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秀彬 《文教资料》2013,(20):71-72
新年伊始,《乡村爱情变奏曲》在山东、天津、江苏等各大卫视黄金档上演,借着节日的气氛,又刮起了一股乡村爱情之风,乡村爱情系列正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笑料不减,收视率居高不下,但所获得的非议此起彼伏,毁誉参半。将赵本山推上了话题的风口浪尖,是贴近了农村生活还原了农民形象,还是游离农村丑化了农民,一时间争论不断。本文以大众传播为基准,从刻板成见,传播媒介的迎合解读乡村爱情系列剧。  相似文献   

2.
校园微博     
大考结束就又到暑假了。这一期的"校园微博"里,小编收集了一些与考试、暑假有关的笑话,希望同学们在假期的每一天里,都能有会心一笑的时刻。同学们,开学见!当湖南卫视开始播《还珠格格》《一起来看流星雨》的时候;当浙江卫视播《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时候;当天津卫视、深圳卫视播《仙剑奇侠传》《少年包青天》的时候;当山东卫视播《武林外传》《西游记》的时候;当四川卫视、陕西卫视播《新白娘子传奇》的时候;当江西卫视播《爱情公寓》的时候……暑假来了!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爱情》系列剧中,赵本山基于其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的影像叙事在建构当代乡村意象的同时,也消解了乡村的文化身份,遭致来自学界及影视界的广泛质疑。本文试从文化身份理论的视角,通过《乡村爱情》系列剧的影像文本分析,解读赵本山通过影像叙事所表达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与其民间文化身份之间的张力,以期对《乡村爱情》系列剧和当前的“雅俗之辩”以及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乡村爱情》是一部以农民的视角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剧。它突破了以往以城市人的视角俯看农村的叙事模式,显示出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地道的乡土色彩。剧中乡村的一切都是美好纯朴的,乡村爱情是圆满的,乡村生活是多彩的,乡村人情是温厚的,乡村人物是朴实的,乡村环境是美丽的。这部以农民的视角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剧在弘扬乡土文化、创立别样审美范式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蔡明山 《武陵学刊》2022,47(1):123-130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乡村情怀"可以弥补政策上的不足,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诸多问题.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应特别关注教师"乡村情怀"的培植,使乡村教师因"情怀"而扎根,因"情怀"而生理想.乡村教师的乡村情怀包括爱乡村生活、爱乡村环境、爱乡村教育和担当乡村振兴使命;其培植可以从道德升华与价值塑造、社会教育与政策保障、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环境提质与文化熏陶等方面着手;其培植效果则可以从是否有志愿下得去、留得住、扎下根、有更长远的思想认识、以及现实状态等多个维度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6.
裘乐英 《文教资料》2008,(30):50-51
<苔丝>和<边城>都是关于纯真、善良的乡村姑娘的爱情悲剧.苔丝和翠翠纯洁美丽,爱憎分明,都拥有一颗无私的爱人的心.但是命运的捉弄、无情的现实阻碍了她们爱情美梦的实现.不同的是同一爱情悲剧主题下表达了主要人物悲剧命运的区别:一个将是轰轰烈烈、凄惨感人的爱情悲剧,一个则是默默无声、发人深思的关于"美丽总是使人忧愁"的曲调.她们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7.
吴颖  刘曼 《音乐世界》2008,(11):16-16
4月初,"加油!2008——东方卫视·希望工程快乐体育行动"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苏有朋、田亮、黄健翔、郑渊洁、BOBO等文艺体育界名人被授予"希望小学校外体育辅导员"称号,奔赴各地,5月起,每周六进入该节目的直播阶段,开始一段孩子们追寻梦想的旅程!  相似文献   

8.
赵艳秋 《考试周刊》2014,(28):26-26
<正>"说"新闻的概念被相当一部分中国人认知,应该说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香港凤凰卫视的登录,当时的《时事直通车》、《小莉看时事》、《鲁豫新观察》等节目一改国人印象中的正襟危坐的播报方式,以鲜活、生动的口吻,源源不断地传递受看耐听的信息,使人耳目一新。继之,省级卫视的先锋之旅,如上海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等纷纷效仿,出现《上海早晨》、《阳光直播室》、《第七日》、《晚间新闻》等,探寻由  相似文献   

