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鲲 《淄博师专学报》2007,(3):70-72,80
萧红的短篇小说《小城三月》,通过一个少女翠姨的爱情悲剧,寓言式地反映了中国现代启蒙的社会现实。作品通过双向视角展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翠姨性格的弱点,以及启蒙者“我”和“我哥哥”的软弱无力,最终造成被启蒙者翠姨的悲剧。这是一个关于启蒙的寓言,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爱情悲剧,翠姨身上烙有作者爱情悲剧的印记。  相似文献   

2.
翠姨悲剧具有新旧时代交替的特点:觉醒与蒙昧并行,抗争与绝望沉沦并重。造成翠姨悲剧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翠姨为情而死,翠姨爱情具有含蓄性与执著性。翠姨的爱情是单相思还是两情相悦的互恋。  相似文献   

3.
《小城三月》凝聚了萧红对女性、自我、爱情的多重思索和追问.作家关注女性个体命运,表现出女性个体的独立和觉醒;借助翠姨这一形象,体现出作家对本真、健康生存方式的追求,表达了对于生命的赞叹和眷恋;以翠姨的爱情故事来悲悼自己的爱情,是萧红自我的一次心灵对话;翠姨对爱的执着正是萧红对爱的哲学思考,作品中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情描写,正是她对家的渴望,这些都体现了萧红对爱与温暖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翠姨是萧红短篇小说《小城三月》中的主人公。她悲剧性的命运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自身性格的含蓄矜持和封建婚俗制度的摧残。翠姨自戕式的毁灭之路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意义。《小城三月》叙事方式独特,以一个15岁的女中学生"我"的口吻讲述翠姨的故事,同时,又间或跳入翠姨的内心世界,实现叙述人称的"跳角"。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对翠姨启蒙者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很好的补求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明督 《时代教育》2009,(10):111-112
多元文化是一个现代的提法,但多种文化并存的现象古已有之.现代多元文化社会的出现是历史上无数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文化相对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现代多元文化主义的价值观仍然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传统文化的叛逆及追逐时代主潮是穆时英的主要文化品格 ,这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主义之子 ,可他的内在文化结构存在着三种显著的冲突 ,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冲突。这是他作为一生命个体浮躁 ,也是其作品厚重及呈现斑斓色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我们可能很少会想到设计带给人类的享受.实际上设计尤其是现代设计已经深深地融人人类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在带给人们更多便利和美好体验的同时,还在每时每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现代设计无疑就是一种文化形态,它用理性和美的感觉把现代科技、崭新材料和价值观念、审美情感有机融合在一起,呈现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可资利用的产品,更是设计者把握人类文化精神并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努力.从文化学的广阔视野来透视设计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对于很少接触过“设计”的人而言,是一个意外的收获.田原的新作《现代设计文化理念》(泰山出版社2010年出版)给了读者这么一个机会,让读者能够在文化大视野下对现代设计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广告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影响,广告文化正向社会大文化泛化,其趋势已由广告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所显示.大众文化的生产表明,广告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各种文化的走向和出发点.深刻认识广告文化的这一特点,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和发展我们的社会大文化体系,健全文化的发展格局,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创造一个更优化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9.
开放进取的社会心理构成了中唐爱情传奇故事模式的基础.社会文化风尚为中唐爱情传奇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视角,浪漫的中唐爱情传奇虽表现为是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故事,但对元曲、明清小说的才子佳人型的故事影响巨大,尤其女性在追求幸福历程的痛苦程度差异甚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文化生态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林黛玉、朱丽叶分别是中国小说《红楼梦》和英国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爱情作为人的感性存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必然要受到以理性为主要取向的文化的制约。尽管东西文化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它们在对爱情这种人类行为产生制约的作用上是一致的。因此,东西文化间的差异,使得朱、黛对爱情表达的意志取向不同,对理性文化反抗意识不同,她们对爱情的追求呈现出不同的方式,但由于她们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物,都以感性存在对抗文化意识,都追求生命精神的永恒取向,因而又表现出很多的相似点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胡适是我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反对中国“惰性文化”,主张向世界先进文化学习,曾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又由于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世界观的影响,使他未能在文化革命的道路上走到底,这也是胡适本人的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12.
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在描述古典感伤凄美爱情的背后,传达的其实是一种绵延不断的文化乡愁。这既是台湾文化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寻根和认同,也是现代人处于物质/精神冲突中矛盾心境的一种精神突围和归隐。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呈现的是台湾新生代所承传的永远无法断裂的古典与民族情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小城三月>中翠姨悲剧生成的原因在于她自身"林黛玉"式的弱质性格,而深层原因在于她周遭风刀霜剑般的世俗严威和群体愚昧.论文还进一步阐释了翠姨悲剧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植物学家,胡先骕却将对中国文化与道德理想的信仰与坚持,将对于中国古代诗文传统的极高训练、修养和情怀贯穿了自己的一生.尽管他作为一个现代思想文化批评家的主要批评观点和批评活动,基本上是在20世纪初期即已展开并完成,但在后来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无论面临怎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他都没有放弃亦未改变这些观点或主张.这种"现象",在现代植物学家中是特例,在现代思想文化批评家中,亦不多见.……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文化在内在构成、相互关系、发展机制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环境中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态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去研究城市文化,解读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相互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以及城市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可以更好地把握城市文化中文化元素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并且在认知的基础上解决文化差异性与文化多样性相统一的问题,以实现现代城市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物象与寓意是意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意义,物象和寓意可以发生文化意象的转换。通过崔护和桃花姑娘的心理复原,可以穿越时空场景,加深理解诗词中的"文化意象"。人面桃花的爱情文化原型是:桃花物象+悲剧爱情寓意。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花已经脱离了一种简单的植物物象,而变成清骨、幽芳、弄妆、疏丽、严霜等代名词,赋予一种中国古典人文气质。在西周初年,桃花就被认为是带来婚姻爱情的"信物"。在现代,桃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了爱情的俘虏和悲剧残美。第二,"人面桃花"表达一面之缘竟成永别之意,寓意着男女之间错过了就将铸成不可挽回的遗憾和悲剧。人们在具体物象中寻找的是并不存在的影子,这首诗寓意了一种悲剧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正逐渐蔓延至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不同的人们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洗礼.网络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并以非常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行为和观念,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打造校园精品活动,创建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塑造健康向上的红色网络文化已成为各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小城三月》是萧红系列作品中的一部具有特殊意蕴的作品,“翠姨”则是作品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蕴的悲剧人物形象。翠姨悲剧的诞生是因为她自身有一种弱质性格,更在于她所处的是一个足以造成这种弱质性格的男权社会。本文认为,《小城三月》充分体现了萧红生命最后时刻的孤独和悲切,是她凄婉缠绵心境中的一支悲歌。  相似文献   

19.
搏击运动是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在现代社会中,搏击运动正面临着冲击奥运和世界一体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搏击运动正在不断汲取自身的精华,相互借鉴,去俗存精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任面前.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凝聚着我国各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几千年来是怎样传承下来的?笔者就这个方面对近些年来的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做一个综述,以期对建设现代的民族文化传承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