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语文教师和考生面前。说它以全新的面貌是因为2000年《考试说明》增加了透明度且透明度很大。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带号的内容不考查:语音、标点、应用文;第一次明确地公开了试卷每部分要考查的题量及赋分情况,对于全社会关注的作文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一题60分;第一次在作文中明确地提出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一、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规定2000年高考语文试卷共分七个部分。第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一) 6题 18分第二、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4题 12分第三、文…  相似文献   

2.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考查包括两个层面,“识记”与“应用”。“识记”考核的内容是汉字的字音、字形。识记,靠的是平日语言知识的积累,是长期课内学习、课外阅读,日积月累的成果。在此我们略去不谈。“应用”属于“语言表达”的范围。从近年高考试卷的实际来看,《考试说明》所列这一部分的考查内容分别在“客观型题”和“主观型题”两大类别之内,见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10年辽宁省《考试说明》的分析,可以看出,2010年辽宁省英语高考试卷在题型、题量和答题时间上将与2009年高考英语试卷保持一致。试卷遵循考试说明中要求“在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侧重考查考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命题思想。  相似文献   

4.
《招生考试通讯》2012,(12):17-17
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仍将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原则,进一步落实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设题将以能力立意为主,侧重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秉承传统、求新求变将是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命题的主要特色。一、语言表达运用题板块语言表达运用题设题将坚持3个方向:考点微调出...  相似文献   

5.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与1998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旧说明”)相比较,199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新说明”)有以下几点变化(阐述中以“旧说明”为基础):一、规范表述也就是将“旧说明”中的那些表述得不够准确、规范的语言变得准确、规范。如:将第一项“语言知识和运用”改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将第一项第6条的第②点“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改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将第三项第1条第②点干的“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改为“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  相似文献   

6.
据悉,今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作了较为明显的改动。其主要变化摘要如下: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共有26道题,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采用人工阅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常规卷”;采用机器阅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分卷”。“分卷”包括Ⅰ、Ⅱ两卷。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占45分;试卷类型有A、B两种,每个考生只答一种。第Ⅱ卷为除单项选择题以外的其他题型,占105分。试卷内容、题量、赋分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9题,30分。2.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1题,4分…  相似文献   

7.
赵建云 《教学月刊》2006,(11):55-56
仿写句子这一考试形式是在1994年的高考试卷中开始出现的,1995、1996、1997三年高考试卷中没有出现,1998年再次出现后一直到现在,可见它的重要性。再来看一下近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等级为D级,仅次于E级的“鉴赏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高考试卷中,“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占整个语文试卷分值的1/5,也就是30分。看起来,这30分没有阅读题、鉴赏题、作文题的分值大.但由于通过高强度的识记和不断的技巧操作,见效特快,收效甚丰,所以人们从来不敢对此掉以轻心,往往在复习的时间安排上给予特别的照顾。下面按照最新的《考试说明》的框架,把这两大部分的内容作简单的提示。  相似文献   

9.
病句修改题一般处在高考试卷第六小题,属于语言知识及语言表达考查的范畴,难度较高,分值一般为5~6分。病句的修改是以病句的辨析为基础的,但不可把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看待。病句辨析题多以客观体形式出现,重在对句子的“正误”辨析方面进行考查,即重在考查《考试说明》中所指出的  相似文献   

10.
2007年的湖北省高考英语试卷的结构有了重大变化。依据已出台的《湖北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英语科)》,试卷已取消已有十余年历史的,分值为10分的卷二主观题"短文改错",改革试卷客观题部分的"英语语言知识运用"题,即把第一节有15个小题,以考查考生英语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为主的"单项  相似文献   

