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秋睿 《文化学刊》2023,(2):194-197
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汉语的极具凝练简洁之美,又凝聚了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精华。这样一种兼具语言与文化展示性的文学形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将其当作教学素材加以应用。然而来华留学生的语言水平及文化背景等不尽相同,对古典诗词的接受理解程度也参差不齐,故而选择什么样的古典诗词作为教学素材值得思考。本文就对外汉语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诗词等问题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2.
周磊 《职业圈》2007,(24):16-18
古典自然法学独特的逻辑思维方式,丰硕的思想成果在西方法学、政治学发展历程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典自然法学家无不以假设的自然状态作为逻辑推演的理论基石,并以此为"思想试验的开端",推演出自然状态下蕴含自然法,人们享有自然权利,由于自然状态存在种种不便与缺陷,最终推导出以订立契约的形式成立国家摆脱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状态.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以雕缛成体"说和"自然之道"说的提出,具有整合自然审美理想和文章雕缛传统的特殊意义。考其实践基础,既有汉大赋兴盛以来穷思极想、铺排夸示的艺术倾向,又有山水诗兴起过程中巧构形似的艺术讲求;究其理论背景,一方面是汉魏以来崇尚心智创造的"智术"理念,一方面则是魏晋以降强调感物吟志的"应物"理念。《文心雕龙》因此而历史地形成了具有整合意味的自然雕饰美学观念。《文心雕龙》自然雕饰观念体系的展开方式,表现为"文体"论与"文术"论的并行互补,而其所以互补的机理则在于"成体有术"的文体方法论。作为中国古典自然雕饰美学理论经典的《文心雕龙》,其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自然"与"雕缛"的整合问题。从"以雕缛成体"悟入"自然之道",有助于克服长期以来的简单二元对立思维,有助于体会中国传统"以技而进乎道"之"道术"论的深刻内蕴。  相似文献   

4.
韩立平 《文化学刊》2012,(1):156-160
现代诗与宋诗渊源甚深。宋诗有诸多艺术特色,如以文为诗、运典隶事、题材之日常化、言语之谐俗化等,而最显著者莫过于比拟,其影响现代诗者亦重在于此。就通感式比拟而言,中国古典诗词多隐晦,现代诗多显豁。中国现代诗已走过百年历程,当下的诗风大抵仍沿宋诗"思理"一路,少"风神",趋向晦涩。  相似文献   

5.
陈玲玲 《文化学刊》2015,(1):174-177
庄禅都是在自然的方式中求道,以本来面目对待自己、对待万物,以淡泊宁静之心入自然空灵之境,对人生采取超脱的审美态度,主张回到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体会自然的生意和生命的情趣,在大自然中去参禅悟道。庄禅的自然之心深得后世文人诗心,无论陶渊明还是王维,无论李白还是苏轼,无不崇尚古淡天真,以自然之境为美。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以古典诗词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问卷中所列诗句有着较高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同时大学生对这些诗句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因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不同以及独生与非独生而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建议高校加强包括古典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和引导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抒丹 《文化学刊》2008,(5):111-114
毛泽东诗词是时代的诗词,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激荡着时代感情的潮汐,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芒,并引起强烈的历史反响,使后来人或探幽发微、究其堂奥,或宏观思索、寻绎新知。"读之可以知其世",具有史诗性;是学习和了解中国历史的优秀"教科书";是人生中的一种精神境界,流露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改版时的话     
仰望星空,我们应该知道人类远远没有具备征服自然的能力。作为自然之子自母体中出生便在是反哺还是反叛的挣扎中困惑。回望走过的足迹,我们不时为自己的不断强大而张狂自喜,但每一次在自然面前的莽撞都遭到自然的报应,不是自然的哭泣,而是自然的愤怒,不是温馨的教诲,而是无情的教训。人类只有学习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才能有生存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浪漫主义与真善美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经典命题。毛泽东的诗词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达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高度,并且能够完美的契合在一起,其契合点是"真情"。  相似文献   

