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于媛 《华章》2013,(32)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并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外交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王莽改制表面上看是一场复古运动,实际上是一种托古改制,他对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和农民奴婢化这两大社会背景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于是领导了这场自上而下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相似文献   

2.
论王莽改制     
本对王莽改制的内容、实施方法及失败的原因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莽的性格与其改制的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莽改制的失败是主客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王莽的个人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统治者的心理性格对其统治政策的制定往往起着决定作用,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程;本文试从王莽复杂的心理性格入手,分析其在改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王莽问题研究正进一步深入,但对王莽改制的原因缺乏全面深刻地研究,至于王莽个人的素质与改革的关系则更少有人研究。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探讨。我们认为王莽改制有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其间接原因,是汉元帝统治以前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在弊端和各种社会矛盾造成的。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调整了封建的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出现“都鄙凛庆答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祭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不可食”①的景象。在此基础上,公元前一世纪,主…  相似文献   

5.
发生于成哀衰败与光武中兴之际的王莽改制,对此间中国社会的进程与发展发生了“缓冲”的作用,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不仅在两汉之际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然而,正是这样一场社会变革,以轰轰烈烈开始却以悲惨失败而告终。何也?历代史家多有高论,或斥之为玩火者自焚,罪有应得;或颇有同情爱怜之慨,论之为历史的悲剧。本文无意于此,倒是想从王氏具体的改制措施和改制过程中去寻求改制失败的原因,并涉及一些与此有关的题外话。至于结论的正确与否,尚祈同好和方家指正。一任何一种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视角的整体。不同的主体意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不同的审视角度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每一历史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存在一个短命的王朝——新朝。新朝的主人王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这次改革触及了社会各个领域,其广度和深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改革没有解决当时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反而激  相似文献   

7.
王莽的改制     
王莽的改制,並不是由於他的一陣心血來潮,就想恢復周公的「聖制」而是當時行將垂危的地主階級確是需要一劑救命湯,雖然這劑藥並不見得有效。同時,王莽的改制,也不是他個人創造的發明;因為早在西汉元帝時(公元前四八——三二年),贡禹就會建議「罷採珠玉金銀鑄錢之官,无復以為弊……使百姓壹歸於農」;哀帝時(前六——一年),師丹針對着土地兼併所造成的嚴重危機,曾建議限田,他說:「所以有改者,將以救急也。」不過,由於地主階級的土地兼併而促成的敵對階級矛盾的尖銳化,决不是用「改制」的辦法所能緩和的,所以,王莽的改制,註定了是必然要失敗的。  相似文献   

8.
杨兵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3):46-46,50
从指导思想、封建制度、私铸泛滥和货币规律等方面说明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近几年来,报刊和再版的历史著作,对王莽和王莽改制又有了新的评价。有给予赞扬和肯定的,认为王莽是中国史上最有胆识的一位政治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限田主张付诸实施的改革家,他的禁奴买卖也是光武释奴政策的先声。有的则予以批判和否定,认为王莽是伪君子、皇帝迷;他的改制是欺骗,是害民,是违反社会发展法则的,是倒退,是个人的野心和权力欲同儒家经典中政治设计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王莽改制是西汉史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它的研究,人们较多地是注意从西汉末年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形势,谈它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而从经学的角度来加以探讨,则不多见。王莽的改制,按其依据的理论,又常称为“託古改制”。其实,所谓王莽的“託古改制”,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应是託古经以改制,就是说王莽企图照搬秦汉以前的古代经典来修改和代替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由于在王莽改制的同时,经学上出现  相似文献   

12.
古今史家对于王莽改制中的“王田”评价不一,其中以否定者为多。我们却不敢苟同,认为王田制是均田的最初尝试。试作以下分析。 (一)王田的渊源王莽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下令实行王田和计口授田:“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汉书·王莽传》。以下凡引《汉书·王莽传》,均不再注)可见,王莽的“王田”是以“均产”为核心的。我国古代均产思想,渊远流长,无不影响后人。孔子和孟子都提出过均产思想。孔子指出,“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孟子继承并发展了这种均平思  相似文献   

13.
论王莽     
“假若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这是评王莽的一首诗的最后两句。意思是说如果王莽在未“篡位”前死了,他的奸作虚伪面目是不会暴露的。这虽对王莽是否定的,但还肯定其有“真”的一面,即他在辅政时是享有贤名的。班固《汉书.王莽传》、司马光《资治通鉴》则认为王莽是乱臣贼子,连他做的好事,也说是出于奸诈用心。尽管王莽的新王朝与秦王朝统治的时间一样长——都是十五年,班固写的《汉书》将《王莽传》附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王莽改制的阶段划分、利弊及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强调国共合作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国民革命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共两党在共同利益与需要的基础上的自愿结合;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后破裂,则是国民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更是国共两党从其阶级利益出发、互逆而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伴随着巾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巾国民族资产阶级也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在一些开明官僚的支持下,组织学会,出版报刊,发动了戊戌变法,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训练陆海军,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政策法令,推动中国资  相似文献   

17.
《嘉应学院学报》2016,(6):35-39
王莽改制是发生在两汉之际的一次失败的改革,改制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但王莽个性对其改制失败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王莽个性既有遗传其先人的因素,也与其不同的人生阶段经历有关。王莽的个性具有两面性特征,良好的个性如勤奋刻苦、孝顺仁爱、严于律己、积极进取和善于谋划等一度助其走向事业巅峰;而不良的个性如优柔寡断、长于算计、心狠手辣、沽名钓誉、敏感多疑、缺乏理性等则使其改制难逃失败。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距今已90多年,在这个时候纪念和总结这个伟大的革命具有特别的意义.辛亥革命打倒了封建皇,却未能使中国繁荣富强,因为辛亥革命的基本目标未能实现,惟其如此,才有反思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正>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过于弱小,而封建保守势力十分强大,最终导致变法运动流产。维新派与封建保守势力的斗争基本上发生在封建王朝的体制内,这也契合戊戌变法运动自上而下的特征。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改良运动,必须经过与其他改良或改革运动相同的步骤,那就是对现有权力与利益进行重新分配。本讲座所要探讨的问题正是在重新分配权力与利益的过程中维新派与封建保守势力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对戊戌变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是沙皇俄国一次深刻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摧毁村社制度,建立真正的私有权,发展农业资本主义。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最终仍未逃脱失败的命运。文章试从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农民的抵制、上层反对派的阻力等方面,来探究斯托雷平土地改革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