9.
以自由恋爱闻名的"小二黑",却是因"乱搞男女关系"而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造就的乡村爱情悲剧,最终却在作家笔下演变成一出喜剧。  相似文献   

10.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力量,职业教育承担着产业兴旺的"奠基石",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者"和乡风文明的"内生力"四重角色.但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力资本存量减少、制度支持与保障不足、多元主体参与"碎片化"等.职业教育需要认清自身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奠定职业教育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基石,健全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开发服务乡村的精准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立外引内培的乡村职教人才支撑机制等措施,担当起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应有职责.  相似文献   

11.
从"十七年"农村小说中亲情、友情、爱情等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描写来透析人们之间关系的亲疏变化。一方面,情感的侧重点集中在了"同志"式的友情上,在公共事业中萌发的友情成为超越亲情和爱情之上唯一可以信赖的情感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公私斗争的严峻现实,这一切情感关系都开始以"阶级"为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中分析比较的两位诗人,一个是中国的"麦地之子",一个是"俄罗斯大自然的歌手",他们都从乡村进入城市,书写着爱情与死亡、乡村与城市,但却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可以说,诗人海子与叶赛宁以其才华征服世界,文章从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主题、创作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两位诗人的创作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3.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伤逝》中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根源,但是从萧军和萧红的人生经历看,生活的困窘并不是爱情死亡的根本原因。"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涓生与子君的悲剧恰恰在于有相爱的机遇,却没有共同更新、成长的基础和觉悟。  相似文献   

14.
乡村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精神对乡村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价值.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经历了明清时期的逐渐彰显、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减弱到复苏、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升温、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再次回温的历程.当前,由于乡村城镇化、教师专业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乡村教师与乡土社会逐渐疏离、乡村教师公共角色逐渐退场成为其公共精神面临的主要现实挑战.乡村教师要在育人实践中提升自身公共精神,在乡村社会中萃取公共精神的养料,秉持"走出去、引进来"理念培植公共精神,从而为打造符合乡村振兴需要的"新乡贤"力量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5.
《长日留痕》对英国的乡村和男管家进行书写,具有很强的"英国性"。主人公史蒂文斯将自我束缚于"英式尊严"和"管家事业"的盲目追求中,过度节制情感,痛失亲情和爱情。  相似文献   

16.
乡村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生活的根基,自改革开放后,传统乡村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开始走向式微,乡村也不再是"熟人社会",年轻的村民们开始外出打工。所以要建设新时代的乡村共同体,需要结合发展伦理学的要求,首先要实现发展的目标——美好生活,即维持生存、尊重和自由,其次还需要结合发展伦理学的战略原则——"拥有足够"以"改善生存"、"普遍团结"。将发展伦理学与乡村共同体的建设相结合,可以为今天的乡村建设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故事从一场葬礼开始,以船上的"永生永世"的爱情誓言结束。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色彩,揭示马尔克斯笔下拉美地区的女性、爱情观和其人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8.
我们身边大概都有这样的故事:两个人的爱情从一开始就不被任何人看好,最终真的应验分手——所以,有人总结说:"不被看好的爱情,大多不会幸福。"难道看上去不合适的爱情注定要悲剧收场吗?那些不被看好的爱情,到底可以走多远呢?  相似文献   

19.
"厕所革命"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弥补民生短板、呈现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将其融入到社会教育当中,能够有效地保证"厕所革命"不偏离方向、达到应有之效。引导与教化乡村民众形成"公共意识"、提高"身体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传统不良生活惯习、过上现代化乡村生活是社会教育推动"厕所革命"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乡村,作为与城市、现代化相对的一个概念,常常与淳朴、温情等词语联系在一起.毕飞宇在《玉米》里虚构了一个王家庄,对乡村反温情的一面进行了书写.本文从亲情淡漠、爱情缺席、人情淡薄等方面介绍《玉米》里的乡村,并分析其反温情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