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开2004年各省市的中考试题,新课标的气息扑面而来,请看: 例1 2004年常州市中考试题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常州市政府在制定的“常州市民精神”中,倡导全体市民要“重诚信”。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从中归纳出“重诚信”的含义。(1)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他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新《语文课程标准》,考查考生语文的综合能力,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出现了一批创新试题。下面,为同学们举例介绍这些试题。例1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常州市政府在制定的“常州市民精神”中,倡导全体市民要“重诚信”。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从中归纳出“重诚信”的含义。(1)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他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等他返回时,徐君已死,季子就把剑挂在其坟前的树上而去。(2)古代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位姑娘相约桥下,姑娘因有事未到,正逢潮水…  相似文献   

3.
找到自己     
有必要认识两位古人。一位叫公子札(zhá),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四儿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这一天,他奉命出使鲁国,途经徐国,受到徐国国君的款待。席间徐君看中了季子的佩剑,季子便有心将剑送给他作纪念。可是,这是出使前吴王赐给季子作为吴国使节的一个信物,他到各诸侯国去必须带着它,作为使臣的象征。现在自己的出使任务还没有完成,还不能把剑送给  相似文献   

4.
朱浩真 《上海教育》2014,(18):87-88
沪教H版高二语文教材(试用本)收录有《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一文,以生动、凝练的文笔叙述了季札献剑的感人故事。季子的一番话可谓是点睛之语,"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徐君死后,季子之所以要挂剑于墓,因为不能欺骗自己内心的许诺。这除了展现主人公的守"信",更体现他的真诚。  相似文献   

5.
找到自己     
有必要认识两个人。一个人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一天,季子佩戴着宝剑去看望徐国国君。国君看完季子的剑后,满脸喜欢之色。季子看在眼里,心里想这剑还是送与爱剑人吧。当时急于出使晋国,季子没有立即  相似文献   

6.
找到自己     
有必要认识两个人. 一个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一天,季子佩戴着宝剑去看望徐国国君.国君看完季子的剑后,满脸喜欢之色.季子看在眼里,心想,这剑还是送给爱剑之人吧.当时急于出使晋国,季子没有立即把剑送给徐国国君.等到他出使回来,徐国国君已死.季子黯然,当即摘下宝剑要交给徐国继任的国君.  相似文献   

7.
找到自己     
有必要认识两个人。一个人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儿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这一天,他奉命向西出使晋国。出使之前,季子佩戴着宝剑先去看望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徐国国君。徐国国君是个爱剑人,当他看完季子的剑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满脸的喜欢之色。  相似文献   

8.
找到自己     
有必要认识这两个人。 一个人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儿子,照旧礼,我们尊称他为季子。这一天,他奉命向西出使晋国。出使之前,季子佩戴着宝剑先去看望徐国国君。徐国国君是个爱剑之人,当他看完季子的剑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满脸的喜欢之色。  相似文献   

9.
季札是常州的人文始祖。季子文化是常州文脉之根,是常州文化之基,是春秋吴文化的杰出代表。季子文化完美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季子文化对本地社会文明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季札“谦让、诚信”的品行成为社会道德规范;季子文化成为古延陵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季子文化对教化风俗、安定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季子文化使本地区崇文重教,名士辈出,诚信礼让,社会文明,友爱互助,和谐稳定。这里走出的名士名人具有修身齐国,儒雅刚正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0.
季札挂剑     
原文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经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予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相似文献   

11.
季子是常州的人文始祖,是春秋吴文化的杰出代表。季子文化,就是季子的思想行为、道德品德对后人产生的人文影响和精神成果。季子文化的主要内涵是厚德、诚信、守礼、清廉。季子文化的核心是仁义、至德。传承和弘扬季子文化,必须加强季子文化的宣传弘扬,提高其知名度;加强对季子文化的挖掘研究,提高其历史地位;加强对季子遗存遗迹的规划布局,提高季子文化纪念场所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相似文献   

13.
作者结合时代教育特点——八礼四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挖掘"季子"德育资源和开发"季子"教育阵地,以"季子特色文化环境"建设、"弘扬季子精神,争做八礼四仪好少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季子美德,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诚信、礼让、爱国、守纪的当代"小季子",将季子精神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4.
诚信以立身     
<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商鞅立木取信、曾子杀猪兑现承诺的故事,至今仍然是诚信教育的榜样。人而有信,为人称赞;人而无信,必失人心。下面,让我们翻开典籍,寻找更多关于诚信的故事吧。古文赏读【甲】延陵季子将西聘晋1,带宝剑以过徐君2,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故反,则徐君死于楚,  相似文献   

15.
潘兆明 《教师》2014,(30):12-13
当今社会越来越缺少诚信,由信任危机带来的矛盾愈演愈烈,要想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必须加强诚信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弘扬季子诚信文化,让他们传承季子诚信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心里的许诺     
季札是春秋时吴国的公子,奉命出使几个诸侯国。他在拜访徐国的国君时,徐国的国君喜欢上季札的佩剑,可是没好意思开口要。季札心里明白他的意思,但因为他还有出使任务,不能没有像样的佩剑,就没有送给他。等到他完成出使任务返回,徐国国君已经死去,于是季札解下宝剑,挂到徐君墓前的树上离去。他的随从很不解,说:“徐君已死,你这是送给谁呢?”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而有信,待人以诚,言行一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必备品质。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这是一种行为准则,又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经营理念。在现在社会中,诚信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因此,搞好企业诚信建设,秉承季子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城市的底蕴和灵魂,它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江阴乃是江南文明起源的中心地带之一,江阴城市历经变迁.早期余城在青铜时代已成为“长江下游第一城”。季子是江阴城市文化起源的象征性人物,他身上体现的性格文化、礼让文化、诚信文化、自立文化、化育文化是江阴城市文化宝贵的源头文化:  相似文献   

19.
【原文]季扎“之初使,北边徐君。徐君好季扎剑,。弗敢言。季扎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剑,系之徐君家②树而去。从者日:“徐君已死,尚谁子叫?”季子曰:“不然④,始吾心已许之,艺以死倍。吾。C哉!”(选自司马迁《史记》)【注接]①季扎是吴王诸樊的弟弟,公元前544年,奉命出使鲁国。②读出ong,坟墓。③“谁手”即“子谁”,送给谁之意。④好:对或正确。③倍:通“背”,违背之意。【导读]这则短文不足百字,它通过记叙季扎赠剑的故事,歌颂了朋友间真挚的友情,赞美了古代贤人一诺千金的美德…  相似文献   

20.
季子挂剑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心欲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