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岛早期移民进入青岛后,打破了原身份、职业的界限,对应于新的经济关系、社会职业重新定位、发展,呈现出成分构成多层次化、职业构成多样化的特点。早期的移民社会由侨民、中产阶层、小商户与职(店)员、产业工人、城市贫民构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跨文化的视野,考察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罗马帝国对东方的陆路和海上丝路贸易开拓发展的历史背景、状况和社会文化影响。罗马帝国早期,征服战争中获得的大量财富、地中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道路与港口的建设、城市化运动过程中境内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以及季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为罗马从事远距离的东方贸易准备了条件。古代丝绸之路连接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北非,是路途漫长的东西方商业网络通道,其贸易更多地呈现出商人分段控制的特点。处在西端的罗马帝国虽然曾与东端的中国汉帝国有过直接的商业联系,但它更多地是通过埃及、阿拉伯、印度、帕提亚、中亚等地的商人间接地获得中国的丝绸等商品。罗马帝国与东方多个国家与民族进行的丝路贸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它改变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产生了对丝绸和中国的初步想象;罗马帝国的东方贸易与古代丝绸之路上其他国家的商业活动一起,促进了丝路上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宗教的传播;古代丝绸之路上佩特拉、帕尔米拉等城市作为商业中心在丝路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过,古代丝绸之路上蔓延的传染病也对从事东方贸易的罗马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适度人口理论最早是由西方人口学家提出来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什么是适度人口,至今尚无定论.笔者曾在<适度人口新论>一文中,对"适度人口"内涵进行了新的探讨,从而得出"适度人口就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所需要的适度劳动力人口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必要被赡养人口之和"的逻辑结论.从这个结论中可以看出,适度人口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一是社会所需要的适度劳动力人口;二是由适度劳动力人口所决定的社会必要被赡养人口.本文将从适度人口构成角度,进一步探讨适度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罗马帝国的基础 ,大土地所有制的迅速崛起、行省农业作用的增大以及意大利农业的调整是早期罗马帝国农业变革的重要内容。这场农业变革是罗马环地中海帝国形成的产物 ,在罗马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岛早期移民进入青岛后,打破了原身份、职业的界限,对应于新的经济关系、社会职业重新定位、发展,呈现出成分构成多层次化、职业构成多样化的特点.早期的移民社会由侨民、中产阶层、小商户与职(店)员、产业工人、城市贫民构成.  相似文献   

6.
在基督教早期修道生活中,罗马帝国上层社会部分成员积极资助修道生活,他们成为修道生活的领导者,并通过宣传修道生活的理念推动了修道生活的发展和兴盛。  相似文献   

7.
邮驿是古代的一种信息交通形式。在中国,汉晋时期的邮驿体系已十分发达,而同一时期西方罗马帝国的邮驿体系也非常完善。本文试图把这一时期欧亚大陆两端大帝国的邮驿制度加以简单比较,从而分析出这两个相距遥远的大帝国的邮驿在其建立和分类、畜力使用、速度、管理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及各自特色。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产生以后发展异常迅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罗马帝国早期相对宽容的宗教政策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罗马的一般性宗教政策具有"宽容"的特征,-帝国早期延续了这种宗教宽容政策,对早期基督教的政策也以宽容为主,甚至在特定时期还对基督教的传教活动进行保护.在这样相对宽容的环境中,基督教得以稳步发展,为后来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欧洲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农村家庭工业(亦作茅舍工业,或称原工业)。这种经济形式的生成和普遍发展对人口增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它缓解了近代早期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相对提高了家庭经济供给的能力,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有助于更新家庭观念和婚姻结构。因此,这种经济形式对于推动英国总人口的增长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人口流动对社会稳定的双重影响,提出了人口流动合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库里亚等级是罗马帝国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公元一世纪到三世纪,库里亚等级从自愿捐赠变为被迫捐赠,由乐于担任市政职位变为逃避任职。这是因为,随着罗马帝国政治体制从元首制向君主制的过渡,元首及其官僚机构控制了城市的经济、司法和行政大权。  相似文献   

12.
元首制的确立为罗马帝国带来两个世纪的和平与发展的黄金时代,但随着元首制缺陷的逐渐显露,军队随意废立元首,军事政变不断发生,军队成为国家真正的统治者和主宰者。戴克里先对政治体制进行新探索,为了加强君权,防止军队犯上作乱,确立了君主制,这标志着罗马帝国从元首制时期过渡到了君主制时期,成为晚期罗马帝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奥古斯都顺应历史潮流,调整共和时期大规模向外扩张政策,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和平为目标,实行机动灵活的对外政策,有力地巩固了帝国的边界,提高了帝国的威望,促进了帝国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14.
论罗马帝国晚期的文化转型与女性婚姻地位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马帝国晚期出现了从古典文化向基督教文化的转型,这对妇女生活产生了影响。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表明,古典文化中的妇女有较多自由,但在婚姻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基督教强调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将婚姻看作圣事,限制了男子的任意休妻与婚外性行为。因而使妇女婚姻生活得到更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纵现罗马历史,军权方面存在从元老院集体手中日益集中到一派、一批人,进而集中到一个人手中的嬗变过程。这种嬗变使皇帝一手执掌军政大权的体制得以确立,加之希国没有严格的继承制度,因而军权时常失控,进而导致帝国政局混乱、内战频仍,赋税沉重、经济衰弱,军队堕落腐化、国防松弛,最终使帝国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在早期罗马帝国和晚清中国教是新传入的外来宗教,处境颇多相似。然而,教会在两会的传教方式却大相径庭,以至于结局也大异。比较这些方式和结局,给人以不少教训,说明了教会对在晚清时困难重重的经历难辞其咎,说明了尊重民族国家的主权和特性、建设即有世界性又有民族性的教会才是在督教会的正常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古罗马帝国的小学教育是其国家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整体上讲,罗马帝国的世俗小学教育比较简陋。世俗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有阅读、书写和算术等基本知识。罗马帝国的世俗小学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体罚和不考试。  相似文献   

18.
关于西罗马帝国衰亡原因的研究,长期以来国内史学界受苏联学的影响,持社会革命说。实际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生态环境的恶化(地力衰竭、水土流失)是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国内史学界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所忽视。  相似文献   

19.
自君士坦丁一世始基督教在东罗马帝国获得了国教地位,随着帝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基督教的实力不断地增强,力图摆脱皇权的控制,帝国皇帝们的“至尊权”受到了教会的侵害,君权与教权之间产生了矛盾,自五世纪始,君权与教权之争愈演愈烈,到八至九世纪终于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即破坏圣像运动.结果是在政治上强化了中央集权,明确了皇权对教会的控制;经济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教会的土地大多落入军事贵族之手,促进了新兴封建主阶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