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先要认清这是一道有限制的话题作文。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还应该视为话题作文,因为命题中明确提示“话题” 二字,而从规定最明确的“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这句话,也可以发现这是“话题”作文的要求。 但它与前两年的高考话题作文又并不完全一样。1999年的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同样提供了一段材料,只能算是引导语,但题目中明示,所写作文不要受提供的文字限制,可以不考虑提供的文字。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也在题目中明确指出:“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都是“话题作文”。如,1999年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2000年的关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2001年关于“诚信”的话题,2002年关于“心灵的选择”的话题。写作这一类作文,既不是让你从材料中引申出一个哲理来加以论述,也不是让你就材料讲的生活故事来谈思想方法等问题,所谓“材料”,其实只是给你一个引  相似文献   

3.
今年高考作文属于开放型半命题,它继承了去年高考作文的“一材(材料)多体(文体)”的优点,写作自由度更大,甚至把历来考试中诗歌体裁的限制也取消了。这对今后中学作文教学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促使作文教学向以下趋势发展。  一、注重变位观察、多角思维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所给的四种图形,分别代表看待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和由此而得出的不同答案。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而,其“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如何才能做到“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呢?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训练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变位观察、多角思…  相似文献   

4.
标准与答案     
《新作文》2002,(Z3)
高考已经进行了二十分钟,我绞尽脑汁使自己的答卷接近那惟一的标准答案。这时,我看见了这道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错!这个世界之所以美丽,就在于它每时每刻的不确定性,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一出已排好的戏剧。正是标准的多样性,答案的千变万化才构成了我们真实而不可预知的生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与我们最密切的莫过于二十余年前关于“改革”的决策了。那时,“文革”制造的混乱局面还未得以控制,人们又面对着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生活下去?”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像以前一…  相似文献   

5.
“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全新的考查样式,越来越受到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笔者却认为,“话题作文”仍存在致命的缺陷,有无法弥合的“硬伤”。   首先,“话题作文”命题限制不够,写作范围门户大开,几乎来者不拒。的确,“话题作文”解放了学生的思维,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创作空间。但另一方面,“话题作文”命题限制不够、内容不设防线的特点也同时显露在我们面前。以 2000年高考为例,作文命题比往年更大胆放宽了限制,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话题本身十分宽泛外,还作了多方开放性提示。“角度”、“理解”、“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围绕中心交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或提供的材料,会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提出一系列科学探究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从中筛选出那些适合学生探究的、可能会引发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的问题,与提出好的问题同等重要。因此,当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提出丰富多彩的问题后.我就引导学生先给问题分类,然后讨论:在这些问题中,哪些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答案:哪些问题可以当堂进行探究:哪些问题需要课后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探究。这种做法,使学生意识到“要选择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从而使探究和交流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2,(Z3)
【构思】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疑问层出不穷,答案丰富多彩,并以冰融化后是水,也可以是“春”为例,后面的答案突破常规,更有创意。然后作者从认识论的高度进行透彻的理性分析,论述了答案不同的原因。呼吁人们要大胆求异,勇于创新。文章内容深刻透彻,推理有独到之处。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上,疑问总是层出不穷的。小时候的我,最先接触的书籍便是《十万个为什么?》。那是不是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呢?不,绝对不是这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许多问题都有着几个不一样的答案。前段日子,我曾经看到过一幅漫画,名叫“谁对?谁错…  相似文献   

