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汉语思维模式差异对其语言结构及其功能存在很大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有必要了解英汉语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结构的作用和关系,在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转换思维模式,走出学习误区,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思维模式差异对其语言结构及功能存在很大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有必要了解英汉语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结构的作用和关系,在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转换思维模式,走出学习误区,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英语学习者时常会把本国的语言习惯、思维定势移植到英语学习中,以本族语言结构标准去比照英语语言结构。作者主要分析英汉思维差异以及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与英语学习的关系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传统英语学习方法,过分强调死记硬背,没有一个健全的英语语言环境,所以经常出现"哑巴英语"、"中式英语",基本无法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语言环境对提高人的语言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英语学习中必须多渠道构建全面的英语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语言能力,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英语学习者时常会把本国的语言习惯、思维定势移植到英语学习中,以本族语言结构标准去比照英语语言结构.作者主要分析英汉思维差异以及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与英语学习的关系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知识--认知”双元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方面探讨双元结构.本文分析了语言、思维的本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阐释了外语学习时从刺激输入到言语输出的过程,力求解释成年人学习外语时遇到问题、感觉困惑的根本原因,希望帮助成年人排除外语学习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通过对数学语言与英语语言的对比,指出两种语言的对比实际上是,两种语言思维模式的对比。并从概念结构思维与数学映射思维的角度对英语语言做了初步探讨,为英语语言学习者,教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双元结构"理论出发探讨了成年人听力理解的特点及语言和思维的多重互动关系。在听力过程中,由于信息的瞬间性,学习者倾向于外语思维,听力水平主要取决于外语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成年人学习外语时大脑中已经有了牢固的母语语言知识和思维。母语知识和思维,生活经验和感知同样会影响学习者对听力的理解。在听力教学中,合理利用两种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培养双语思维,加强听说结合训练对成年学习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黄欢 《学子》2012,(12):21-21
一、介绍多样的文化习俗,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很多高中学生在掌握不好英语的同时,会抱怨:"学习英语根本就是对国语的腐蚀和侮辱,我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精力去学习别国语言,而不利用这些时间来学习我们的母语?"也许教师作为成年人,会为学生的幼稚天真感到可笑。但是,实质上,这恰恰反映了学生对英语有着极大的抵触情绪。曾经看过一则新闻,...  相似文献   

10.
困惑成年人学习英语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英语听力。本文试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对比出发,分析造成成年人英语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并进而论证了在英语听力训练过程中多听和细听两种学习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刘爱勤 《培训与研究》2008,25(4):124-125
汉英民族由于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比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并用具体实例分析这些差异对语言表达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英汉思维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英语学习尤其是对英语写作影响很大。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此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35份作文采取文本分析,发现汉语思维模式对中国学生英语说明文的语篇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很大;但是对语篇连贯尤其是使用语言粘连手段方面有很大的影响。文章提出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篇章结构分析和语篇连贯手段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用英语思维不是一种学习英语的方法,它是长期学习英语的结果。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势在必行。领悟英汉文化差异、识别英汉语言结构、洞悉英汉不同文化负荷语的同一语用意义和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与西方人看问题的方法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外语学习中束缚着中国学生.了解英汉表达差异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掌握地道的英语,排除英语学习特别是英语写作中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母语迁移作用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是语言学家们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比较汉语与英语思维在三个层面即词汇、句法、语篇的差异,探讨了汉语思维模式对大学英语写作造成负迁移的原因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对英、维吾尔两种语言陈述语气范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力图揭示出其在语义结构、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异同,从维吾尔语陈述语气体现行为的"我方"与"他方"的行为观念中去认识维吾尔人"以行追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由此还可以体会到维吾尔人的生存理念。  相似文献   

17.
汉英有灵句与无灵句言语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汉英语言中“有灵”、“无灵”句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到“有灵”和“无灵”句式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倾向的差异,这有助于汉英语言学习者对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思维规律的认识,从而在语言学习中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避免生硬、牵强的表达方式,增进学习效益。  相似文献   

18.
英汉思维差异的客观存在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对于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和写作水平产生的了极大的影响并综合地体现在措辞、造句和谋篇三个层面上。本文在具体分析英汉思维差异及其表现的基础上,试图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结合思维差异的文化根源,探讨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西思维模式差异与语言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模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比英汉民族不同思维模式,说明在该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在词语选择、句式结构、修辞方法、谋篇布局、语体风格和语法规律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0.
英语是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交往中普遍使用。但长期以来中国人由于受汉语语言习惯和思维方法影响,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错误,我们把大多数人的共性错误称之为"中国式英语"。使用"中国式英语"而不加以纠正不仅影响国际交流,而且会形成望文生义的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