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法初探     
宋代学者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指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删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说自晓其义也。”他十分强调“读”的重要性,认为熟读是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必由之路。只要诵读到十分精熟,定能达到“自晓其义”的目的。其实,熟练地诵读,也是学习书面语言的良好途径。把文章中的语句熟读成诵,“久远不忘”,以后自己提起笔来,就有了达意的基本词汇和语句。但目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倾向是学生读得少,因此,必须重视“读”的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3.
点读法     
点读法是用评点的方法阅读文章的省称。评点就是对文章的内容、形式作简明扼要的评析 ,或对字词句等疑难处发表自己的意见。语文教师若想将“别有会心”处记录下来 ,最简便的方法莫过于点读法。点读之法 ,可从前代学者的评点中去学得。现以《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为例 ,点读如下。一、局部点读。局部点读是指对文章字词句段的点读。文中或奇字生辉 ,或媚语摄魂 ,或佳句夺目 ,或精段感人 ,这些都是值得点读之处。1.点读奇字①风带着雨星 ,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 ,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撞”拟风的动作 ,显示风的来势之猛 ,力度之大 ,…  相似文献   

4.
探读法     
探读法 ,是阅读教材时精细思索、认真把玩、探求文学作品美点的一种阅读方法。作为教师 ,不仅要对文学作品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研究与分析 ,把许多精微的具象感受 ,还原为审美对象 ,更要探求别人没有发现的美点。在探读的过程中 ,提高自身素质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文学视野 ,更好地领悟艺术美感所在。例如《沁园春·雪》就可以作如下三个方面的美学探读。一、奇伟鲜艳的画面美1936年 ,毛泽东同志率抗日先锋军 ,准备渡河东征。在到达清涧袁家沟后 ,他亲赴黄河畔观察地形 ,目睹北方雪后风光 ,俯瞰北国大好河山 ,于是…  相似文献   

5.
慢读法     
<正>你们看过"速读术"或"快读法"这类书的广告吧?我想这种书是那些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出于某种理由才不得不看的吧?成人之前没怎么读过书的人,有时为了要改变自己,会变成爱看书的人。但是这类人,更不应该运用"速读术",在某段时间里看很多的书,而是应该慢慢地、扎实地读书,在今后的人生里,作为真正的读  相似文献   

6.
疑读法     
疑读教材 ,是教师的灵性和创意的体现。教师要想创造性地劳动 ,首先就要创造性地学习 ,对教材要有怀疑的精神和能力。意大利诗人但丁指出 :“我喜欢怀疑并不下于知识。”疑读法不仅能够发现教材中的知识性错误 ,而且能发现其思想性错误。所以对于一个教师来说 ,疑读能力比学识还要重要。下面以《宋定伯捉鬼》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宋定伯捉鬼》 ,课文阅读提示有云 :“人用智谋制服鬼” ,表现了“人能胜鬼” ,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教参也如是说。于是有些人就认为宋定伯是位“捉鬼英雄”。他与鬼偕行 ,以“诳之”开始 ,以“卖之”告终 ,机…  相似文献   

7.
读法纵谈     
读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读,包括朗读和默读。朗读能帮助学生丰富语言材料,积累丰富的词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体会作者感情。默读,能使学生静中求知、求化,摄取知识营养,发展思维。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阅读教学往往是重讲轻读,教师一味串讲,忽视了读的作用。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  相似文献   

8.
巧读法     
巧读法是要求教师打破常规 ,不囿于经验 ,用超常规的角度或思路巧读课文的方法。巧读法的核心体现在一个“巧”字。如鲁迅先生的《祝福》 ,对雪景进行了多处描写 ,其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下面从“巧品”、“巧悟”、“巧疑”、“巧联”等方面就其作用试作分析。巧品 ,即在阅读的过程中 ,要求细嚼慢咽 ,思考理解 ,仔细品味。《祝福》的开头在描写鲁镇“年终大典”之后 ,便是一段雪景描写 :“天色愈阴暗了 ,下午竟下起雪来 ,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 ,满天飞舞 ,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 ,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读到这里 ,就可打住…  相似文献   

9.
助读法     
“助读法”是利用书、报、光盘上的精美文章来帮助我们阅读理解课文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向别人“借脑袋”、“借智慧”的有效阅读方法。“助读法”的操作过程是 :第一 ,在阅读手头的语文书、报刊时 ,注意做好有关课文的资料目录索引 ;第二 ,在需要的时候 ,利用这些目录索引找到有关课文的论文资料 ;第三 ,有选择地阅读论文资料 ,看别人是如何理解某篇课文的 ;第四 ,择其最精美、对教学最有用的材料做一些读书笔记。如对《天上的街市》的阅读理解 ,我们可以找到如下一些重要的助读资料 :1.箭鸣《〈天上的街市〉的图画美和音乐美》 ,《语文…  相似文献   