10.
李佳嬴  柴琳 《文化学刊》2024,(3):124-127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庄子的“道德哲学”进行阐释。首先,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阐释庄子道德哲学的本体论之“道”的五种基本特性。其次,以“自然之德”与“至德之境”来阐释庄子道德哲学的实践论。最后,论述了庄子实现“道德之境”的方法与途径,即通过“吾丧我”“心斋”“坐忘”“用心若镜”“与物为春”,达到“全德之境”与“逍遥之境”,即与“道”合一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在《老子》思想中,“仁”可分为“自然之仁”和“非自然之仁”。“自然之仁”即是“无名之仁”,“非自然之仁”就是“有名之仁”。“仁”本是自然所流露出的一部分,一旦被“仁”之“名”所拘,就很容易流为一种形式。所以,《老子》强调“仁”的自然性,亦是在自然的话语体系当中,将“仁”之本真性揭示出来,以求达到一种超越“仁”而达到“不仁”的状态,从而使“仁”获得更鲜活的生命意涵。该文通过对《老子》文本中“仁”的梳理,将“仁”之本真性揭示出来,以求达到超越“仁”之后的“不仁”状态,从而使“仁”获得更鲜活的生命意涵。  相似文献   

12.
张靓 《中国名城》2021,(3):46-51
"健康中国"被立为国策的当下,复愈环境逐渐引起学界广泛重视,成为当下城市与环境研究领域的焦点议题."复愈环境理论"最早由西方环境心理学领域提出,古老的东方文明对环境与身心健康这一问题具有更加独特的见解.中国古典园林康复颐养之功效与复愈环境强调的自然、缓压可谓异曲同工,将中国古典园林康养思想纳入西方复愈环境理论框架,从自...  相似文献   

13.
双关语是一种典型的修辞认知,往往具有表层与深层两重意义。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双关语主要分为四类,即语音双关、语义双关、语境双关和析字双关。以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转换模式来划分,中国古典诗词中双关语的翻译大致可分为两类:从修辞认知到概念认知和从修辞认知到修辞认知,前者最为普遍,包括只译出双关的一层意义,解释说明其中的双重意义等,后者包括以双关译双关,把双关转换为比喻、拟人等。由于双关语的抗译性较强,译者要善于调用自己的修辞认知,尽量降低翻译过程中的审美磨蚀。  相似文献   

14.
黄昏意象早在《诗经》中便有体现,经历了数个朝代后,文人对黄昏意象的描写达到高峰,同时也宣告唐代诗词主要的言辞特征形成。黄昏意象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及寓意,而在盛唐这样一个盛世,黄昏意象便在这样一个大时代背景下与唐建立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名教"与"自然"之辩是魏晋时期政治伦理的一个中心问题,它源自汉末士人中普遍发生的儒学信念危机。王弼从"以无为本"、"崇本举末"的本体论出发,得出"名教出于自然"的结论。他否定了汉代"以仁义为本"的观念,儒道兼综,以道统儒,主张"名教"从属于"自然"。"名教出于自然"的命题,在中国伦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当代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春分北来,秋分南去,燕子是与人同住的候鸟,专在有人居住屋梁上垒巢,给民居之家营造出一种安详平静的氛围。在中国历史上燕子与氏族历史、时令变化、家庭安居、家世兴衰多有联系,所以也常常成为中国古典诗词吟咏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语篇隐喻指那些以某一意象或属于同一语义场的意象群为构筑要件的诗歌,其中的隐喻意义是在整个语篇层面运作的,大致可分为语境独立型和语境依赖型语篇隐喻。中国古典诗词中语篇隐喻的翻译首先要持一种整体观,再现其中的隐喻意象和隐喻话语,保证译文本身是一个生机灌注的整体。针对语境依赖型语篇隐喻的翻译而言,为了弥补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语境视差,还要以作者简介、加注、评论、文内补偿等手段提供必要的语境信息,以有效传达原诗的象征意义或语篇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走进太岳山     
古老的三晋大地上,有这样一座山脉,它叠峰连云,劈地摩天,山上那繁茂的林木中还隐现着亭、台、楼、阁,自然之美与人类的智慧相映相融,让人称奇,叫人神往。它就是太岳山。  相似文献   

19.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人类对传统自然观进行反思的结果,是在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呼唤中形成的。正确理解与把握生态自然观关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的价值,人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统筹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模糊是人类语言的自然属性之一,汉语诗词中的模糊语现象尤为普遍。本文从具体诗词出发,结合语用顺应论,具体分析模糊语的运用在诗词中作用,即模糊语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能够渲染气氛,能使读者产生较强的共鸣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