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举考试制度的社会功能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公正公平性,以及科举制度在促进社会流动、推动中国教育发展、文化传承和构建民族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和探索。并结合科举制度的兴起、发展、繁荣和走向终结的历史,对今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何启示和借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由科举考试进身为官的"仕途"被废除,科举制度也被彻底否定。但作为我国古代实行最久、最重要和最完备的任官制度,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重新认识和合理评价古代科举制度,同时审视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对照两者之间的功过是非,对促进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宋代福建的科举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科举制度在沿袭唐代旧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科举制度的公平原则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福建士子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尽情施展才华,使福建一跃而成为宋代少数几个科举大省之一.发达的科举在促进福建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民间重学风气的形成,以及各种人才的大量涌现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福建文化在宋代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同时,文化的繁荣又促使科举进一步发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4.
近代西方人士基于西方视角或自身经历,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考试功能、考试体系、传统教育等进行独特分析。他们肯定科举制度的选拔功能,却对其阻碍教育、耽误人才发展的消极方面深为叹息。他们欣赏科举制度设计的周密,但同时以西方人的身份指责科举考试内容的落后。这些论断和认识对于今天人们研究科举、反思教育,意义尤其深远。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国家制定了《教育督导条例》,已于2012年8月29日国务院第21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我国是较早实行教育督导制度的国家.据专家介绍,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曾设专门官吏或机构对学校进行监督,对地方官吏举办官学、培养人才、推行教化进行政绩考核.1905年,清王朝废除了科举制度,开始举办新学,引入西方格致之学,并且建立了近代教育视导制度.  相似文献   

6.
朝鲜半岛的科举制度起步于设立“读书三品科”的新罗统一时期,发展、兴盛于高丽时期和李朝前期,而最终衰微、消亡于李朝后期。科举制度直至1894年彻底被废除时已经在朝鲜半岛存续了近千年,同其他制度一样,既有推动其历史发展的一面,又有阻碍历史进步的一面。追寻朝鲜半岛科举制度兴衰的轨迹不是迷恋于过去,而是历史唯物主义地审视“科举制度”这一历史产物,在不贬抑其历史积极作用的前提下,探讨怎样理性且又科学地继承“科举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不受时空制约的合理要素的途径。历史无法被割断,因为今天是从历史的昨天走过来的。传统固然要有人去继承,但唯有去其糟粕、存其精华和不断创新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才会为后人留下值得继承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李兵 《教育研究》2005,26(6):84-88
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始,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职能的书院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于是仿照西方近代教育体制改革书院成为社会共识。然而,书院改革的进程及其实际效果都受制于科举制度的改革。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止,不但加快了书院改革的进程,而且推动了始于1901年的书院改革的最终完成,从而使作为制度层面存在的书院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相似文献   

8.
韩国的科举制度萌芽于新罗时期,确立于高丽958年,在朝鲜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于1894年甲午更张时期被废除,在韩国共存在了936年。科举制度成为韩国封建制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韩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它丰富了韩国的政治文化,推动了儒学在韩国的发展,并促进了韩国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901年至1911年的清末新政,其教育改革是各项改革中进行得最广泛、最深入的一项。清廷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废除旧的科举制度,建立和完善新的现代教育体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派遣留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最终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科举制度诞生于隋唐时期,是隋唐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选拔官吏的制度。在封建社会,这种制度是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更是封建王朝吸引人才充实政权的主要方式。在科举制度的推动下,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并推动着中华文化圈的发展与扩大。随着中华文化圈的不断扩大,科举制度也影响了东亚、东南亚,甚至西方国家和地区。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科举制度的人才选拔方式被引入欧洲地区。直至今天,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仍有科举制度的影子。可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冯桂芬揭示了科举教育制度的弊病,主张改革科举制度,改革学校教育与书院教育,设立西学教育机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实用人才。冯桂芬改革科举教育制度的思想具有鲜明的进步色彩,对晚清教育现代化进程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科举西传说是科举学研究中难度最大的问题。本文在综述科举西传说的由来的基础上,介绍科举制对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影响,并论述科举西传说得以确立的根据。1570年至1870年间,主要用英文出版的涉及中国科举的文献远不止七十余种,在此之外目前至少还可以找到近五十种相关文献,总数当在一百二十种以上。在已证明西方考试制度是将科举考试的公平竞争原则借鉴过去的情况下,找到当时明确指出英美等国文官考试制度曾借鉴中国科举制的宝贵资料后,科举西传说可以确立。  相似文献   

13.
古代广西桂林科举考试的亮点有三鼎甲人数多、考中进士人数多、科举考试家族兴盛。形成科举考试亮点的主要原因有古代桂林学校教育事业繁荣;广西贡院设在桂林,有利于桂林辖区科举人才应试;中试者的模范效应,推动了桂林辖区民众参加科举考试的热情等。  相似文献   

14.
北宋时期的太学制与科举制在发展演进中衔接碰撞、互动影响。着眼于太学内部考察,太学制度的演变源于科举改革的背景,太学科举化趋势明显,科举制对太学解额及免解制度、教学与考试内容、管理制度制订实施具有强大导向作用。随着兴学改革中太学影响日盛及对科举制的悖反,朝臣围绕太学制度与科举制度的优劣之议、太学取士与科举取士的存废之议、释褐状元与科举状元的名望之议集体论辩,推动北宋教育改革发展。徽宗朝由诏罢科举取士到诏罢天下三舍取士,历经17年特殊时期,从政治经济形势、教育改革现状等考论其缘由,对深入论析太学制与科举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严正道 《重庆师专学报》2012,(6):129-132,142
由于唐代统治者用法令将直系长辈教育子女的权力法律化,使得早期家庭教育得到一定的重视和发展。胎教理论的提出,是儿童家庭教育理论的一大进步,表明唐人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统治者打破门第观念,实行科举取士的用人政策,则是促进早期家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因。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除了六朝以来沿袭下来的士族礼法教育外,增加了科举教育和文学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  相似文献   

16.
知今通古看科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往科拳评价中存在着以偏概全的情况,将清末人士举出的极端个别例子当作一般情形,进而否定整个科举制度的选拔效能。关注现实考试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争论和问题,能使我们对科举制的了解更为客观而深入。科举制并不是像许多人印象中的那么恶劣,即“非恶制也”,应该把“科举”当作一个中性词来看待。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举制度历经1 300年的发展演进,成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及其衍生出的科举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古代中国社会和当代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如王维、司马光等重要官吏和文化名人都来源于科举考试,其所确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原则至今仍是各级各类考试的基本原则。从文官选拔制度、向学风气和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原则三个方面入手,作者尝试分析中国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以及读书向学、科举入仕的个人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并结合科举制度,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升学考试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制度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中国科举制度史相关问题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8.
科举与孤贫     
科举制度创立最明显的进步性就是否定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被世家豪族垄断了仕途的荐举制,为平民子弟中的优秀者步入仕途创造了进身之阶,也为社会人才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公平竞争机会,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教育事业和文化的发展。以往人们在研究历代科举入仕者的出身和社会阶层时,多以其父、祖是否居官为依据,笔者认为那是不科学的,而应以士子自身成长过程中具体家庭状况来进行区分,所以在这里使用了“孤贫”这一概念。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宋、明两代的状元和一甲进士及其中的孤贫之士进行多方面考察,来说明中国科举制度的公平竞争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科举制度向学位制度演进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加剧了与科举制度之间的矛盾,并把学位制度引进了高等教育。学位制度在与科举制度的冲突、融合过程中,逐渐取代了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