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普通话的轻声词也在逐渐变化,普通话轻声词进行规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现。有必要根据语音发展实际,确立“必读轻声词语总数减少,可轻可不轻词语总数增加”的相关原则,对普通话轻声词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
吴月芹 《文教资料》2013,(20):44-46
轻声是普通话语流中的音变现象。轻声可以区别词义、词性,并带来语言节奏的变化。但是轻声的规范和实际读音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分析了轻声的实质、轻声词的规律,揭示了轻声失去原有调值轻读后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上的变化,并结合口语实际,提出普通话测试中对轻声把握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里上声在轻声前的变调较复杂,有的变阳平,有的变“半上”。本文从轻声的性质、类别及词的语法构造意义等方面对此加以探讨,认为上声在轻声前一般变“半上”,变阳平的是因为后字不是真正的轻声,而只是“上声轻读”,从而使上声变调规律的表叙更为简洁。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轻声教学是语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普通话轻声教学只有针对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轻声的特质及语音教学的特征,限定其教学内容、构建其教学模式、注重其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其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中小学普通话语音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语音学实验证明,普通话轻声音节在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语音四要素”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轻声音节的声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连续变调,也不构成音位。轻声词可以分为有规律可循的轻声词和无规律可循的轻声词两大类;前者是所谓的有“标记”的轻声词,易为学习者所掌握,后者需要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技巧进行记忆。在轻声发音中,要注意念好“前重”,掌握少数“可轻可不轻”的词语,注意轻声和“轻音”的区别,克服方言语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9.
普通话轻声有其特定的范围,这在普通话权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以及高校各《现代汉语》教材中都有基本一致的观点,这些观点也与普通话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相一致。然而作为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却在轻声处理方面与上述工具书和教材有较大不同,尤其是违背了普通话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造成了表达混乱,影响了测试信度,背离了测试初衷。本文主要指出并分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编制理念和具体操作两个方面总结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的主要成绩,并从"从严处理"未能贯彻到底、 "必读轻声词"不一定"必读轻声"、轻声词语排序"言行不一"等三个方面论述其主要失误.  相似文献   

11.
轻声是普通话推广和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轻声词范围的确定需要确立规范标准和原则。笔者总结了前人关于轻声词规范问题的研究成果,提出轻声规范的基本原则:注重语音发展,依据口语基础,适当兼顾方言。  相似文献   

12.
轻声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普通话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普通话教学的瓶颈。本文通过对高音教学、识记轻声词语和培养轻声语感这三个方面的讨论,从而找出一些有效的普通话轻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蓉 《湖南教育》2002,(21):42-43
“轻声”是普通话的显著特点之一。“轻声”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不仅有区别词性、词义的作用,还可使说话人的语音面貌更规范、更地道。因此,要想提高普通话水平,就必须学好轻声。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的。一、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和感受能力,是使用者的心理直觉。要培养对轻声的语感,首先要养成用普通话进行思维的习惯。下几个例句,若用方言进行思维,对句中同形双音节词的主要感受就是意义有区别;如果用普通话进行思维,除了感受到意义有别外,还能感受到读音不同,其语感也就丰富了一些。1.…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轻声词条的标注存在两方面问题1、同一轻声词条重复标注;2、同一轻声词条前后标音不一致.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轻声的教学     
推广和规范普通话,轻声的教学不容忽视。作者认为轻声教学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强调重要作用,讲授音理知识,加强语感训练,总结识别规律。  相似文献   

16.
普通话双音节词语轻声化的诱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类结构的双音节词语从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双音节词语轻声化与其中一个语素的语义弱化有关,不论在什么样的结构里,只要两个语素表达的意义不是同等的重要,那么弱化的一方在语音形式上就容易产生轻声现象,此外口语化程度也是导致轻声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轻声是一种复杂的音变现象,它在交流思想,表达思想,准确表义,增强汉语的音乐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普通话表达中若无轻声,言语将生硬而缺乏灵动,阳刚有余而阴柔不足,甚至失去汉语口语的文化灵性和独特的韵味,因此,必须熟练地把握与运用,我们的普通话方能标准,韵味纯正,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18.
轻声是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复杂的音变现象。本文拟从轻声的性质及其所具有的声学特征和心理控制特征等角度,对轻声作进一步的解释,并探讨轻声在汉语普通话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瑶 《现代语文》2005,(8):12-15
2003年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以下简称<新纲>)的词表在轻声词语的处理上有了一些新变化:一方面,区分"必读轻声音节"和"一般轻读、间或重读的音节",将必读轻声词语压缩到550条;另一方面,另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以下简称<必读轻声词语表>),将这550条轻声词语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以下简称<词语表>)中独立出来,更有利于使用者识记.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里"玫瑰"一词中的"瑰"字的声调读法有分歧,有人读平调,有人读降调,有没有一个标准?这牵扯到普通话轻声的读法问题。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普通话里读轻声的字有两类,一类是语法的轻声调,规律性较强,一类是词汇的轻声调,规律不明显。高等学校的《现代汉语》教材里对此都有比较详细介绍。但轻声字怎样读,却谈的不甚明确,这就导致了分歧的产生。根据学术界的研究,普通话里的轻声字有两种读法,一种读的轻而短,一种读的重而长。重而长的读法出现在阳平字后,轻而短的出现在非阳平字后。教材里只说读的轻而短,对重而长的大都没有谈。轻声是普通话的一个特色,在大学的现代汉语课的教学中也是个难点问题,需要给予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