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纽约生活了18年。有好事者列出“是不是真正纽约客”的检验标准,共加多条,其中一条:“纽约客认为住在不远的威彻斯特就算外地人。”“纽约客”(NewYorker),成了优越感的同义词。多年前,在派对上主人介绍我于一法国人,说是标准纽约客时,她也很骄傲地声称,她是“巴黎仙”(Parisian),并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比得上纽约,除了巴黎。”我想那天碰上的如果是伦敦佬(Londoner),对方也会  相似文献   

2.
回想起来,初识高峻是在1999年于纽约曼哈顿举办的纽约广告节,那时候我是纽约广告节的国际顾问团成员,而高峻是中国纽约广告节的代表,顺理成章的,我们两个中国人就这样坐在一起,开始了我们的友谊。  相似文献   

3.
1904年,《纽约世界报》的老板普利策邀请纽约市大法官斯坦利出任该报理事会的理事。普利策问他对这份报纸有何看法,斯坦利答“这是一份出色的报纸,但有个缺点”,“缺点就是不够朋友”。普利策为之一震,声色俱历地反驳道:“报纸不应该有朋友”,“如果你这么想,就是倒贴我100万美金,我也不请你作理事”!说罢,普利策扬长而去。在《纽约  相似文献   

4.
爱书一家亲     
1994年我从加州来到纽约,搬进再婚妻子瑞贝卡的公寓。纽约的房子很小,房间里塞满了她和她7岁的女儿玛拉的东西,哪里还能放下我的东西呢?最重要的是,哪里放我的书呢?  相似文献   

5.
钟昊 《新闻实践》2012,(4):84-I0004
2月10日至17日,受浙报集团指派,我采访拍摄纽约时装周。7天里,一共拍摄了近万张照片,录制了200多个视频。扎扎实实见识了一回纽约“潮人”。这次跨国采访,我对街拍时尚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纽约潮人和杭州潮人比,差别不是一点点。首先,纽约潮人更敢穿,各种稀奇古怪的打扮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其次,纽约的潮人们似乎更抗寒。大雪天,露腿的露背的露胸的,怎么好看怎么来。我私下问过几个穿得特别少的,她们的回答几乎都是一样:“I like,doyou?”第三,气质是靠岁月的沉淀,这句话对纽约老人来说一点都不错。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相信许多人对大城市都有这样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有一篇文章谈到这种情绪,作者说:"对纽约的爱与恨成了一个不断交替变化着的情绪问题。这种情绪的变化常常发生在同一天。这个地方经常使人恼怒,有时也让人振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取得不可或缺的经验的城市。住在这儿,人们可以放心,一定能持续地面向生活。"  相似文献   

7.
纽约是美国最繁华的城市,也是美国精神的象征地。然而,在19世纪中叶,纽约却是一个充满了野性的城市。马丁·斯科西斯的史诗巨片《纽约黑帮》就是以这个蛮荒时期的纽约为背景的。那时的纽约还没有自由女神像,城市里到处充斥着旧移民、新移民、新新移民。那时的纽约也还没有形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时装设计师奥斯卡·德拉伦塔说:"这座城市中,只有他(比尔·坎宁安)记录了纽约近40年乃至50年的完整视觉历史,全面反映纽约生活时尚。他被大家称为"街拍鼻祖"。上世纪60年代中期,纽约的街头时尚刚刚出现,比尔·坎宁安成为第一个记录"普通人不同寻常穿着"的人,之后他开始为《纽约时报》每周的摄影专栏《在街头》街拍时尚照片,直到今天。45年来,他的照片就是一本纽约市的街头浮世绘。"我想他真正找到了,即什么才是真正的纽约人。并且我相信他是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装学院院长哈罗德·科达毫不吝惜地在一部关于比尔的纪录片中如此表达他心目中比尔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哥伦比亚新闻研究院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部分,于1903年建立,地处纽约。该研究院院长,前(纽约)《新闻周刊》主编奥斯本·埃利奥特说:“纽约是世界上最大的蒸气锅。喧哗,拥挤,还有权力集中。这是独一无二的,我很难想象对一位快当记者的人来说能有比这  相似文献   

