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继宏 《网球天地》2012,(11):20-24
置身职业网坛,中国一姐李娜无数次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中国女选手已经来了,男球员在哪里呢?”爱开玩笑的娜姐只能以玩笑话回应,“男的打乒乓球去了。”“男的都还没睡醒呢。”  相似文献   

2.
10月2日,恰逢国庆黄金周,堪称中网人气最旺的一天:葛优、苍井空、吴奇隆、张光北、杨澜等明星聚首国家网球场为李娜助威,只可惜,在庞大的明星助威团面前,娜姐没能撑住场面。不仅球迷失望,媒体记者也对娜姐的不给力深表惋惜。  相似文献   

3.
声音     
《网球》2011,(5):14-14
李娜:愚人节已经过去很久了,请不要再相信所谓的传言,我喜欢有网球的生活,所以我也会继续努力下去。[“李娜赛季末退役”匿名信在圈内引发骚乱.娜姐在微博公开辟谣。]  相似文献   

4.
彭帅传说     
张文悦  陈功 《网球》2011,(1):76-79
2005年,彭帅以第31位的世界排名超越李娜成为中国一姐,没多久,轰动全国媒体的单飞事件把彭帅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之后曾经的天才少女在赛场上挣扎沉浮,在李娜郑洁等人先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候,彭帅成了金花中的配角,媒体眼中的边缘人物,直到2009年全运会包揽4金、中网勇夺东道主首冠、2010年广州亚运会独揽双金,这就是中国网坛的彭帅版寓言: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有道是——该还你的总是要还的。  相似文献   

5.
《网球天地》2014,(12):30-31
李娜退役开办网球学校的消息,着实让人兴奋了一下。兴奋之余,情不自禁地开始为娜姐操上了心:中国已经有了好几家网球学校,“李娜网球学校”开在哪里?会是一所什么样的网球学校?如何才能办好这所学校?李娜与国际管理集团(IMG)合作,对这些问题肯定有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但我们也不妨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进行一番推测。  相似文献   

6.
葛晓倩 《新体育》2014,(8):67-69
对终于“狠下心来”的卡洛斯来说,他担心的是李娜会因为自己的离开而退役,所以他在努力为娜姐寻找下一任教练。不过,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她呢?止步温网32强之后,李娜还没来得及整理自己的情绪,就遭受了又一个重大打击——卡洛斯将不再担任她的教练了。  相似文献   

7.
论世界排名,彭帅一马当先;论网球天赋,李娜可遇不可求;论 竞技能力,郑洁最为稳定。可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中国女网一姐,现在 想来,还真是难以决断。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给知名的运动员冠名“一哥”“一姐”,而李娜、 郑洁、彭帅也都毫不例外地被封上过中国“网坛一姐”的称号,可是现  相似文献   

8.
丁丁 《网球天地》2014,(4):68-69
这样的标题听起来其实多少有些荒谬,一位是亚洲首位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得主,另一位则是新生代的花滑女王。李娜与金妍儿从未争夺过所谓的“一姐”头衔,但无辜的两人却总是被媒体“绑架”,入围各类可有可无的榜单一较高下。  相似文献   

9.
声音     
《网球》2011,(8):16-16
李娜:今天早上起来觉得头疼,姜山来了句是因为睡多了,非要我顶着三十五度以上的太阳出去跑步,结果我只能使出更卑鄙的一招“装睡”来逃脱此劫,我们家亲爱的你脑袋里面到底都装的是什么啊?[从娜姐嘴里听到“我们家亲爱的”实在太有爱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李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球文化、商业以及体制改革这几个方面多角度分析,对李娜“亚洲一姐”这个国际网坛传奇人物的分析作为切入点进行阐述,探讨“李娜现象”对中国网球运动产生的影响.通过学习李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网球和其它项目的职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