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就是马克思不断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规律的过程 ,也是马克思不断肃清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 ,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历史观 ,它根本不同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历史观。学习马克思的早期著作 ,探讨唯物史观的形成 ,对于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管窥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演进脉络有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整体认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跃迁的基本路向。因循于此,唯物史观转向的开端与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最初表述紧密关联,它延续了马克思揭示"国家之谜"、"历史之谜"两道谜题所遵循的逻辑线路与初步结论。奠基于唯物史观真正出发点之上的意识形态理论跃迁,则表明马克思对物质生产内在运动规律与意识形态自身之谜认识的深化与超越。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丰富并反映着唯物史观的实践内涵,其方法论意义即在于打开并拓展了关于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意识形态的主导力量、意识形态的对抗问题等实践命题的论域。  相似文献   

3.
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对于马克思建构唯物史观意义非凡。马克思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中断",马克思由此才转向对唯物史观的正面阐发。这一"中断"表明:马克思通过生产力概念彻底地扬弃了思辨哲学并通过生产力的辩证法建构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赖之以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研究中系统形成了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其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上逐渐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劳动价值论也因为有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而具有不可战胜的生命力.在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方向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在哲学上最伟大的发现,马克思也因此荣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称号。但唯物史观自从上个世纪初引入中国,却一直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间进行着或明或暗的博弈。作为上个世纪中叶从大陆远走港台的保守主义思想文化大家,钱穆一生都关注马克思;作为一位学通四部的史学大师,钱穆经常在论著中涉及到对唯物史观的解读;研究钱穆对唯物史观的解读,可以提示后代学人务必要使"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学术的"马克思主义缩小差距。  相似文献   

6.
谢荷生 《上饶师专学报》1991,11(6):29-32,58
本文从青年马克思的求实精神这一侧面探讨了科学唯物史观形成的内在机制。马克思从康德、费希特转向黑格尔,从继承黑格尔哲学转向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都是求实精神的生动表现,求实精神是青年马克思的思想的灵魂和宗旨,是马克思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对象性活动”、“实践”和“生产劳动”分别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核心概念。它们彼此之间不仅存在着内在联系,而且分别决定了三部著作的逻辑框架。从“对象性活动”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生产劳动”的过程,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过程,也是唯物史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诸多重要论述表明思想变革后的马克思一直把唯物史观认作自己总的新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这一自我定位有力证明了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性与道德性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维度.可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片面强调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对其道德性的认识与研究,更没能将两者统一起来进行研究.这不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今天,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研究中,坚持其科学性与道德性的统一性研究,深入反思并挖掘出其"真"的理论中"善"的追求,把信其真与信其善结合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精髓在于实践维度;实践、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制度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动态的相互规定结构;考察三者之间在理论与实践中结合的不同形态,马恩制度设想是在实践理念中理念态与表现态二者的逻辑统一,传统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是具体实践中理念态与表现态二者的游离,中国新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是用实践理念来分析实践具体中如何把社会主义制度的理念态与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态统一起来,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彰显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意义,也表明创新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路径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维度.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科学精神、价值旨趣集中地蕴含于马克思日常生活理论的内在结构、历史现实、大众生活与民族实践等基本层面中.考察、研究马克思日常生活理论及其方法论指向,不仅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真理品质与实践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民生化提供新的理论视界与现实空间.  相似文献   

12.
关于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目前国外学界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顶峰论”,二是“最远论”,都否认了异化理论对唯物史观确立的作用。我国学界把马克思异化理论当作仍未脱胎于黑格尔、费尔巴哈框架的不成熟作品,从而不太注重马克思异化理论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区别,相反地倾向于注重他们的联系,从而未能对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学理关联的深入揭示。其实,在理论过渡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是有深刻联系的,并且对唯物史观的确立有着重大的作用。这个作用主要是在变革近代哲学主题与范式上,通过“主体”的科学重构,克服西方传统认识论上“主客观同一性”论证的局限,使之转换和上升为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主客体同一性”证明,建立了以融合了主客观的价值规律为内容的理论对象,最终完成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为进一步与历史观的统一和通向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是唯物史观学理建构的必要环节,是唯物史观确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具有历史维度,其历史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社会交往的空间角度看,社会交往经过早期的血缘交往形成各种社会组织,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组织的庞大使得社会交往具有地域性的特点,随着社会交往的不断发展,地域性交往扩大为世界性交往。从人的交往发展角度看,人们经过最早期的两性交往,形成了依赖人的共同体的交往,经历了依赖物的关系的交往,最终实现人自由全面的交往。从社会形态的发展角度看,社会交往经历了原始社会的野蛮时代,发展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文明时代,并且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多样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维度。这一双重维度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酝酿、理论雏形、理论创立和理论拓展四个发展阶段中,经历了"统摄于道德精神的科学精神之沉默与凸现——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的自为结合——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的初步有机统一——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的具体、自觉的统一"之渐进发展历程,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获得生成性统一并不断融合、升华。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马克思对唯物史观诞生的发轫至系统形成的思想轨迹与思想逻辑加以考察与梳理。认为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是经过由不成熟至成熟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特征和逻辑内容,正确理解和分析其思想进程中的各自特征,是理解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思想逻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要实现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实践诠释离不开独特的理论前提、社会条件和主体条件;在社会形态演进、历史发展动力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毛泽东实现了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实践诠释;历史表明,毛泽东的实践诠释中内蕴着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以及继承与发展之间有机统一的方法论特色。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关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实践"的哲学追问,在人类思想史与社会发展史上产生了革命性变革.唯物史观之"现实的个人",蕴含着社会关系的现实规定,它是实践的存在,具有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性.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具有客观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现实性与历史性相统一的方法论意蕴...  相似文献   

18.
"物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阐释物质概念是对马克思物质观的本真还原。物质概念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理解:实践性,即物质被遮蔽的社会实践活动;历史性,即物质要经历总体的历史发展过程;现实性,即深入物质背后的社会关系来观照物质本身;批判性,即体现在对物质本身和资本逻辑下的物质关系和社会性质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学术领域广泛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建立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奠基作用之上,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是同义还是需要划分鲜明的楚河汉界,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受到了广泛争论。无论是从哲学科学还是社会学的角度,对二者学科性质和哲学地位的归属都十分必要。在梳理唯物史观三大侧重维度和历史唯物主义三大意涵层次的基础上,从性质意涵、创立背景和学科界定的角度指出:不能根据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表面区别而忽视其内在同一,划定严苛的楚河汉界并非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 1875年所著的《哥达纲领批评》一书中将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是他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极为重大的飞跃。弥补了以前的唯物史观的一些缺陷 ;阐发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更为深刻的内涵 ,以及它们之间丰富多样的相互关系 ;指明了在社会形态转换过程中 ,新旧社会形态的因素彼此共存 ,相互渗透 ;揭示了在旧社会基础上只能产生不成熟的社会形态 ,只有在自身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成熟的社会形态 ,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他创立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