8.
一、对近几年高考作的认识 自1999年至今,全国高考作一直沿用话题作的形式,1999年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是“诚信”,2002年是“心灵的选择”,2003年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2004年是“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什么存众说纷纭、褒贬之声不断面前,高考命题人“我行我素”呢?噢,原来这是由他们的认识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王丽贞 《小学校长》2006,(3):45-45,18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一班幼儿园的小朋友看到黑板上画的一个“○”,被问“这是什么”时,回答是争先恐后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同样的问题在…班大学生面前,得到的却是长久的沉默和班长犹豫地回答“这……大概是个零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词鉴赏,命题人为了防止考生猜题押题,诗歌材料有越来越偏的倾向,这不仅为难了考生,同样也给中学语文教师出了一道难题,许多考生临考之际对这道题仍然感到茫然无措。有没有比较容易理解的“捷径”好走?能不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抓手”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从恢复高考到2005年,高考作文经历了“三部曲”: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开始几年,高考作文主要是命题作文。近几年来,在我国普通高考的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显著的趋向。例如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诚信”、2002年“心灵的选择”皆为话题作文。诚然,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发展的一种必然,它克服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弊端,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式与写作理念。正因为这种灵活性,话题作文使高考作文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写作风貌也有了极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科学类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变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如果我们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料,还能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明白题目所设“陷阱”在哪里,那我们就可以避开“陷阱”直取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3.
话题作在命题形式上越来越开放的同时,考查内容上越来越限制。我们知道,近几年高考作的限制性主要体现在话题的构建上。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到“诚信”、“心灵的选择”,再到“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的语词构成由句子(“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到词(“诚信”)、短语(“心灵的选择”)再到复合式的短语(“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 2000年作文命题只反映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即答案的多样性方面,而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即答案的单一性 (惟一性 )方面。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惟一”二字就说明了答案的单一性。所以,舍弃前提,不加限制,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缺少真理性,容易在认识论上把学生引入迷途。   另外,“丰富多彩”具有褒义,即各种答案都反映真理。诚然,对许多问题的不同理解和回答都可以不违背真理,但有时在同一个问题的多样性回答中,也有错误、落后和丑恶。正如湖南的一位考生在《品味不同的人生》中写的:“面对歹…  相似文献   

15.
一、缺乏正确的审题意识。写话题作文出现的审题错误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忽视提示语:不能正确把握命题的动机。如2000年高考作文,命题人在提示语中明确引导学生:“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这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无论是“记叙经历,编述故事”,还是“抒发感情,发表议论”,都应当写自身的体验,谈自身的认识,发自身的情感,才能看出你会不会发散思维,又没有思想独见,进而衡量你有没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有的考生却是在综述别人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谈“小燕子热”现象,先介绍学生怎么看,次介绍老师…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37题第(1)问有“答案就在材料中”之嫌,这是命题之大忌。37题作为材料型历史试题,按命题要求,命题者给考生选定材料、设计问题、标明分值并设计“参考答案”。对于考生而言,要根据答题要求,通过对材料的认真解析,才能得出相应的答案。可是考生解答37题第(1)问时,却可以就地取材。文综考完后,我问考生试题难易时,考生认为历史题不难,答案就在材料中。  相似文献   

17.
王书香 《学语文》2004,(9):53-55
爱恩斯坦说:“鱼对于它终身都在其中旅游的水又知道些什么呢?”鱼是不会思考“鱼是什么”之类的问题的。但是有思想的动物,会思考、探究“人是什么”、“人生是什么”等问题,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形形色色,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8.
一、运用多元解读。训练发散思维。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材料说“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这正如古人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主题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正是文学作品多解性和丰富性的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多元解读,拓展思路,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如欣赏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可以借鉴余秋雨先生对作品的多重解读:一是大众化解读,即尽管是悲剧,但毕竟正义战胜了邪恶;二是问题解读,英明的李尔王为什么不把王位传给讲真话的女儿,却传给了讲假话的女儿?三是人性解读.人性只有到了最低位或最原始的时候才能回归吗?又如对《祝福》、《孔乙己》、《装在套子里的人》及《边城》的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98年高考作文题给出“关于心理承受能力”的话题材料后,1999-2000年的春夏高考又相继给出了“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新世界感言”的话题以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话题,“话题作文”正倍受高考命题者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2000年第 20期《语文教学通讯》登载了饶国清等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吗 ?》一文,笔者对其观点略抒己见,与饶老师及其他同行商榷。   首先,饶文认为今年作文“舍弃前提,不加限制,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缺少真理性”。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作文材料关于图形哪一个与其他三类型不同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正确答案”正是“前提”,也是“限制”。这段材料的提供,其目的就是给考生构建一个特定的生活情境范围,它既是考生联系作文与生活的桥梁,也是对考生思维的必要限制,即必须联系学者的这道题,从中引发思想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