——《雷电颂》,以前见于高中语文教材,现被编入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本(人教版)。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炽烈的情感,撼天动地,不愧为抒情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4.
《雷电颂》节选自郭沫若的话剧《屈原》第五幕第二景.话剧《屈原》写于一九四二年一月,它以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为题材,通过以屈原为代表的捍卫祖国独立的楚国人民与南后郑袖等人卖国行为的斗争,歌颂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发出了愤激的反抗的呼声.《屈原》上演后,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发挥了显著的政治作用.《雷电颂》是剧中人屈原的一段独白.它是屈  相似文献   

5.
《雷电颂》选自《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原》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四二年在重庆创作的历史名剧。当时,郭老曾说过:“我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一语道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屈原》的社会意义及其艺术特色。纵观全剧,郭老所谓的 “象征”好似一条红线,文理清晰地统摄着《屈原》创作表现的各方面,所以研究《雷电颂》的修辞艺术,也应从“象征”谈起。 象征是文艺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古今中外名家高手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作用。如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以及杨朔的《荔枝蜜》等,都是运用象征手法十分得体的成功之作。《屈原》就其表现手法而论,确是典型的象征性的文苑大作,而《雷电颂》则是剧作中展示屈原精神的重要独白,也是郭老的精心力作。当年,周总理对这段独白曾有过中肯的评  相似文献   

6.
《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它是屈原的一段内心独白。全篇充满了屈原的愤怒和对光明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激情。但是,从课文的两处独白里,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人对革命的力量是估计不足的。其一:“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  相似文献   

7.
华敬俊为高中语文课本《雷电颂》作题为《雷电颂》的插图,插图中屈原于雷电交加中举手顿足,指天发问,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愤世不平,不堪同流合污的爱国诗人的高大形象。然而作为五幕历史话剧《屈原》第五幕第二场中屈原的一段独白抒情的插图,它有两处细节失实。翻开郭老《屈原》,第五幕第二场一开始就有场景交代:“东皇太一庙之正殿。……四柱三间,唯无帘幕。三间靠壁均有神像。中室正中东皇太一与云中君并坐,……左室为一龙船,船首向右,湘君坐船中吹笙,湘夫人立船尾摇橹,右室一片云彩之上现大司命与少司命。……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人民文学出版社《屈原》95页)。这一场景交代了舞台人物(主要是屈原)是在东皇太一庙这个场景中活动,节选的那段独白正是屈原被关押在庙中面对庙内神像及室外雷电交加时的一段独白抒情,课本“自读提示”对此也作了提示,而插图中的屈原却是置身于室外,此其失实之一.再看剧本,郑詹尹(欲用药酒毒死屈原者)把屈  相似文献   

8.
蜚声中外的五幕史剧《屈原》中的激荡人心的“雷电颂”,是郭沫若以血肉凝铸的诗篇。这篇饱含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雷电独白”,把咒骂鬼神化成一把犀利的愤懑之剑,刺向当时的独裁统治。它以泰山压顶的气势,抨击丑类,劈开黑暗王国,发出了全国军民要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的《雷电颂》一课被列入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的戏剧单元,我认为是不妥当的.固然,《雷电颂》是从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选出来的,从戏剧的角度,可以说是一段人物的内心独白,算得上一段台词,但是,仅仅凭着它出自戏剧,就将其归类到戏剧单元安排教学,这样编排处理显得有点简单化。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屈原》中的“雷电颂”,是一首新《离骚》、新《天问》,它具有诗的意境,诗的气质,诗的趣味,是一首激动人心的好诗!如果说屈原的《离骚》足以惊天地,泣鬼神,那么“雷电颂”足以使一切有正义感的仁人志士激愤;使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第五幕第二场主人公屈原的一次长篇抒情独白----《雷电颂》,以前见于高中语文教材,现被编入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本(人教版)。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炽烈的情感,撼天动地,不愧为抒情艺术的瑰宝。一、典型环境是抒发情感的基础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而又受到奸佞迫害的的爱国者形象。本文开篇的舞台说明写道:“他手足戴着刑具,颈是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这时他看到囚禁他的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给人以阴森恐怖的感觉和令人窒息的气氛;遥望殿外,电闪雷鸣,狂风大…  相似文献   

12.
“陈老师,爬上屋顶看风景哦!”刚进办公室的门,同事扬起一本杂志就朝我拥来。“什么呀?”“你的大作刊发了!没看见吧,发现奖10元!”听出了同事友好的调侃,我的眼睛一亮“快给我看看。”不由分说,就抢下杂志。《小学青年教师》,果真是它!  相似文献   

13.
屈原《九歌》中的《河伯》和《山鬼》两首诗,都描写了男女之间的爱情。这本来为我们深入研究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提供一把很重要的钥匙。但是,由于近代一些人,根据史籍中记载的西门豹严打“河伯娶妇”的故事①,抓住“河伯娶妇”中的“河伯”,与《九歌》中《河伯》同名,一口咬定《九歌》中的《河伯》,就是写“河伯娶妇”,并由此推断《九歌》都是写“人神恋爱”。所以,我们研究《河伯》和《山鬼》诗之间的关系,先要简略了解“人神恋爱”论。  相似文献   

14.
“河伯”与阳侯的传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的《河伯》诗,是《九歌》中最难理解的一首。首先是“河伯”名称中的“河”与“河是黄河专有名称”沾了边。于是,有人根据“先秦的‘河’是黄河专有名称”,断定《九歌》的“河伯”祖籍是黄河流域。因为楚人祭“河伯”,证明楚人来自黄河流域。这样《河伯》诗就被牵扯到楚民族发展史的争论之中。其次,河伯名称又与《史记·滑稽列传》的“河伯娶妇”故事中的“河伯”①,同名同姓,于是又有人据此断定屈原的《河伯》诗,是写“河伯娶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篇悲壮的、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事实上,他与风暴雷电早已融为一体!让我们用自己最激越的感情朗读课文,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这雷与电的洗礼。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这两首诗在课本上和郭沫若的《雷电颂》(《屈原》中的一段抒情独白)编为一个诗歌单元。三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的关注,对旧社会黑暗现实的愤懑,对光明和自由的追求。教学目的可定为: (一)学习诗人关心祖国人民命运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晓桦 《初中生》2006,(21):25-27
与其说《雷电颂》是屈原追求自由和反抗侵略的声音,不如说是郭沫若自己内心深处的呐喊.  相似文献   

18.
晓桦 《初中生》2006,(7):25-27
与其说《雷电颂》是屈原追求自由和反抗侵略的声音,不如说是郭沫若自己内心深处的呐喊。  相似文献   

19.
找朋友     
在律动《找朋友》过程中,我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朋友呀?”我习惯于孩子们说“有”!可我却从稚音中听到了一声“没有”。我很惊讶,原来是田镇齐小朋友回答的。我看见他眼眶都红了,又问:“那你想不想在我们小一班找朋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下面两段皆出自郭沫若先生之手的历史剧台词,完成1、2两道试题。南后:……婵娟:(激昂地)哼,你把人当成玩具,你把一切的人都当成玩具,但你要知道,你所犯的罪是多么深重呀!你害死了我们的先生,你可知道这对于我们楚国是多么大的一个损失,对于我们人民是分么大的一个损失呀!(语气转沉着)天上就只有一个太阳,你把这个太阳射落了!你把他吃了,永远地吃了。(又转激昂)你这比天构还要无情的人呀,你总有一天要在黑暗里痛哭的。巴!永远痛哭的吧I如姬:(自语)是的,我也要走了。走到那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但我却有点放。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