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分为教读课和自读课两种课型。其目的就在于通过教读课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带规律性的知识,在于示范、引路,是例子,是“举一”;而自读课则在于侧重让学生把教读课里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付诸实践,以便能活学活用,是“反三”。这样编排教材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相似文献   

2.
目前,语课堂教学的常见模式是“讲读”,“讲读”最大的特点是能在较短时间里传授较多的书本知识。在行为取向上侧重“教”的分析,而疏于“读”的探讨;重“教”的原发性、策略性研究;而忽视“学”的主体性、发展性探讨。因而改变这种“读”、“教”分离的传统格局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目录尾注:阅读课文分“教读”和“自读”两类,篇名前标有*的为自读课文。单就七年级上册篇目统计,带有*的“自读”课文6篇,占总数近1/3,成为统编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上好“自读”课,落实“三位一体”的阅读理念,教师需要教授一定的自主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本文以《动物笑谈》为例,教学生以“渔”求“鱼”,实现自主阅读能力的获得与提升。  相似文献   

4.
郑幼娜 《学苑教育》2023,(22):19-2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材安排的重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的阅读由教读课和自读课组成,且两种课型的区分度明显,其用意一方面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一方面体现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便于学生自主建构阅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语文教师该怎样处理这两种课型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从“着眼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目标相一致”“运用教读课的阅读策略,自主阅读有方向”和“梳理归纳单元要点,阅读能力得提升”三方面来探究自读课有效对接教读课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统编语文教材把“精读”改为“教读”,把“略读”改为“自读”,明确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课型。但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这两类课文教学的根本特质,混淆了两种课型。那么,“自读课文”到底该如何教?教师应该从教读课文引路、旁批提示辅助、多样教法助力、课外自读延展四方面入手,教学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孙卫芳 《教师》2010,(34):74-74
“有感情朗读”,语文教师再也熟悉不过的字眼,“有感情朗读”已经日益成为语文园地里最具春意的一枝。于是,语文课堂上“读”占鳌头,“读”霸天下,“读”当一面。可谓语文教师之情有“读”钟。然而,当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充斥着“美美地读”“有感情地读”“带着感受读”这些字眼;当不同体裁的课文、不同风格的作品的阅读都被“有感情朗读”“格式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追问,有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发挥了作用,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让学生读进去了,又读出感情来了呢?动情之后是什么?动情之外还要什么?值得我们深忧与反思。  相似文献   

7.
“教读课文”教学应注意“讲读”与“教读”的区别 ,注重教师的“会教”、学生的“会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余耀清 《师道》2010,(3):28-29
本教学案例针对说明文内容单调而枯燥的特点,深入挖掘文本中能激活学生阅读与思维的“米”源,为说明文的赏读教学提供了一点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将自读课确定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课型,使之与教读课型区别开来,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的重要意图。特定的课型必然有特定的功能价值和特定的教学形态,自读课难教,难就难在有别于教读课的课型功能价值的凸显以及教学形态的熔铸。针对目前自读课教学存在的概念混淆、认识模糊、策略缺乏等问题,正本清源,从课型的视角来审视自读课教学,让自读课从教读课的"形骸"中分离出来,发挥其应有的课型价值,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本课以逐步深入的“三读”为主线,有层次地推进学生的文本赏鉴过程;用“代入角色”的方式,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阅读、思考诗词的内容;借重基于本课特定师生结构的特点,首尾照应,探寻怀古诗阅读的思维方法.执教者认为,文化的继承是以文本为内容、以思想为核心、以情感为共鸣点的.对文本“所以兴怀,其志一也”的感受体悟,应是传承传统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关键还在读。叶老一直倡导“美读”,所谓“美读”实际上就是有感情地读,能够反映出文章感情内蕴的朗读。令人不安的是:深入城乡中小学课堂几乎难觅“美读”之音。“看很多地区,小学里往往也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达逻辑关  相似文献   

12.
曹旭 《新读写》2008,(5):53-53
首先,两篇文章题目都很好。 《秋思》是“在秋天里思念”的意思,这是从古典诗词中概括出来的,虽然前人用过,但仍然很凝练,很耐看;《读山》,则是现代流行组合,很新颖。以前一般说“看山”,不说“读山”;但对“读”字内涵活用的今天,大家喜欢用,社会上“读——”很流行,譬如“读你”、“读眼睛”,等等。此文的“读”,就是从《读你》这首歌名而来。不过,除了“读山”,还可以活用“品山”。  相似文献   

13.
冯璐 《语文天地》2012,(9):42-43
“三读”教学法包括三大教学环节:自读感知、导读领悟、教读演练;涉及教学的三个方面:读、讲、练。三大环节的浑然一体、三大方面的完美结合,孕育了这一教学法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所谓“引导”,就是恰当的时候点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排除思维过程中的障碍,指点阅读有关课文内容,通过再读再思考,去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明确地指出:“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改其知,非谓教师滔滔地说,学生默默聆听。”这就是说,教师的作用在于引路和点拨。自读会读一课书的“三阶段”、“五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分析如下:第一阶段自读,它包括三个环节:①整体概读;②批划自读;③小组议读。教学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梗…  相似文献   

15.
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读“懂”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有些学生对读题不太重视,认为读题很麻烦,甚至觉得读题是一种负担。他们将“读题”和“念题”混为一谈,以为读题就是简单地将题目念一遍;或者盲目信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机械地重复念题。这种只停留在对应用题初步感知的“走过场式”的读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题。我认为老师必须在课堂上加强读题训练,  相似文献   

16.
教书的感觉     
吴民益 《教书育人》2008,(12):75-75
未入师门,先闻前人的体会:“教读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家有三斗米,不当孩子王。”……  相似文献   

17.
说明文很有实用价值,接触新技术需要它,介绍新产品还需要它。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说明文将陪伴学生的一生。他们一辈子都要常读常用。然而。近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说明文越来越不受重视.教材中占的篇幅少——甚至连个“名分”都没了.考试又不太考,故师生都很轻视甚至漠视。这样一来.学生虽然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说明文.但到了高中却仍没有学好,仍写不好,甚至连读好都做不到.这也的确是一个让人无法回避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读”这个概念作了阐释和分类,介绍了各种“读”法的特点及作用。作者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读”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种基本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于文学作品,无庸置疑地要以读为本,但一味地读也不行,在读中应有所收获,在读中应完成“观品悟”的过程。如何完成呢?我把它总结为“从形式上观、在内容中品、往意境里悟”。  相似文献   

20.
【现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相当重要。晨读,更是英语学科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每次在巡视英语早读时,情况不容乐观。一位课代表响亮地在前面领读,其余学生跟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教师安心地在批改作业,全然不知下面学生的真实动静:有的学生一直注视着窗外;有的一听到走道里有响声,马上伸长脖子四处张望;有的将书竖在桌上,嘴里佯装着念念有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