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知上,了解家乡风俗习惯——阿婆茶发生了哪些变化,并通过调查知道变化的原因。情感上,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之情,激励学生为传承阿婆茶文化而努力。通过对阿婆茶的探究,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能力上,初步学会如何调查、搜集、整理资料。通过小队探究过程,培养小干部领导组织能力,让每个队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2.
教育承担着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的重任,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几年来我们在以校为本的心理教育的探究中,因为茶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然造化,追求自得其乐的文化。茶里凝结着中国人的基本人性,它是一种来自中国幽深历史的中庸、含蓄、温绵和柔韧,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教育变革活动不应只是应对现实需要的问题,更是一种信仰、理念或精神的投射.依此,本文对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教育变革进行了精神源流的分析,指出"大俄罗斯主义"理念是俄罗斯历史形成的一种强势国家与民族的信仰,正是它们以一种行动的精神支撑引发和导向着当前俄罗斯教育的变革,从而使整个俄罗斯教育变革都浸透着大俄罗斯主义所蕴涵的"强国精神"和"国家权威思想"而这正是俄罗斯教育强劲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的核心功能是育人,育人的重点是德育,大学精神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和精髓。自中国第一批现代高校建立以来,就一直非常注重大学精神的构建,大学精神一般都包含着以爱国奉献、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创新进取为核心的进步思想与理念。高校校史和大学精神紧密相联,校史的演进过程就是大学精神的形成过程,对大学生进行校史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大学精神的教育,校史是一种教育路径和载体。本文将围绕大学校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以同济大学为例来谈如何把校史教育融合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去,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阿婆的汤勺     
小时候,阿婆家的厨房门口,总是伫立着一个小小的身影,倚着门栏看着阿婆掌勺的场景……幼时,父母工作忙,便把我放在了阿婆家,我就被送来送去。那年太小,在阿婆家哭着,叫着要回家,阿婆从围裙上方的布口袋中掏出小碎花手绢,用爬满岁月痕迹的双手,在我脸上擦去眼泪,我至今记得当时阿婆为我擦泪的场景。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精神特质,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教育内涵的展现,是一个城市教育的灵魂,保存着教育发展的历史成果,蕴藏着教育未来发展的原动力。深圳教育的精神特质,是现代与传统并举、多元与无序共存、理想与现实兼容,其中包含实干精神和形式化的冲突教育的精神类型,也代表着一个城市教育的精神高度。  相似文献   

7.
“阿婆茶”是商榻最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其主要表现形式为邻里之间轮流做东,桌上摆满了农村特色的茶点,大家边吃边说,互通信息,营造出邻里之间的融融友情。  相似文献   

8.
罗成 《湖南教育》2003,(10):10-11
创新教育,既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教育实践。它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代表着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也必将带来全方位的教育创新。当前,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创新教育的原则、目标和途径?笔者在此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初识《江西教育》,是在2005年。那一年,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茶。我自费订阅了一份《江西教育》(B版),期望能更好地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到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乌托邦精神与教育——关于教育价值理想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托邦精神不同于理想和超越精神,它体现着对此时此地不具有实现可能性的价值理想的追求,其内涵是追求完美的精神、批判的思维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乌托邦精神与教育的价值理想有着内在的契合性:一方面,乌托邦思想家将教育作为实现其价值理想的最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教育内在地具有一种超越现实存在、趋向完美境界的价值追求。教育的乌托邦精神作为一种在此时此地不具有完全实现可能性的价值理想,也存在着走向异化的危险。因此,要防止乌托邦精神的僭越,必须将其置于人类理性智慧的观照之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茶礼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日常生活中,茶是一种重要的礼俗载体。尤其在古代,无论是待客、交友、婚嫁、祭祀、丧葬,还是家庭日常生活,茶都发挥着巨大的礼俗功能。茶礼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其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蕴含了大量的民族精神积淀。  相似文献   

12.
红色资源分物质、信息、精神三种形态,它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历史,承载着先辈们伟大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人民警察的忠诚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承载的革命精神对人民警察进行忠诚教育可以在方法上坚持"三个原则",在方式上构筑"三个教育平台",在途径上拓展"三种培养渠道"。  相似文献   

13.
师生生命活力的丧失是当前中学语文阅读课的缺失之一,阅读教学只注重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教育"的弘扬,是语文阅读课堂激发师生生命活力的一条良好途径,"人文教育"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人文教育"包含着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内容,包含着超越功利、愉悦快乐的情感,包含着感受体验、想象创造的思想,包含着平等参与、合作互动的状态,这是一种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的教育,也是一种主动建构、自我生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嬗变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一鸣 《教育研究》2005,26(12):72-75
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历史上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数学教育价值观。事实上,数学在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当代数学教育的价值是多元的,数学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推进数学知识的应用,还在于为人类文明传承着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5.
教育精神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道德素质、文化水平、价值取向、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在教育层面的综合反映,同时又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意识形态在教育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教育精神是一个人奋发向上的原动力、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永动机,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阶梯,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精神是历史的、时代的,同时又是永恒的、自觉的。教育精神是我们生活的目的、方向、同时凝聚着我们的思想、辐射着我们的魅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大力发展教育、塑造民族的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6.
阿婆的石磨     
昏暗的煤油灯吐着飘摇不定的光,照着小茅屋斑驳的泥墙。“吱——嘎——”年轻的阿婆弯着腰,推着石磨。偶尔抬起头来,凌乱的头发遮住眼睛,目光怎么也穿不透夜的浓黑。一圈、两圈……没有起点,也不知哪儿是终点,圆圆的石磨,画着阿婆走不出的圆。那厚厚的磨板,沉淀了阿婆的多少辛酸。推磨,做豆腐,卖豆腐……光阴在阿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脚步声里流淌。一年,茅屋里飘出了婴儿响亮的哭声。过了几年,朗朗的书声也伴随着“吱——嘎——”的声音飘了出来。阿爷说:“孩子的书别读了吧!家里实在没钱了。”眼睛红红的。阿婆头也没抬,狠狠地一推磨,吐…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的学科,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内涵。作为一项精神事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在目标、境界和终极价值等方面存在着深层的契合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十余年的“教育是什么”的思考与探索,教育理想的追求与教育现实的反思,教育理论的哲理与教育实践的应然意蕴,教育的理论品性与实践品性,这一切——信念的力量,反思的精神,批判的勇气,建设的立场,始终支撑着我寻找教育的“诗性精神”。也许是年轻不成熟的表征,不知何时生成了一种难舍的“批判”情结;也许是理论特有的魅力,召唤着我在痛苦与彷徨中毅然投入这个充满冒险的事业。思考给人的快乐,思想给人的震撼,  相似文献   

19.
大学精神是一种立足于大学教育的主体性实践,张扬并涵养着时代精神的高层次的精神理念与境界。地方高校大学精神的建树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和规律。通过卓越的教育服务凸现和彰显学校的主体地位和精神,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服务意识、人才培养意识和素质教育意识,这是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建树和高扬大学精神的根本任务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彭钢 《江苏教育》2014,(5):22-24
若把学校工作理解为以教育专业为核心的自主教育实践活动,那么专业精神就是校长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精神维度,甚至是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所建构的精神世界的“核心维度”,我们可称之为“教育学的立场”。专业精神常常与某个领域的学术活动高度相关,但校长的专业精神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精神不同,它要面对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而不是“单纯”的教育学术活动,因而它是寓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教育理性精神与实践智慧的表现,准确地说是体现校长对教育专业的自觉与超越的理性精神,其中包含着三个维度的水平院自觉意识、自主实践、自由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