10.
纽约求职记     
《我在纽约做公务员》一书作者张素初是张治中将军的女儿,她旅居美国25年,曾在纽约《中报》和《北美日报》等新闻媒体工作。本文中,作者讲述了她在纽约求职市政府社会服务部公务员的亲身经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记得《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也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纽约如此,整个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国家。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发达的经济、科技和所谓的"自由价值观"和"美国梦",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12.
盛韵 《编辑学刊》2012,(4):56-59
《纽约书评》是美国知识界的必读,创办半世纪以来,定义了美国甚至英语世界的智性讨论。本文介绍了《纽约书评》的创刊缘起、办刊立场与风格以及经营与发行方面的特色。"至死方休"是《纽约书评》的一个鲜明特色,总编、特约漫画家和核心作者为之奉献一生,读者一读也是一辈子。对作者群、对刊物内容的极致追求也成就了《纽约书评》稳定的读者和盈利。  相似文献   

13.
德尔莫的礼物——纽约笔记本宋明炜著,上海书店,2007明炜送我他的近著《德尔莫的礼物》时说:"本想写一本关于纽约知识分子的著作,后因种种原因成了现在的样子。"读罢,我的感觉是幸亏成了现在的样子,而且必须以"笔记本"的样子才能体现其旨趣,才能真正写成一本"纽约知识分子"之书。在该书后记中,明炜述说了命名为《德尔莫的礼物》的原因——"书的正题为《德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日子,碰到上海新闻界几位关心我的同行,他们不约而同地问我:“老王,你是不是去过美国了?”我在感到奇怪之余,如实回答:迄今为止,我从未去过美国。这些同志是在看了我在1985年9月27日《上海政协报》上发表的通讯《顾维钧在纽约》和我在1985年11月9日、19日民革《团结报》上发表的近四千字的长篇通讯《乡思缕缕情悠悠——老外交家顾维钧在纽约近事》之后,想到有些细节的描绘,象是作者采访过顾维钧本人,因此猜测我是否去过美国。 1985年10月,《文汇报》驻美记者张治平同志为纪念联合国成立40周年而写的纽约通讯中说,他曾多  相似文献   

15.
春天的快乐     
《出版参考》2004,(8):21-21
有一年的冬天特别漫长。我是个盲人,独自一人居住在纽约,那个冬天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待在家里。  相似文献   

16.
我到纽约的时候,有人讲了一个柯特兹的故事,说某日柯特兹到华盛顿广场旁边的商店买胶卷,华盛顿广场周围是纽约市立大学,再往南就是快不时髦的苏荷区,柯特兹晚年住在附近。故事是,卖货的小姐对柯特兹不太礼貌,于是有个年轻人对她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柯特兹!我不满意这个故事角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丽人     
虽然在纽约吃一个四块五的盒饭也让我犹豫不决,我还是去了一次米其林餐厅的韩国烤肉店。请客的是老公的大学同学。她开车来接我们,和所有美国人一样,把空调开得冰冷,却浑然不觉地光腿穿着超短裙,露出来的皮肤是标准的古铜色,头发染得很黄,声音很轻,夹杂着无数单词,  相似文献   

18.
2001年的8月28日(这时距离美国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天还有两个多星期),一名消防队员在一家汽车配件厂灭火时被伤及心脏,小伙子叫迈克尔·戈巴,还是个新手.我在就职成为纽约市长时,曾发誓:无论何时,只要是在职的雇员在工作岗位上负伤,我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于那些牺牲自己安全,来保护纽约市民安全的英雄们,这是我惟一能做到的事.所以当我听到迈克尔的事后,我立刻赶到了医院.  相似文献   

19.
应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的邀请,笔者于2001年4月赴美作学术访问,其间,曾先后参观了纽约市公共图书馆研究图书馆和皇后区公共图书馆总馆,这两个馆的研究服务的特色和普及服务的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纽约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其公共图书馆系统性质和经费的来源均有所不同。纽约市公共图书馆为私立图书馆,其经费来源为私人捐赠,所以在纽约市公共图书馆研究图书馆的大理石壁墙上刻着那些大笔捐赠者的姓名。而皇后区公共图书馆则是公立  相似文献   

20.
金煜  储信艳 《报林求索》2012,(12):136-139
<正>纽约,是美国的金融经济中心、最大城市,也是世界的经济中心,被人们誉为世界之都。其实,它更是艺术之都,到处弥漫着艺术气息的纽约是怎样炼成的?"在纽约,天上掉下块砖头,不是砸到银行家,就是砸到艺术家。"正如谚语所说的那样,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艺术在纽约蓬勃发展开来。过去50年间,哪怕在经济衰退时,也不断有全美和全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被吸引到这个城市,令其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艺术之都。纽约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不断吸引艺术家前来"朝圣"?为何整座城市,从政府到民间机构,从有钱人到普通老百姓都热爱艺术?就让我们走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