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克顺 《学语文》2012,(5):54-55
语文辞书是否应收“赭”字,存在着不小的争议。著名语言学者高更生教授在2007年第10期的《现代语文》上撰文指出,通用字书应收释“双喜”字。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不断有人发出同样的呼吁。  相似文献   

2.
陈涛 《职教论坛》2003,(18):60-60
教育部规划五年制高职教材《实用语文》第一册《垓下之围》一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在该文中不以成败论英雄,抓住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生死攸关的场面,展现了一代枭雄项羽的鲜明个性和英雄品格。在讲授本文时,如何使学生对这位末路英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项羽的自刎如何去评说?是教师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而文章留给读者的最大疑问是项羽为何放弃逃生机会选择自杀?“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作为军事家,他应该不会不明白。本文我们将围绕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以便再来重新认识一下项羽这位历史人物。项羽是一位…  相似文献   

3.
乐燎原 《上海教育》2007,(4A):52-53
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使语文课堂练习做到适度、省时、高效,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反馈练习。优化语文课堂练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掘学生的学习智能,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以《垓下之围》第一课时的课堂练习设计为例,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走进窦老师的课堂,语文味的咬文嚼字随处可见,每一处更可见窦老师巧妙的设计,那都是匠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垓下之围》中项羽的悲剧带给读者三种美学感受:悲哀、悲壮、悲愤,这三种感受是该文悲剧美的三种具体表现形态。司马迁主要采用了三种手法营造这种悲剧美感:一、着意突出项羽的美好人性和人格魅力,再把他撕毁;二、着力描绘项羽垓下之围时的困境和抗争,突出英雄末路之悲;三、注重记述项羽英雄末路时的语言细节,突出大势已去,人之将死的悲情。  相似文献   

6.
郭新明 《考试周刊》2015,(10):10-11
《垓下之围》中项羽的悲剧带给读者三种美学感受:悲哀、悲壮、悲愤。这三种感受是该文悲剧美的三种具体表现形态。司马迁主要采用三种手法营造这种悲剧美感:着意突出项羽的美好人性和人格魅力,再把他撕毁;着力描绘项羽垓下之围时的困境和抗争,突出英雄末路之悲;注重记述项羽英雄末路时的语言细节,突出大势已去、人之将死的悲情。  相似文献   

7.
严霞 《湖南教育》2006,(2):32-33
案例: 我在学校课改年级上一节研讨课,课程进度刚好到了《识字一》,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歌》和关于四季描写的12个四字词语。教材上有四幅插图,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一般情况下,大家是不愿拿识字作为公开课内容的,觉得枯燥,难以出彩,况且主要是教学词语。但备课时,我反复读这些词语,读着读着,脑中浮现出一年四季各自富有特色的景物:春天——“春光明媚、大地复苏、鸟语花香”:夏天——“骄阳似火、暑气逼人、绿树成阴”;秋天——“秋高气爽、金桂飘香、五谷丰登”;冬天——“寒冬腊月、滴水成冰、雪中送炭”。我想,得让学生在读着这些词时也有这样的感觉。此时,学校正在举行“仿真社会”的活动,我决定借鉴竞争的形式,来构建词语教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何世勇 《现代语文》2014,(5):100-101
一近日,在校内聆听了几节高效课堂研讨课,有收获,也有些感慨。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12期“教材研讨”栏目中刊登了何登峰老师《“乞之”还是“丐之”——(伤仲永)质疑》的文章,文中的一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现将一孔之见写出,以期和何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0.
李惠兰 《广西教育》2007,(7B):95-95
接到柳北“名师工程”的来电,要来听我上一节研讨课,初中语文组所有学员旁听,并参与评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2.
课堂教学创新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广大教师积极性很高。有的教师不断推出自己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有的学校、教研组也不断推出创新型的观摩研讨课,真可谓教学创新方兴未艾。忧的是许多教师或一些学校、教研组缺乏理论功底,缺乏对语文学科主体特性的把握,使得创新研究工作显得“底气不足”,以致往往迷失方向,把“语文”二字丢掉了。  相似文献   

13.
聚焦小学语文"课堂失语症"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令人尴尬的"课堂失语"现象:镜头一:下课时,学生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可是等到上课铃声一响,他们都像变了个人似的,在课堂上正襟危坐,变得不爱说话。遇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前言”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言实践能力”,主要指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大量的事实表明,这些能力正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与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这些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2012年第1期刊发了赵克明老师《语文教学重演绎还是重归纳?》(以下简称《赵文》)一文,文章对三个“演绎法”课例分析后用相应的“归纳法”给予了修正.文章最后呼吁“语文教学当首选归纳法,慎用演绎逻辑”。  相似文献   

16.
学科边界的分合现状与素养培育的时代诉求赋予了“跨学科”问题以讨论的必要性,而在其方法、理论及概念框架的理论基础上,《课标》(2022年版)中对于“跨学科”的阐述也显示了这一概念对于语文学科的嵌入与介入。通过参照相似度较高且跨学科经验更丰富的IB国际母语课程可见,语文学科的跨学科潜力需要在保证适宜性、可靠性和专博互鉴的实践中浮出水面,进而发挥新课改的“后发优势”,为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整体框架已基本构建的前提下,课改应实现三个转移:新课程实施的重点,应由宏观管理走向微观的课堂教学研究;师资培训,应由自上而下的大规模集中培训,转向上下结合的常规校本研训;“质量工程”的重点,应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下,由“达标”、“复核”走向常规化的“课例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语文老师经常听语文课,也经常上语文课,时不时会发生错误,这些错误有的是“真错”,有的是“假错”。  相似文献   

19.
平时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语文课堂教学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课堂失语”现象,值得关注。我们所说的“课堂失语”现象,并不是指失去语言能力,而是指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时不会正常说话、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话,说出的是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从而使课堂对话陷入令人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20.
生命课堂就是把课堂看作师生人生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是一段有意义的人生经历:"生命课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生命课堂是教师生命活力的展现,是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生命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都应该闪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