10.
析读法     
“析读”就是独立地对一篇课文进行篇章段落的准确分析。其步骤大致可以分为①整体感知 ;②美点揣摩 ;③精段赏析。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分析品读 ,从而达到准确理解课文的目的。“整体感知”是指通读课文 ,概览一篇文章的全貌 ,抓住一篇文章的要点 ,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以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为例 ,我们可先从整体上感知以下要点 :1.小说的中心事件是范进中举。(可以此感知主要内容)2.小说写的是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的不同际遇。(可以此感知全文结构的两大层次)3.“中举前”主要写了两件事 :①初进学 ,胡屠“贺喜” ;②借盘缠 ,范…  相似文献   

11.
亲子共读法     
说起教孩子做事专心,我曾试用过一位幼儿教育专家推荐的方法——亲子共读。即大人和孩子一起看图文并茂的图书,让孩子看图,大人朗读画面的文字,每晚半小时,也可依孩子的情况从每次15分钟开始。  相似文献   

12.
零的读法     
提起“零”,人们自然马上脱口而出“zero”,其实“零”还有其他读法呢。在电话号码和门牌号中,英国英语读0为“O”,而美国英语则多读“zero”, 如Room 205 Room two-o-five或two-zero-five而Room 100读作Room one hundred。Will you get me double-five-one-o,please?或Will you  相似文献   

13.
循环小数的读法没有统一的规定,因而读法各异。有的在第一个循环节后面加读“循环”二字;有的干脆只讲表示法,不提读法。在循环节后面加读“循环”二字的读法,容易混淆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对知识的传授和当学生技能的训练方法谈得多,而对如何指导学生读书却谈得少。各地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年级越高,问题越大,高中学生更甚。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深以这种重讲重练而轻读的现象为不然。对学生进行读法指导,要求学生多读书,实在是语文教学的一件大事。古人强调书要“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对名篇佳作要精读、研读、以读来领会主旨,明白事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讲的是多读博览,以博览群书来提高说话和写作的能力。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  相似文献   

15.
学点快读法     
"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率的阅读方法.人们阅读一个字,并不需要将每一笔划都看清楚,而只凭整体形象就能辨认;词和句子也是一样,只要其中几个主要的字映入大脑,大脑就能凭经验将它们联接成意思.在快速阅读时,精神集中,并不会影响理解程度.快速阅读要掌握以下要  相似文献   

16.
抄书助读法     
明朝负有盛名的文学家张博幼时天资并不聪颖,喜欢读书,但记性不好,读后好忘,他曾写自己脑袋笨。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每读一篇文章,就整整齐齐地将文章抄一遍,边抄边在心里默诵。抄完后再朗诵一遍,马上投入火炉烧掉,重新再按一遍,这样往返六七次,一篇文章等于读了十几遍,自然记得熟了。为了勉励自己,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书斋”。明朝的顾炎武少年时读《资治通鉴》,每天读书后还照书抄一遍。他读完一百多万字的全书,又得了一部手抄书,印象也更加深刻,真是一举两得。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粱启超热情地向人们推荐的读书方…  相似文献   

17.
油点阅读法     
一点油,滴在纸上,不一会儿油痕便向四处散开去,化为—片.油点阅读法,就是采取了这种扩散的方式一一读一篇文章或看一本书后,将与这篇文章、这本书的内容有关的其它作品找来读读,以扩大自己的阅读面,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以阅读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为例."江宁之龙蟠,苏州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明确的阅读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只重视句子的重音及节奏的停顿,而忽视了标点符号的读法,这样,不利于听者快速、准确地理解句意,  相似文献   

19.
文言诗文,有较详尽的注释,学习起来并不感到特别困难;没有注解,我们除了查阅工具书或向人请教之外,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正确的解词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本文介绍阅读文言诗文经常用到的九种“猜读法”供大家学习参考。“猜读”,指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已知的内容,推测未知的内容。它并非胡乱猜测,而是要讲究一定的科学方法的。  相似文献   

20.
巧用猜读法     
在大力提倡教育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今天,猜读法是一种使用价值很高的方法.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地追求答案和结论的标准、统一,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改提倡多角度、有创新地阅读,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猜读法可一展身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