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知识产权诉讼中电子证据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网络电子证据证明资格和证明力进行了研究,在证据资格上,真实性是重点考量的因素,而举证责任分配、借助专家辅助人、日常经验逻辑是认定真实性的关键因素。在证明效力方面,公证程序合法、规范,证据形成的过程、结果完整是影响网络电子证据证明效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案件中,普通公民为了自己的利益会自行取证,而私自取得的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存在着诸多学说与理论,美国坚持的是不应排除说,德国应用法益权衡理论,也有法秩序一元说的支持者。我国立法上对此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处理私人不法取得的证据出现混乱不堪的局面。因此,急需确定出我国私人不法取得证据的证据能力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通过解读离婚诉讼证据的特点以及离婚诉讼的证据种类,研究现实的离婚诉讼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了解实务中的离婚诉讼的状况。从民事诉讼中证据认证、证明标准、法官自由裁量等角度结合到具体的离婚诉讼中的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研究离婚诉讼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缺陷,并且通过认识离婚诉讼在认证过程中的问题、限制因素与完善来更好地认识离婚诉讼中证据运用的规则,最后提出对离婚诉讼证据完善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得以迅猛发展。而手机彩信功能的出现,对于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通过电信运营商的信号网络进行传输的数字化通讯方式,对诉讼中传统的证据形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将结合手机彩信能否作为证据;证据效力如何;如何规范此种证据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手机通讯工具的普及,在手机信息领域中的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注重对侵权行为证据的收集,对今后民事纠纷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目前公证工作的现状,重点就手机短信证据保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与数字化信息密不可分,数字化信息也在司法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都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法定证据种类纳入最新立法。为了进一步深化的关于电子证据的研究,本文试图厘定电子证据和电子证据勘查的一些基本法律概念。  相似文献   

7.
论刑事诉讼中的无效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的认定和取舍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问题。本对有关此问题的相关观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效证据的观点,并对其成立的基本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短信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普及,以及手机短信业务的迅猛发展,由此引发的手机短信纠纷日趋繁多,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兴证据也逐渐展现在了法庭之上,并且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证据交换制度对于保障知识产权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在当前司法实践中证据交换制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阻碍该制度发挥应有的功效。我国应当完善证据交换法律体系,健全证据失权的法律保障体系,特别是涉及商业秘密类的知识产权案件需要执行例外规定,以保障该制度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诉讼法的发展和完善,当代法学界对于诉讼中程序与实体的关注逐渐升温。传统诉讼观念"重实体轻程序"开始受到批判。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更进一步的在立法层面保障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代表的一系列保障刑事诉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为进一步明确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内涵及外延,准确而全面地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非法证据的规定进行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电子信息几乎充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为了顺应信息化的要求,为了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电子政务已经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政府电子政务的不断开展,不仅是对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挑战,也使得行政诉讼面临许多新的难题,新型案件层出不穷,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的概念有巨大的冲击。电子证据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难题。对电子证据的概念、定位、收集、审查判断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辩论主义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本质的理论概括,它落实到具体的证据制度上,一方面要求明确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并严格限制法院调查证据的范围,另一方面就是要确立自认制度。作为民事审判改革的重大成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上述两个方面均体现了辩论主义的要求,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其中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未来的民事证据立法中,为体现辩论主义的要求,对其进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妨碍制度是指当事人因可归责于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诉讼中或诉讼外、故意或过失的作为或不作为,致使自己的证明行为变得困难或不可能,从而法院在认定事实上做出对被妨碍的当事人有利调整的制度。学界关于证明妨碍制度的法理基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证明妨碍制度的法理基础并不限于一端,而是兼容并蓄。各项单一学说不足以独立解释证明妨碍制度的法理基础,以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为价值目标的"证明权保障说"构成证明妨碍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事诉讼法缺乏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手段和程序的规定,既不利于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完成,又妨碍庭审公正及效率。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证据收集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5.
德国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议管辖是国际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民事诉讼中的体现,是避免和减少管辖权冲突的重要方法。本全面论述了德国国际民事诉讼中协议管辖的有关规则、结合案仍详尽分析了协议管辖的有效性、形式要件、效力及其限制和法律适用等问题,总结了德国协议管辖制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证据交换制度五年多的司法运行实践表明:证据交换制度适用率低,在许多基层法院形同虚设。设置证据交换制度理念的错位和证据交换规则缺乏可操作性是证据交换制度预期功能未能发挥的主要原因。改造目前的证据交换制度,必须转换证据交换制度的设置理念,应当将证据交换制度系统化并构建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7.
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与权限的制度。我国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其原因,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学界与实务界对管辖之属性存在一定误解,加之管辖与起诉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导致了管辖权审查司法实践矛盾丛生、程序虚无。因此,应当进行改革。其基本思路是:调整起诉制度,将管辖权之审查移至审判程序中进行,并严格适用证据规则来约束当事人与法官等。  相似文献   

19.
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权问题是国际民事诉讼法领域所特有的现象。在涉外民事诉讼中,管辖权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法律适用和处理结果。正因为此,各国都十分重视管辖权问题,都尽力扩大对涉外民商权案件的管辖权,为了适应国际经济技术交往的客观需要,使法院更快捷地解决各种民商事纠纷,目前,各国立法和司法中确定管辖权的原则更趋灵活和便利。  相似文献   

20.
协议管辖是现代国际社会中普遍接受的一项管辖原则,我国法律对协议管辖有所规定,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拓宽协议管辖的范围,放宽协议管辖的形式,扩大当事人可以选择协议管辖的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