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心性之学为基础,说明中国人文传统的独特性,是唐君毅哲学的一个重要向度。为说明心性之学的统贯意义,唐君毅把传统心学与孔子“仁”论密切结合起来,用“感通”来说明“仁”,证成心性传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贯性。同时,唐君毅立足心学的立场,通过“感通”中对己、对人、对天道的三个维度把心性论引向纵深发展,并说明了中国人文传统的特质在于“伦理的人文主义”,彰显中国人对于主体的独特理解模式。  相似文献   

2.
《不真空论》中的“真”有“真实”之“真”与“真假”之“真”两重含义.本论运用中道思维方法,以缘起性空为判断标准,通过对“有”与“真有”、“无”与“真无”以及二者关系的真假判断,揭示般若学“六家七宗”解空的偏而不即,阐明般若空义;但本论强调主体在经验世界中体证真俗不二、由俗转真,留有玄学“物我玄同”的思想印迹,同时暗含了对经验世界的肯定,这也就意味僧肇将中观学彻底否定式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转换为肯定式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思想富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各派在“天人合一”的思想面前,都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共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各家各派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阐释和解说,对于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培育现代绿色发展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天人合一”以形塑中国人宇宙观的生存理念和秩序追求,成为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底蕴;以“道法自然”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原则要义,为树立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思维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智慧密钥;以揭示天地规律同人类社会之根本奥妙的“中和位育”,述说中国式现代化面对差异和矛盾所持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旨要;以“兼爱节用”的文化思考和实践理性,引导人类在万物一体的理念基础上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拓展和深度关联。“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诠释,映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厚文化内蕴和历史根基,闪耀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的史剧理论受了西方文化“科(学)艺(术)区别”的决定性影响,冲破了“文(艺)史(学)不分”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作家处理历史题材时的虚构与想象自由.但他的“失事求似”理论却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比兴思维出神入化般的运用,这无疑对遭受西方理论冲击、面临“失语”困境的当今中国文艺理论界具有启示意义.当前历史文艺创作之乱象乃至批评话语的混乱,与历史共识的缺失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大学乃“大师”汇集之所,人力资源是大学的第一资源,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管理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源配置上,研究“和”的价值和现实功用,让中国传统智慧在应用中回归现代,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组织充分对接,是和谐思维方式在特定范围内的运用,是文化自觉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观就是教师对“纲要”教学的认识或主张。“纲要”传统教学观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及相关理论的工具,其结果严重妨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智力因素的培养。“纲要”现代教学观的基本主张是:“纲要”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自己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为己之学”是先秦儒家学习思想的高度概括,对“为己之学”的解读是对先秦儒家为学思想乃至整个儒家为学体系的重要一窥。历来受到儒学研究者的重视。先秦儒家的“为己之学”以人性论为其逻辑起点,通过对学可明德的信仰以及对“内圣”而“外王”的逻辑推演,树立了先秦儒家为学思想的精神价值导并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以明确为学之志趣、内省多思之方法以及躬于实践之途径铸造了“为学由己”的为学实践模式,赋予先秦儒家为学思想以实践之可能,从而奠定了整个儒家为学思想体系的根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化中,数字“一”是简单而又丰富的,它在五个方面与中国的艺美学有一定的关系:一是对中国含蓄、空灵、意境深远的学风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二是对戏剧中“大团圆”的结局的创作模式有一定的影响;三是对诗歌创作中一种对比式的数字运用模式有影响;四是对学创作中虚静的传统的形成有影响;五是对禅宗式的解读思维方式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性意指思考教育的特定思维方式,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的教育文化、形态和制度对应着不同的显性教育理性。通过梳理21世纪西方现代教育理性从“学习”到“问学”(study)的转变,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可为正在全球兴起的“问学”理性的建构提供丰富的理性文化基础和空间。换而言之,西方当下的“问学”教育理性转向实则为中国教育理性的文化回归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探究教学根本宗旨在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思维型探究教学理论为教师开展动思结合的探究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为探索信息技术赋能思维型探究教学之路,教师以“鸟喙和鸟足”为例,建构融合技术的“五思五学”思维型探究教学模式:精准分析学情,明确思维发展目标,实现“预学明思”;创设具身化情境,激发思维动机,实现“激学导思”;探究合作,提升思维品质,实现“探学辨思”;借助数据分析,跟踪学生思维,实现“展学反思”;虚拟仿真交互,引导迁移应用,实现“拓学创思”。教师以信息技术助力“五思五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做思共生”,可有效促进大单元整体教学。  相似文献   

