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前不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共有15位选手参赛,其中两位上的课是莫怀戚的散文<散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他们都把该文的主题定位为"尊老爱幼".而我一直认为它的主题是"生命".细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文章字里行间处处昭示着"生命"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4.
江声浩荡。如汹涌澎湃的莱茵河之荡涤欧洲大陆,法国文豪罗曼·罗兰以他汪洋恣肆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冲击着欧洲社会。《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成书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这一时期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高度集中,贫富悬殊加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达到白热化程度,人民斗争此伏彼起,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列强争夺殖民地,企图瓜分世界,战争风云笼罩着整个欧洲;各国资产阶级内部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社会腐朽,艺术颓败。  相似文献   

5.
初语第一册第四课“短文两篇”第一篇是莫怀成的《散步》,教材“自读提示”将这篇散文的主题分析为“写三代人之间深层的爱”(姑称为“情感”主题)。表面一看,不少读者都会引以为然,因为该文的确写出了一家三代四口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我疼爱儿子,更孝顺、敬重母亲,时刻为母亲着想。母亲信任自己的儿子,“很听我的话”;更疼爱自己的孙子,宁可自己吃亏,生怕丝毫委屈了孙子。妻子尊重丈夫,爱护儿子,对婆母也很孝顺。作为“我的儿子”的小家伙,不但活泼、聪明,而且从小就会体贴和尊重长辈。一家四口,上下三代,关系如此融洽、和谐,谁曰不美,谁曰不真? 但仔细想来,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轻易地  相似文献   

6.
《伤逝》作为一个具有审美自足性的艺术品,在时间的延伸和空间的扩展中显示出强大的诱惑力。它不仅寓示着人类永恒的两性危机,映衬出人类两性情感在经历终极意义的憧憬期、现实生活的品味期、凡俗人生的彻悟期、最后的抉择期等四个阶段时所面临的悖论,且涵盖了一种更为广阔的现代世界的悲哀。以小说深刻的境遇结构展示了"娜拉出走"这一现代性价值理念冲突矛盾的复杂多维内涵和两难的历史境遇意识。而且在展现这两重意蕴的同时,也以杰出的艺术手法设置了"忏悔的涓生"这一复杂的形象,肯定了"娜拉出走"这一现代理念的善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对《藤野先生》主题思想的理解,大致有三种意见:或认为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的;或认为是表现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或认为既表现了作者对藤野深沉的怀念,又表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的。近年来占上风的是第二种意见。即如部编语文教材第五册选的这篇作品的提示中就指出。“全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种说法是很值得讨论的。我们基本赞成同第一种意见,但是还要补充一点,就是这种怀念和歌颂,是从作者的爱国主义立场出发的。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这篇散文  相似文献   

8.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干字美文。也是语文课堂示范课、比教课常选的篇目之一。这篇散文选取的素材是看似寻常的一次家庭散步.不仅写出了浓浓的亲情.还道出了中年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笔者以前的教学和所了解的教学设计中,对教材的解读一般停留在尊老爱幼和中年人的责任感上面。  相似文献   

9.
《安恩和奶牛》这篇文章选自于《希默兰的故事》,它的作者是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本文被苏教版初中教材编入七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关于这篇文章的主旨有很多老师和专家都试图撰文阐释,本文就此也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学会与家人和谐相处。【教学重点】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12.
散步,生活中极其平常的一件小事。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激起了记忆中快乐幸福的情景,引发了小作者的思索,顿悟到平凡生活中伟大的亲情。年轻的我们似乎已经习惯  相似文献   

13.
一、课文说读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下面请按要求读课文,说感受。 【屏显】读_________,我感受到亲情中有__________。 (生读课文) 师:老师来示范一下:(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感受到亲情中有(温馨)。请同学们说一说。  相似文献   

14.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成名作《天边外》是一部包涵了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双重艺术主题的优秀剧作。从作品的人物展示和情节发展看,整个戏剧被一种阴郁的气氛所笼罩,其悲观主义精神是显性的;而从主人公的语言和剧末场景安排分析,悲观主义并非剧本最终意义。剧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更富诗性魅力的乐观主义精神才是剧作家所要表达的他对人生、对生命的独特领悟。  相似文献   

15.
一、调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初看上去,这话只是告诉了我们:谁,在田野散步。若真是这样,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就可以调换,因为调换后的句子也同样能反映出这一内容。而实际上,原句一经改变,它就不能再现生活: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2.是“我”陪伴着“我的母亲”,不是“我的母亲”陪伴着“我”;是“我的妻子”带着“我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带着“我的妻子”。所以,在田野里散步的是:“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是有序生活的再现。生活为何要安排得…  相似文献   

16.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动着我们所有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无私的爱和不懈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可是,等到他们老了,两鬓开始变白,两眼逐渐浑浊,身体不再灵便,孱弱的双肩已担不起生活的重负,他们如同风中飘荡的落叶一样,预测不了明天的行程,如同即将熄灭的烛火,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做儿女的我们这时应该怎样做呢?孟郊曾写过一首"结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一…  相似文献   

17.
家人一起散步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更能体现浓浓的亲情。作者莫怀戚抓住了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蕴涵丰富的镜头,展现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温馨和人间的真善美,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我们感悟到家庭伦理和美、相爱的理想,品尝到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好!听说我们班的学生最会动脑筋,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做一道读图题,愿意不?(出示父亲心中家庭成员地位统计图)这是老师请我校500位学生的父亲填写的,结果如图。  相似文献   

19.
20.
“破读”不同于“读破”。“读破”是一种朗读错误 ,“破读”则是一种先将原文语言作一些临时性改变(或调 ,或换 ,或删 ,或改 ) ,然后与原文作比较品读 ,最终达到理解原文目的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 ,尤其适用于那种语言凝练、语意隐蔽的文章 ,如《散步》。下面我们就来破读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