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庆 《学语文》2014,(6):68-69
语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及其含义有着权威的论述。他说:"‘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简言之,"语文"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武建国 《成才之路》2010,(17):26-27
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因此,本文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阳光"为题,从"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改"‘捡骨架’为‘见全身’""在学生与课本间架起一座桥梁"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实施"学生素质评价"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由片面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手段。为使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语文学科中得以完善,我在语文教学中着重抓了"以‘素质评价’为导向,重视‘双基’的落实、以‘素质评价’为手段,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素质评价’为契机,加强语文课外活动,扩展学生语文能力"等有关语文素质教育的几个方面的教改探索实验。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深化语文整体改革"的活动,将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明显提高,语文成绩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4.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培养的四种基本能力,在教学中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但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特别是轻“听知”能力的现象,造成学生不善“听”,“听不出名堂”。而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超过了说、读、写。这一点,引起了语文界的重视,制订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听知能力训练的计划和目标。为了落实这个目标,我们本着“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的思想,结合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为‘记’而‘听’、为‘说’而‘听’、为‘读,而‘听,、为‘述’而‘听’、为‘问’而‘听’”的课堂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委颁布的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听说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多减损”。在教学中我体会到,由于口语表达是当众述说,这使学生在述说中既注意声调、节奏、语气,又能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操。同时,由于口语表达是当堂即席编作,也便于语文教师当面讲评,对全班学生的口语表达练习也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口语表达训练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宜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但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做过精辟的论述:“‘语文’者,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也。”这说明,语文教学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的训练。过去,小学语文教学只偏重书面语言的训练。近年来,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说话训练已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教学正积极研究和发展口头语言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张志公说:"语文教学在普及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1]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乐于写。那么,如何才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作文积极性,使他们从"要我写"的状态进入"我要写"的佳境呢?在此,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邹月平 《考试周刊》2012,(31):84-8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中小学规范办学‘五严’要求"的贯彻落实,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核心的问题。为了充分体现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除了搞好平时的英语教学外,做好初中学生课堂和课外的复习教学也是关键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注重日常训练,强化听说技能;夯实英语基础,直击考试重点;树立语篇意识,培养阅读能力;落实规范训练,重视策略指导,探讨英语课堂有效的复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12月1日的一封通信中说 :“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 ,‘听’、‘说’、‘读’、‘写’宜并重 ,诵习课文 ,练习作文 ,以为读写之事 ,而苟忽于听说 ,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从叶老的话里不难领会这样的道理 :“读”“写”不能““脱钩” ,不可“苟忽于‘听说’” ,“听”、“说”、“读”的训练是作文训练的份内之事。我在教学中 ,坚持“听”、“说”、“读”同“写”并重 ,注意克服单一练写的倾向。首先是“听”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  相似文献   

10.
毛杏英 《海南教育》2014,(10):81-82
早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就指出"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强调语文教学必须要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强调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更多的是关注"怎么写",而非"写什么",应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或关注文本独特的言语现象,  相似文献   

11.
李浩 《语文天地》2012,(22):77-78
学生说话能力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大多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说话能力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说话能力是语文素质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巾.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训练应该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这不仅足一种片面的认识,而且也是语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谈及“语文”定名之事,说道:“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为"能说一段意思完整的话。愿意与同学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小学低年级是训练说话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根据教材特点,我通过几年低段语文教学的研究,觉得可以通过"看说结合、听说结合、读说结合、做说结合"这四个结合来加强低年级的说话训练,这是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4.
何明华 《考试周刊》2012,(59):39-40
本文研究了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流行文化"积极元素,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文化内容和形式,开发为教学素材和工具,将之与"听说训练"有益整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目标,探索一种富有时代性、灵活、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新样式。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是一个老话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语文’里面有个‘语’字,如何听他人的话,如何好好地说自己的话,正是语文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的。"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听  相似文献   

16.
一、课堂教学必须把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和世界观培养结合起来。 语文教学是立体的,而不是单一、平面的。平时我们往往过于强调重视语文的工具课性质,把语文教学局限于‘双基’教学,失却了语文的人文性质,因而使得学生对语文感到索然寡味,最终也无法提高语文水平。要真正培养语文能力,必须在重视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的同时,高度重视语文的人文特性。课堂教学中,重视对课文中的语文知识、思维方法、思想情感、道德修养、世界观等内涵的发掘,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训练学生,只有这样,方能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要有层次性,师生都要明确‘知’和‘懂’与‘会’的关系。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审视教学过程,师生之间不外乎涉及‘知识’、‘方法’和‘能力’三个认识实践对象,这三者中,‘知识’和‘方法’是教师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使学  相似文献   

17.
何谓"一体两面"?先来看看何谓"语文"这一概念?叶圣陶先生曾经对"语文"给出了描述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不论口语还是书面语,  相似文献   

18.
施建平 《考试周刊》2012,(25):41-42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和激励学生与课文进行对话,从而发现他人,发现自我。叶圣陶先生说:"‘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在指导学生朗读悟情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缘起】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曾明确指出:"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语文教学要"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为学习语言的关键是"理解",只要理解了,自然而然就会运用了。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上,严重忽视语言学习环节中的"积累"和"运用"。前不久,笔者听了人教版第六册《燕子》一文的同课异构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高彦 《考试周刊》2011,(93):27-2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和全球的交往日益密切,学说中国话已成为世界潮流。语文新教材也从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把"听说训练"修改为"口语交际"。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应该贯穿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