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与您探讨孩子的社会性问题。 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还小,现在只抓他的智力培养就够了,因为,您的孩子是否成功,既不靠父母来评价,也不靠教师来评价,检验孩子成功的惟一标准是社会,是孩子是否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是孩子能否被社会接纳。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环境对他们的接受程度,进而影响到他们总体的工作质量与生活质量。所以,为了对孩子的一生负责,我们应该十分关注孩子社会性的培养问题。 能不能成功培养孩子的社会性,与父母的职务、知识水平以及财产的多寡因而给他们提供的教育环境的优劣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发生联系的只能是父母的正确家庭教育理念和实施这些理念的科学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交往是幼儿认知社会、拓展能力的有效途经之一,是其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可是,在现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邻里之间很少往来的大环境中,没有玩伴、不会与他人相处的孩子比比皆是。所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就成了家长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研究表明,一个孩子是否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一是看孩子是否有同伴,是否可以与同伴友好相处;二是看孩子是否学会与同伴共同分享;三是看孩子是否会解决与同伴间的冲突;四是看孩子是否可以离开父母与其他成人在一起;五是看孩子是否会和成年人交往。如果孩子在以上几方面有令人不满意…  相似文献   

3.
<正>下面给您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男一号和男二号都是我2011年刚毕业的两个学生。他们很聪明,从分数上来看,他们绝对是班中的佼佼者。按理说您应该会觉得他们非常棒了是吧?但我不这么看,我觉得分数不是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根本标准,应该看孩子的分数是否具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即创新人才,这就促使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5.
幼儿时期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7岁的幼儿正是受教育的敏感时期。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家庭的关爱。他们的教育至关重要,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社会上很多人羡慕老师会教育孩子,很多孩子羡慕自己的同学父母是老师,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接受最好的教育。干百万优秀教师是否培养出了千百万优秀学生,答案是肯定的。他们是否培养出了优秀的自己的孩子,不一定。  相似文献   

7.
孩子从《思品与社会》中认识世界和自己,感悟成长的喜怒哀乐。孩子是否能健康地成长.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思品与社会》教学时,要很好地去把握心理素材.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提高孩子的认知.让他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8.
孙云晓 《教育导刊》2006,(11):63-63
我们的教育有一个显著特点:过去是孩子不了解父母,父母很神秘;现在是父母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是因为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孩子虽小也接触了海量的信息,如看电视、看广告、看书刊甚至上网。有人或许不以为然,说小孩子看的不少,懂的不多。问题恰恰在于,孩子的复杂性往往是因为看了太多成人的东西,他们不懂或不全懂,或许还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第二可能与独生子女现象有关。一般来说、人的许多方面经验是来自兄弟姐妹之间的传递,而与同龄人的密切关系也有助于保持儿童的天性。可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他们被迫在成人…  相似文献   

9.
戴晓云 《山东教育》2005,(15):43-43
经常遇到这样的父母,他们告诉我对自己的孩子已经无能为力,他们整天为孩子操劳,孩子的问题是他们的心病,但是他们已经没有了信心,其中最主要的是对自己的教育能力没有信心。然后他们对自己的话进行论证,他们说:“你看我们俩都没上过大学,都不是知识分子,家里没有高知家庭的文化氛围,我们读书少,知识也少,自然能教给孩子的就少;同时我们也不是社会精英,  相似文献   

10.
<正>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是家庭与社会传承的种子。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往往会因为对孩子的爱而单纯从情感角度去教育他们,而不是理智地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就要给孩子适宜的爱,应该避免以下几个误区:一、适宜不是模仿和复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关注自身的感受,忽略孩子的感受,将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工具。比如看见朗朗(国际著名钢琴家)成名,看丁俊晖(台球运动员,被英媒体称作"东方之星",世  相似文献   

11.
《今日教育》2013,(6):27-27
@群讨论儿童是成人世界的折射。时代变了,儿童是否也在发生着变化?学校教育又该如何积极应对来自社会、家庭、网络带来的冲击?《今日教育》组织一线教师展开了热烈的群讨论。正如有些老师所言,"现在的孩子,不能把他们想得太好",也"请别把孩子想得太坏,其实,他们原本是  相似文献   

12.
热爱学生是教育素养的实质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否高尚,主要应从两方面看:一是看他是否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二是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教人。许多老教育家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容很多,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它的核心。当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热爱孩子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是教育素养的实质,是教育艺术的基础。“教  相似文献   

13.
家长的生育观、指家长生养、教育子女的动机,即家长为什么要生养和教育孩子。生育观对家长的教养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家长教育子女的动机很多,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为国教子”型、“为孩子发展”型、“实惠”型和“家长自己”型。从家长为孩子择业求职的动机,我们就可以看出其生育观。如有的家长为孩子选择某种职业,是因为这种职业“国家特别需要”和“对社会贡献大。”这是典型的“为国教子”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是从未来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另有一种家长,在为孩子择业作考虑时,更加重视是否“有利于孩子施展才能”和“符合孩子的兴趣,”他们是从孩子本人将来的幸福考虑的。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客观上是与  相似文献   

14.
言教 《下一代》2013,(10):21-21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如今,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已经摆到了非常重要的突出地位,不但是家庭和教育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但我们却看到,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往往都是注重对“坏”孩子的教育,不断地纠正他们暴露出来的不足、毛病和缺点,而对那些“好”孩子往往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教育。那么,是否只有对“坏”孩子才需要加强教育,而对“好”孩子就不需要教育了呢?其实,对于那些日常表现比较好的孩子同样需要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15.
近日,每晚我都陪着女儿看动画片《东方神娃》。一次.当龙娃、凤娃因思念妈妈而大声呼喊妈妈时,我发现三岁的女儿竟然哭了。刚刚三岁的孩子,真的看懂了?或许真的是画面中那真实的情境触发了孩子的情感。我不禁想:我班的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动画片里的内容是否也会触动他们的思维、他们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6.
一个社会中各个成员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但是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也是该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晴雨表。提倡心理健康,不仅在于预防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更是立足于一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和谐发展。"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中国传统话语中蕴含着心理教育的智慧。实践表明进入小学以后即跨入所谓问题年龄时期,孩子离开父母的呵护,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时,家庭学校就开始把他们作为"小大人"看待,而偏偏忽视他们心理的困惑,就会导致出现大量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个时期,良好的心理教育尤为关键,决定孩子人格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心理健康可以成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今天你向老师提问题了吗?"这是犹太小孩在放学回家后父母问孩子的第一个问题。犹太是世界上极富智慧的民族,他们的教育观念成就了其民族的智慧与精神,孩子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他们教育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8.
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也许并不关心教育的称谓是否有"素质"二字。从社会大众的角度说,教育不是理论、无须争辩,因此教育其实很简单,它就是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孩子成长要健康,读书要快乐。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班上,一定有过一些不爱说话的孩子。当然,绝大多数孩子不是出于生理上(发音器官有缺陷)的原因。面对这些孩子时,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问题儿童?我们是否曾忽视了他们?或者我们认定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并试图加以改变?当努力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时,我们是否感到着急和烦恼?假如是这样,让我们走近这些孩子! 性情使然——不必太过强求 在我们熟悉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虽不善言谈,却很有智慧。他们性格内向,不爱多说话,却爱多用眼去看、多用心去想。有些人思维缜密,还兼有做事专心、意志坚韧的品质。如果了解到孩子是这种性格,我们最  相似文献   

20.
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要纵看教育的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横看教育发展是否均衡、人民是否能获得公平的教育。在推进教育健康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实现教育公平,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办好公平教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最能体现社会公平的领域。我国两千多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