11.
顺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结合各类学校多媒体教学改革的现状,立足"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试图通过阐释"以人为本"科学内涵在现代教育领域的贯彻,分析构建高效的现代教育技术课堂的必要性,寻求提升现代多媒体课堂教学效率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刘再复“第二人生”的《红楼梦》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独具的特色:源于个体生命需求和灌注主体生命体验的研究;独树一帜的“悟证”研究方法;横跨中西、博古通今的“大观”研究视野;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性内容和观点.刘再复的《红楼梦》研究开拓了“红学”的别一境界,推动了“红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八十年代末引入教育技术的一整套教育教学方式,但未得到广泛而充分的贯彻,在实施过程中其概念的内涵存在多种差异,应纠正。现代教育技术概念源于教育技术,是现代媒体形式渗入的结果,当前,在运用媒体进行教学时易混淆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些概念,应作甄别,才能充分使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它的能效。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中期开始传入中国的进化论思想,直接导致中国思想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严复“取便发挥”的译述到改良派的“变法维新”,从鲁迅对进化论的宣传到孙中山主张的“改革”、“猛进”,从“五四”初期新文化运动代表者们对中国前途的探索,到他们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化立场。进化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从变易史观发展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提高聋童言语康复训练的效果,在现代教育技术观念指导下,运用"缺陷与补偿"原理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了"聋童言语训练系统"。研究者组织聋校师生试用该系统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全面考虑了聋童的特点和认知规律,营造了人性化的言语学习环境和"寓教于乐"的言语训练环境。利用该系统辅助聋童言语康复训练,能够使他们的言语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黄乃裳是近代中国的一位爱国主义者。在近代中国寻找出路的浪潮中,他以自强不息的毅力,将爱国主义情感表现在一个个具体行动中。时代的因素加上自身的主观追求与传奇经历,黄乃裳用思想和行动诠释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启示我们:爱国其实是一件既崇高伟大又平实具体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够顺应时代潮流,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做实事,就能够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经过极左路线束缚下20年的徘徊,在新时期30年里实现了空前的腾飞。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和播出大国。其中,历史剧更是繁荣发达,创作了一些经典之作,反映了当代中国比较宽松的人文环境和中国人不断扩大的思想空间。《宫廷画师郎世宁》不仅是1980年以来流行于中国的“郎世宁现象”的集中反映,也是综合反映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艺变革和发展的电视剧.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集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及其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巨大影响。“文革”之后,邓小平以其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的伟大襟怀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构建了国家发展一系列的重大战略,其中他的教育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深刻把握和创新性发展。邓小平教育思想及其政策显现出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之深远、对重塑中国教育事业意义之重大,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  相似文献   

19.
在儒家重义轻利义利观的影响下,形成了近代会党的义气观。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近代会党的义气观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对会员,实施扶贫济困;对民众,实行劫富济贫;此外,还内外兼顾,在会员遭遇不测时,冒死替其复仇,并在国家遭受侵略时,维护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但近代会党并非在任何时候,也并非所有的会党成员都是重义轻利的。近代会党的义气观是一种非常复杂而且矛盾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学生为本"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因此必须弄清"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明确"以学生为本"应以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学生价值为本。要实现"以学生为本",既需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又须建设以"以学生为本"为核心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