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对我来说,父亲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相似文献   

2.
(一)父亲的自行车 余杰 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光头     
年轻的父亲和6岁的儿子正做着游戏,突然父亲问自己的儿子,爸爸帅吗? 儿子仰着脑袋,无限崇拜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当然帅!他使劲点着头。 父亲问,比罗纳尔多怎么样?  相似文献   

4.
父亲是我们林区挺有名气的文化人,他写的一些文学和曲艺作品,经常发表在一些报刊上。父亲是我崇拜的偶像,我以是父亲的女儿而骄傲和自豪。幼年的我每每看到父亲的文章发  相似文献   

5.
尼古拉斯的父亲奥古斯特曾是旧金山大学的文学院院长.他的叔叔弗朗西斯是以电影《教父》闻名于世的大导演。17岁之前的尼古拉斯,虽然自身没有光彩照人的地方.但是,由于他一只脚踏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所以,也成为众多同龄人崇拜的偶像。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光头     
年轻的父亲和6岁的儿子正做着游戏,突然父亲问自己的儿子,爸爸帅吗? 儿子仰着脑袋,无限崇拜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当然帅!他使劲点着头。 父亲接着问,如果爸爸剃成陈佩斯那样的光头,你还喜欢吗?  相似文献   

7.
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 特别疼女儿。我小时,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  相似文献   

8.
我的英雄     
<正>从小到大,我崇拜的人有许多,但自从经历过那件事情后,我最崇拜的人便是我的父亲,他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父亲只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对于他的教诲,我从来不放在心上,因此,我和他有过多次言语上的冲撞。去年,由于我上初中了,家中的开销越来越大,父亲不得不走上了打工之路,因为没有任何技术,只能在建筑工地  相似文献   

9.
《家教世界》2010,(11):38-39
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我小时,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一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光头     
周海亮 《小读者》2012,(11):15-15
年轻的父亲和6岁的儿子正做着游戏,突然,父亲问自己的儿子:"爸爸帅吗?"儿子仰着脑袋,无限崇拜地看着父亲:"当然帅!"他使劲儿点着头。父亲问:"比罗纳尔多怎么样?"儿子说:"他哪能跟您比?""比贝克汉姆怎么样?""比他更帅!"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的郑渊洁喜欢独来独往,不爱和小伙伴玩,也不怎么爱说话。郑渊洁的父亲在部队的学校当教员。郑渊洁两三岁的时候,父亲常常抱着他看书,看着父亲总是不断地看啊、写啊,这样的情景对郑渊洁影响很大,由此他对写作产生了一种崇拜心理。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与心理学视野下的父亲意象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视野下的父亲意象指的是人的记忆和想象中的父亲形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亲意象是“仁君意象”,父亲是慈爱的统治者,与生活息息相关;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父亲意象是“父神意象”,“父性崇拜”潜含着西方人对原始父亲(上帝)的一种传统意义的强烈崇拜和深刻敬畏,父亲意象是遥不可及的。在传统文化的演变中,父亲意象也发生着巨大的嬗变:从“仁君意象”、“父神意象”到“人父意象”。现代父亲是一个更全面和人性化的角色,一方面他仍然要承担和传统父亲一样的经济责任,另一方面按照舆论的要求,他要在孩子的养育问题上事事参与。这种跨越式的转变糅合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精髓,使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现代父亲意象基本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父为子     
高超 《广东教育》2005,(12):61-61
下午是一节语文课,我要求学生以“真情”为话题写一篇散文,很多学生写了自己的父亲..这些学生,也不过刚刚十五六岁吧,还没有越过对父亲崇拜的藩篱,他们都还天真,误以为自己的父亲是巨人,无所不能的,因为幼稚,他们忽视了父亲脆弱和卑微的一面,,我有种莫名的沉重感,在内心深处长叹一声,眼前闪过一个已经佝倭而衰老的身影,那是我父亲。  相似文献   

14.
父辈     
父亲这一代人大概是新中国最苦的一代了:长身体时遇到自然灾害;求学时上山下乡;子女深造时,又正好赶上大学自费……可每当我看见父亲,他的眼睛依然闪亮,他的腰杆依然挺直,他的话语依然是那么的幽默,显得沉稳、踏实、自信。是的,我崇拜我的父亲。当我躲在雨被下,耳贴着父亲的胸口,听“哗哗”的风雨声和父亲“砰砰”的心跳时,我崇拜他;当我看见生活条件有一定改善时,父亲却依然教导我们要勤俭节约时,我崇拜他;当我已步入青春的门槛,看见年过四十的父亲,还在孜孜不倦地攻读技术书籍时,我崇拜他。父辈实在是不容易的。他们能…  相似文献   

15.
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我小时,也亲父亲。不但亲,还崇拜。把父亲当举  相似文献   

16.
苔丝是个15岁的女孩,十分崇拜大明星克鲁尼。她最想拥有的,就是克鲁尼的亲笔签名。为此,苔丝特意在日记本扉页上留了空白,在她心中,这个位置谁也无可替代。苔丝的父亲梅尔是个修鞋匠,他是个乐观的人,总是嘻嘻哈哈的,他夸下海口说:"亲爱的,总有一天爸爸会帮你得到这个签名的,爸爸无所不能!"对此,苔丝总是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7.
子由 《家长》2014,(11):24-26
正这位成功的网络天才和商界精英身后,父亲是一直帮助李彦宏的"贵人"。父亲的循循善诱,让他从小立志要上北京大学;崇拜父亲饱读诗书,渴望置身书海的他选择了北大图书情报专业;大学里,他发现自己更喜欢计算机专业,对自己所学渐失学习兴趣时,父亲的"冰棍疗法"拯救了日后的网络天才;当他成功时,父亲再一次对他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原则。他就是李彦宏。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的地神(斡脱坚)崇拜观念,是与天神(腾格里)崇拜相呼应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是萨满教自然崇拜中仅次于天神崇拜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活动,源自于普遍信奉萨满教的远古北方草原民族。蒙古人认为天神是创造万物的父亲,地神是滋养万物的母亲。他们不但崇拜地神,还要对地神进行祭祀,把食物的精华(德吉)献给大地。对今人而言,崇拜地神有崇尚自然、爱护地球的积极意义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几则文章,独立完成文后的练习。(一)吊在桶里的苹果我小时候,特别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做举世无双的英雄,仿佛有了这个父亲,自己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待我长大了,当上教师,却与父亲疏远了。每次回家,跟母亲有唠不完的家长里短,而跟父  相似文献   

20.
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我小时候,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一日,下雨,一家人坐着,父亲在修整二胡,母亲在纳鞋底。就闲聊到我长大后的事。母亲问,长大了有钱了买好东西给谁吃?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给爸吃。母亲又问,那妈妈呢?我指着在一旁玩的小弟弟对母亲说,让他给你买去。哪知小弟弟是跟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