11.
2002年高考,北京第一次自主命题,但与全国卷一样,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也就是说,我们应当用同一个标准评价全国卷和北京卷命题的质量。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和全国卷一样,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分两个题群。第一个题群(1—6题)题点的设置与2001年全国卷1—6题大体相同。2002年是《考试说明》变动最大的一年,北京卷这个题群保持了试题结构的稳定和题形的稳定,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思路,对稳定考生情绪也有积极意义。第2题以形近字、同音字为语料考查辨析汉字书写正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通讯》2010,(5):50-51,61,62
试卷报告 本套试卷严格按照2010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和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命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注重“双基”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了立意能力的原则.本套试卷在难易程度上尽量贴近高考要求,无偏题、怪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解答题突出考查理性思维和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一如既往地体现了“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课改方向,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科学严谨,凸显特色”的编写原则。与2014年相比,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进行了相关调整,具体变化如下。一是关于“试卷结构”的表述变化。改“试卷内容及占分比例”为“全卷21题,结构如下”,严格依照试题的先后顺序予以说明,即  相似文献   

14.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把考试内容分为五大块: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将分A、D两个能力层级来对考生进行考查,前为“识记”级,后为“表达应用”级。在“表达应用”级中有两点明显的变化,必须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一是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大纲》特别是《考试说明》宏观指导下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无论是试卷结构、试题数量 ,还是题型等 ,近几年来越发趋向稳定。每年的语文科《考试说明》虽有变化 ,但相对于其它高考科目来说 ,仅是微调 ,反映在试卷上的题型亦虽有变化 ,也仅仅是在原来高考题型上的渐变 ,如去年的第 13题 ;或虽为新题型 ,但也是在《考试说明》的“变化”中说得十分清楚的 ,如去年的第 15题。试卷的这种稳定性和继承性有助于稳定考生的考试情绪 ,使考生正常发挥考试水平 ,也有助于中学教学的针对性 ,避免教学中盲人瞎马、漫无目标的随意性。笔者常常在心…  相似文献   

16.
根据教育部“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有关精神,2004年的15套高考语文试卷呈现出“百花齐放满眼春”的喜人局面。仔细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4套试卷以及11个单独命题的省市试卷,研读各自的《试卷评价》,2005年高考语文的命题走向已渐露端倪,各处变化创新将浮出水面。一、依纲据本,融入新课标理念念毋庸置疑,《考试大纲》(北京《考试说明》、上海《考试手册》)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大纲》的新变化将一一落实在试卷之中,如2004年的“熟语”、“标点符号”、“文言文翻译分值的增加”等。2005年《考试大纲》的变化之处是把几项考查内容重新列入…  相似文献   

17.
语文作为高考的第一试 ,试卷难易是否适中 ,是否有超“纲”(即高考考试说明 )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的情绪 ,直接关系部分心理素质较差考生后四科的考试。从我自己肤浅的认识 ,及所带班学生成绩 (59人参试 ,35人在1 0 0分以上)诸方面综合来看 ,我认为无论是从围绕考纲命题 ,还是从难易梯度安排以及试卷的灵活度等 ,因素的哪一方面来讲 ,2 0 0 0高考语文试卷都不失为一份难得的好试卷。一、考试分析1 试卷内容、题量、赋分情况以上三个方面与考试说明无丝毫变化 ,试卷的 1— 6小题属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一 )部分 ,7—1 0小题属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考试说明》的具体考核内容要求,对1999年高考语文命题思路进行几点预测。  第一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方面《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核内容:语音、汉字、标点、词语、句子、修辞。语音和汉字题今年还少不了,只是命题的思路会由多元化向单一化靠拢。以19...  相似文献   

19.
与《1999年考试说明》比较,《2000年考试说明》第五大题“语言表达”增加了两项内容: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②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一变化,必将对中学语文教学语言运用能力训练产生积极影响。2000年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正确使用词语”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不仅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的运用三项,题量较大,而且在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和写作等项都会牵涉到词语运用。《考试大纲说明》(广东卷)对该考点的表述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要求为“表达应用E”级。具体考查两个层面的能力:(1)正确理解词语,即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正确使用词语,即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需要注意的是:考查不仅有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使用是否更好的问题;近年各地试卷此题的考查形式越来越多样化,2010年高考也可能出现综合考查的命题,或者在语言运用题中穿插考查。不管命题形式是否会出现变化。大家一定要坚持扎实复习,做好语言积累,以不变应万变。下面分类型讲解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