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统戏曲的演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昆曲"汤公戏"《牡丹亭》的演出遭遇了诸多困境,几乎呈现一种没落状态.主要原因一是与新时代脱节,二是与新技术脱节,三是与新受众脱节.基于此,传统戏曲演出必须加以创新.丽水学院创演的"汤公戏"《牡丹亭》,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从理论上、技术上、形式上作出了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不断传承创新,传统戏曲的明天更美好.  相似文献   

2.
王实甫《西厢记》与汤显祖《牡丹亭》都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名著,但是由于作家艺术个性的差异,他们在抒情艺术上风格不同。王实甫《西厢记》真实描绘了人物情感产生的过程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细致地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抒情艺术带有鲜明的写实的倾向;汤显祖《牡丹亭》创造了突破生死的戏剧境界,以表达不同寻常的激情,明显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项海、项忆君是滕肖澜中篇小说《姹紫嫣红开遍》中一对热爱京剧的父女,他们尤其热爱《姹紫嫣红开遍》,也试图将台上的戏曲世界搬到台下的日常生活当中,将生活也戏曲化、艺术化、虚拟化。小说通过叙写这一对父女在工作、爱情、生活的种种遭遇,思考了传统戏曲在当代生活中的困境,并以令人意料之外的结局表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传统戏曲文化在当下只能存于台上,无法活在台下。  相似文献   

4.
以认知语言学中Lakoff&Johnson概念隐喻理论为视角,选取明代戏曲《牡丹亭》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其隐喻分类,指出《牡丹亭》中出现的隐喻包括景物隐喻,人类隐喻,情感隐喻和人生隐喻。通过上述隐喻使戏曲人景描写相得益彰,清晰地展现人物的心境,提升文学作品的内涵。对《牡丹亭》隐喻研究有益于从全新视角鉴赏古典明代戏曲的丰富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5.
杨晓昕 《现代语文》2006,(5):109-109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部宏伟大作。不仅在思想上体现了他“以情胜理”的时代要求,而且在内容上,它所表现的与封建礼教根本对立和对自由爱情执着追求的精神,几百年来,一直深深地感动着众多的读和观众。因此,有关此剧的各种研究自然也就成了戏曲史家或美学家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6.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代学生对于戏曲较为陌生。通过对特定戏曲作品主题内涵、人物心理及语言风格的研读赏析,对戏曲系统的宏观把握以及对与作品相关联知识的链接整合,来把握特定戏曲篇目的知识结构;再通过曲词的诵读及戏曲的排演,深化学生的感悟实践,从而传承戏曲这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牡丹亭》中,汤显祖通过对女主人公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彰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杜丽娘在本能与理性的挣扎中生命意识渐渐觉醒,经历了由至情生发出来两种生存状态:因情而死,为爱而生。还魂后的杜丽娘更是勇于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追寻生命的价值,大胆捍卫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8.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民国时期,舞台演出、文本传播、图像传播等都是其传播的重要形式。梅兰芳作为一代京剧大师,在《牡丹亭》的舞台演出、文本传播、图像传播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梅兰芳所演的《春香闹学》和《游园惊梦》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相似文献   

9.
作为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与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与独到的艺术追求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透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我们也不难看出汤显祖的婚姻爱情观。一.反封建传统  相似文献   

11.
山西上党地区有着独特的曲曲人文传统,其戏曲艺人大体分为乐户艺人和上党梆子艺人两类,分别负责供撰演出和搬演大戏,他们职司有异,传统不一,敬奉的行业神也不尽相同,乐户艺术人崇祀的行业神主要有咽喉神,白剧神和律音祖师,而上常梆子艺人主要崇祀老郎神,没大小老爷。由于年湮日久,当地关于戏神的传说产生了种种误解,这种现象对于我们全面而准确地解读上党地区戏曲文化的深厚传统和独特内涵非常不利,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上党戏神作了初步的分类研究,并对其误解进行了辨证。  相似文献   

12.
《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它所描写的是一种"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对人的情欲有了肯定的描述,对理学禁欲主义进行了强烈的冲击,为受禁锢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而达到了传奇的顶峰。  相似文献   

13.
《牡丹亭》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中的瑰宝,恰似一颗光华璀璨的钻石,每一面都闪射出夺目的光芒。本文着眼于作品的整体构思和情节设计,剖析了其中体现出的多种对立统一的力量,即戏剧的张力。而能否拥有适当的张力,是一出戏剧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清传奇的瑰宝,也是中国昆曲的第一代表作。鉴于《牡丹亭》问世四百年来尚未有人对剧作进行过每出详尽的评析(今人黄竹山评注本有每出"短评";赵山林有选评本),我们不揣谫陋,试做"出评",欲通过微观的评析审视全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以表达我们对汤显祖和《牡丹亭》的理解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要使译文能够忠实表达原文的深刻内涵并同时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译者不但要充分识别文本中的互文指涉,还要结合翻译活动本身的互文性质充分发挥译者的能动性,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牡丹亭》的几个英译本,通过分析文本中互文标志的翻译,揭示互文性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清传奇的瑰宝,也是中国昆曲的第一代表作。鉴于《牡丹亭》问世四百年来尚未有人对剧作进行过每出详尽的评析(今人黄竹山评注本有每出"短评"、赵山林有选评本),我们不揣谫陋,试做"出评",欲通过微观的评析审视全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以表达我们对汤显祖和《牡丹亭》的理解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牡丹亭》的结局,一般都认为是大团圆结局,然而杜宝始终不认可杜、柳二人的自由婚姻,故《牡丹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团圆结局。如此安排,让《牡丹亭》中的现实世界与浪漫世界的冲突和碰撞展现在观众、读者面前,使其具有更加深刻、丰富饱满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从感情的基础到感情的温度直至感人的程度都以更加深刻的意义诠释了"至情"的含义。倘若说《牡丹亭》为"至情"提供了一个高度,那么《长生殿》定是在它的高度上自然生发了自己感人的"温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虚拟技术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戏曲艺术在它的帮助下,表现形式得以拓展,从而更符合现代消费群体的需求。因此,探析数字化虚拟技术在传统戏曲中的应用价值,意义深远。数字化虚拟技术为戏曲传承与发扬提供更多的策略构想,让戏曲艺术有了更多的传播发展渠道、更大的塑造空间和平台。通过对采用戏曲动画、戏曲数字化虚拟博物馆等形式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而肯定了数字化虚拟技术推动戏曲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清乾隆时代戏曲家李斗的戏剧述是研究18世纪戏剧化的重要资料,本就李斗其人及戏曲创作、《扬州画舫录》戏曲实录的内容与价值、李斗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在充分肯定史料价值的同时,又着重抉发了李斗对表演艺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