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下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是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将混合所有制融入其中,汇聚社会各方优质资源,促进高职院校体制机制的变革,育人模式的创新;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与协同创新中心的关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作用,详细阐述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途径,为当前及今后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重点平台,是协同理论在提升创新能力领域的应用表现,由此对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提出了以利于创新为核心要求、以开放共享为基本准则、以弹性结构为组织方针等具体要求。为了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并以实现世界一流水平为目标,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从组织管理、科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维度着手,构建了独树一帜的建设机制。该机制为我国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以科研创新为建设核心、以鼓励协同为建设要领、以资源优化为建设焦点。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中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中心是"2011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包括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创新共同体。然而,由于评价制度及其相关的机制体制改革滞后,致使大部分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有必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按照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统一标准与分类评价相结合、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协同创新中心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施"2011计划"为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契机。针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存在问题,论述了研究生协同创新之内涵与特性、构成要素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最近审批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运作特点,首先说明了遴选有创新潜质的研究生,进入"2011协同创新中心",从事研究,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该机制在培养方案、学术文化、资源共享、人才成长环境和制度改革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在团队创新作为和研究水平提升上的优势和实践价值;最后提出了实施"2011计划"、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路径,是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大学联盟作为加强高校之间合作与协作的重要平台,对高校推进协同创新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重庆市大学联盟成立后,积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共享协同创新资源,搭建协同创新机构,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机制创新是协同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开展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创新主体之间利益至上的竞争状态、人才和资源的固定属性、单一的人才和绩效评价等。因此,构建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要加强伙伴选择机制、资源配置机制、人员管理机制、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等多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及资源流动共享机制,是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存在的普遍问题。成立多方参与的管理决策机构,专门负责协同创新事务;人才管理柔性务实,以需求导向构建"三维考核"激励评价机制;以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协同创新中心的持续运行;以"内外兼修"的能力提升策略加强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可使高校协同创新走上一条蓬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企业多年来协同创新积累的经验,提出校企之间的协同创新,必须定位于更高的创新目标;必须强调优势互补,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必须集中优质资源协作攻关;必须注重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应关注建立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协同创新中心是实施“2011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包括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体.然而,由于组织管理方式尚不成熟,目前大部分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有必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按照多元开放、互利共赢、多中心治理和柔性化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管理体系,促进协同创新中心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坚持和发挥党的独特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已成为现今高校探索资源共享、转化、集成、重组的新型创新机制与体制的必然选择。在高校党建面临严峻挑战及承担艰巨任务的大背景下,高校坚持和发挥党的独特优势,应从三个层面共同建立协同创新体:一是优化板块设计,突出党建特色,深化协同创新体网络平台建设;二是发挥区域优势,推进资源转化,构建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三是完善机制建设,强化协同功能,为协同创新体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食品具有发展性、前沿性、应用性等特点。本文以时代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理念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方法实践和考核评价机制三方面对"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为新形势下实践性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推进方向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应面向行业产业与区域的协同创新方向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有:一是培养模式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本位的窠臼;二是师资队伍不能完全适应协同创新的要求;三是体制机制难以催生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为此,要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建立健全协同创新的催生机制与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项目一: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成立政校企多方参与的学院理事会;以学院章程建设为统领,建立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成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以广州特色专业学院、穗台合作学院为试点,联合行业企业探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新模式;搭建并完善协同育人中心、协同创新中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多元素协同改革,构建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教育理念;构建适合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并具有珠江三角洲现代园艺与食品产业特色的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构建校内外"双师型"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通过整合全院实践教学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建设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与园艺实验教学中心,打造优质实验教学平台。平台注重政产学研相结合,协同创新,建设省级、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实施校内技能培训与校外综合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全天候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复合型园艺、园林和食品人才。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的政策理论和组织实践形式,对中心责任使命的有限性、体制机制改革的适度性、协同主体利益的相关性这三点做了深刻思考,集中反映了协同创新中心在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和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应当承担的不可回避但是有限的责任,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注意克服其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风险,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最终达到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有导师指导模式的深入研究,究其利弊,着重探究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模式与研究生导师团队奖惩机制两个方面,并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提出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的组建与奖惩机制研究,给出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组建的具体方案与研究生导师团队奖惩机制的具体实施办法,以此补充完善现有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模式的不足、弥补研究生导师团队奖惩机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河南理工大学以国家地方战略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扎实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具体措施是:科学理解"2011计划"内涵,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创新能力;瞄准国家地方战略需求,奋力实现"2011计划"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择优选择"2011计划"实施方式;改革协同创新方法路径,健全完善"2011计划"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作为实现民族复兴重要手段的协同创新中心的归宿。在论述中国梦与协同创新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梦对协同创新的具体要求;以此为指导,明确了协同创新各主体之间关系、协同创新过程模式和协同创新中心动态演化等运行机理和绩效导出过程;提出协同创新中心顺畅运行的协同动力、信息沟通、创新合作、利益分配、风险控制等保障机制,以及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当前任务。  相似文献   

19.
院校     
《教育》2013,(11):14
厦门大学:牵头创建"台湾学"研究机制3月25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由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等单位组建,也是中央开展台湾工作最重要的咨询机构之一。协同创新中心还将整合台湾问题研究的各方力量,将是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区的"强强联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架构、人员聘任、人才培养、科研管理和资源配置全面实行创新机制,以国家重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不仅仅是基础研究的中心,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建立科技创新中心,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集科研中心与企业科研为一体的机构。根据现在的发展现状,探索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实践方案,并根据实际的实践方案研究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潜在的风险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