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的发展与时代技术的变革息息相关,"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推动着校园的重构。教育信息化2.0时代强调"生态+人本+智能",文章结合2.0时代特征提出以人本为终极服务目标、以融合为基本组织形态、以平台为衔接空间介质、以开放为基础关系形态、以数据为互联互通手段的智慧校园内涵特征,提出包含平台建设、深化应用、运维保障以及信息安全等四大体系的智慧校园变革模式。同时结合洛溪新城中学智慧校园实践应用,为中学智慧校园建设及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崔剑 《辽宁高职学报》2022,(11):85-88+112
地方高职院校是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机构,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大量职业人才。推动地方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是“互联网+教育”新业态下的应有之义。但在现实操作中,智慧校园建设面临投入不足、技术薄弱及各主体协同不畅等困境,这导致智慧校园建设受阻,无法有效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职业教育升级需求。基于此,地方高职院校要全面分析智慧校园内涵、特征,通过构建云教育平台、加强多部门协同、健全“三通两平台”的方式,提高自身智慧校园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77):6-7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当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很多中小学校都在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文章从互联网+智慧校园的发展特色展开,对当前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现状进行阐述,并就当前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创新。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化管理、智慧校园、智慧公寓成为学校关注的热点话题。智慧校园带来的各项新兴技术被应用到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当中,学生公寓也逐步走向“智慧”化,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信息化条件为前提,研究和分析信息化应用、高校学生公寓的现状以及智慧公寓的优势,并为智慧学生公寓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1):F0002-F0002
会议内容论坛以“智慧赋能·变革创新——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题,设有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教育网络信息安全、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互联网时代教育服务与治理模式创新、高等院校智慧教育体系构建、信息技术引领中小学教与学方式变革等分论坛。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2):F0004-F0004
会议内容论坛以“智慧赋能·变革创新——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题,设有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教育网络信息安全、信息素养与创新能以提升、互联网时代教育服务与治理模式创新、高等院校智慧教育体系构建、信息技术引领中小学教与学方式变革等分论坛。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生产与工作方式,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依赖计算机与互联网.近些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为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有一定的挑战.而近几年随着高等学校对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视,高等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也越来越方便,在不断推进高等学校信息化创新的同时,也为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方便.文章以"互联网+"为背景,分析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李波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4):177-179
校园一卡通是国内高校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基础性和前导性工程,当前校园卡建设的发展趋势是“互联网+”理念与校园一卡通深度融合。在分析滨州学院校园一卡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管理机制、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云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一卡通关键移动应用开发和引导社会资源进校园等角度阐述了可行的“互联网+”校园一卡通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涉及制订学校教学制度、明确教学目标与执行、课程管理、招生选课、学生学籍学业管理、教师教课与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势必会产生极大的变革,探索“互联网+”理念和技术的内涵,将其应用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有着积极意义。对此,文章采用了管理评价法、定性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对“互联网+”理念的认识,基于对当下教学管理不足之处的深究,探索出“以‘互联网+’构建智慧校园—以‘互联网+’优化教学模式—以‘互联网+’落实师生管理—以‘互联网+’开拓线上思政教育”这四大基本模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与理 念的渗入,各级各类学校都掀起了一股“智慧校园”建设的热 潮。但对于智慧校园多是一种软硬件层面的建设,对于教学资 源的考虑,则更多的依靠互联网,对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的校本 资源建设,则更少考虑。本文梳理了当下教学资源平台的几种 形式,从校本的角度,对智慧校园平台下教育资源运用进行了 思考,提出教学资源建设的合理化设想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给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为提升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急需的安全专业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高校需要从安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体系建设、智慧校园安全平台建设、校企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构建“互联网+”安全专业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和实践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基础教育事业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在教育领域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能提升校园教学生态,促进教学发展。文章剖析“互联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互联网+”与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进行探研,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步入“互联网+”时代,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先进信息技术对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高校“智慧党建”新模式,更好地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分析了高校智慧党建的创建逻辑、功能定位,提出了互联网+视阈下加强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实现路径,助力高校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阵地。  相似文献   

14.
以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选取样本,借助SATI2.0和Ucinet6.0对相关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出目前我国智慧校园的研究现状与热点,主要集中于智慧校园建设依托技术手段及应用、智慧校园雏形及建设策略与主要特征、“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研究三大方面。根据数据分析以及相关实践,未来我国智慧校园研究将聚焦于智慧校园本质、智慧校园建设中用系统思维做好顶层设计、以应用为先导并使师生有更多“获得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近日,成都康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应邀出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暨西南地区高校信息化趋势发展研讨会.总裁唐雪飞博士就《智慧校园趋势、挑战与对策》为主题,畅谈互联网+时代智慧校园的未来四大技术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数据时代要求人们对生活、工作、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迈入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也从数字化校园发展为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涉及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包含大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统一身份管理与认证、一站式个性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移动智慧校园以及安全设计等内容,对智慧校园总体架构进行设计,对大数据平台进行了描述。智慧校园建设将给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现代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医疗”等“互联网+”系列正在推动世界进入“未来”。在这个背景下,教育也紧随时代步伐,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重构教育要素,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构建“未来教育”的新生态。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互联互通、开放灵活、多级分布、覆盖全国、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枢纽连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所有省级体系。建立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视觉文化传播内容、传播主体和传播载体发生新变革,大学生信息获取方式随之改变。新时代视觉文化传播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时效性和影响力,还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和覆盖面。高校应从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的视觉素养、增强视觉文化产品多元快速优质供给、优化线上线下校园视觉文化环境三方面,探寻“互联网+”时代视觉文化传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改革年代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急需变革、智能时代学校智慧课堂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的时代背景,从课题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内涵界定、“三阶十环”教学模式构建、“三阶十环”教学模式应用例析三个方面论述智慧课堂环境下初中地理“三阶十环”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期带动更多学科借助“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建设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职业教育的网络教学开展带来了新的变革。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学迎来了“智能+”时代。本文主要以分析高职院校在“互联网+”后“智能 ”的大背景下,开展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阐述,首先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并探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下,开展“互联网+”“智能 ”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