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许多中国人开始学习并研究中国古代雕塑时不难被遗留作品的稀少而叹息.此种现状受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哲学与宗教等综合因素影响,并决定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绘画性、意象性,作品朴实敦厚,以佛教雕塑为主等等艺术特点,其作品充分显示出了中国本土精神.而当我们在对西方雕塑顶礼膜拜时,我们应更多地挖掘本土雕塑的艺术特点,增强对中国雕塑艺术的民族性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流变中的现代、后现代雕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雕塑艺术在后现代语境下继续发展,不断产生出花样繁多、样式各异的作品。传统意义上“雕塑”的定义和分类开始失效,很多作品已不能武断地以雕塑名之。章从雕塑艺术由现代向后现代发展的脉络中归纳后现代语境下雕塑的特点,以及雕塑艺术的发展与走向。  相似文献   

3.
学习陶艺制作先要熟悉泥土性能,了解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然后从临摹学习入手,了解古代作品和现代陶艺大师的制作,如兵马俑和现代雕塑作品等,在熟悉掌握了陶艺制作方法后,尝试采用不同制作方法来制作同类题材作品。  相似文献   

4.
雕塑是用厚重的物质材料创造的人工制品,它是静默的艺术、古代大部分雕塑作品都以物化的形式成为人类宗教时空理念的载体或显现方式。本文论证古代雕塑作品是如何显现时空这一理念.而这一理念又是如何制约和影响了雕塑艺术的表现方式和美学特征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当下中国现代雕塑作品“美感”缺失的现象;剖析中国当下部分现代雕塑作品中存在的弊端,雕塑家关注加工细节,迷失于繁琐的加工工艺之内,忽视了对作品美感的挖掘;探讨未来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雕塑程式化特征十分明显,它是中国艺术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创作理念在雕塑领域的具体体现,形成中国传统雕塑造型程式化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有特定的关系。中国古代雕塑造型程式化具体表现为体积团块化、形象写意类相化、细节装饰化。中国古代雕塑造型程式化既有相对稳定的地方,也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内容,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雕塑程式化特征对当代中国雕塑创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书院是中国有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我国古代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代书院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重视学术研究,自由讲学,提倡尊师等方面值得当代高校借鉴。书院提倡学术自由的教育精神,独立自主的培养模式,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很多的启示。本文主要介绍了古代书院的产生与发展,古代书院的精神,现代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水平,生活水平提高了,审美能力也提升了,鉴赏水平更是提升到了一定的层次.陶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承载之物,代表了中国的民族特色,但在现代社会,国际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陶瓷作品感兴趣,特别是陶瓷雕塑制品.陶瓷雕塑作品渐渐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陶瓷制品不仅可以作为日常生活用品,而且陶瓷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由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许多陶瓷雕塑作品被掺杂了时尚元素,其中彩饰的产生和发展对陶瓷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陶瓷雕塑艺术,开篇简单介绍了传统陶瓷雕塑彩绘艺术,然后讲述了色彩在现代陶瓷雕塑制品中的运用,最后对陶瓷雕塑艺术中的彩饰运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相信我国的陶瓷雕塑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植物雕塑又名绿色雕塑,或"绿雕",区别于传统的石材、金属等固体造型的雕塑,以活着的植物为载体,是有生命的艺术形式.很多艺术家通过造型设计与制作,将植物赋予新的生命面貌,使植物的生命形式与艺术形式相统一,表现出植物雕塑的美学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雕塑持续生长,在四季中体现不同的美感,使艺术家与植物雕塑作品不断产生新的联系,千丝万缕的互动,使植物雕塑真正成为艺术家永远未完成的作品,彰显艺无止境之大道.植物雕塑在现代景观中是如何应用和推广的?如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本人进行了一些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千百年来源远流长,作为四大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很多地方都做到了古学今用。在现代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对其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对高中政治学科的启示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刘锡庆对现代写作学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从基础理论到文体认,纵教学论到史论,都有建树,尤其在基础理论方面,他用力最勤,成就最大,他“望今制奇,参古定法”,把“以文为本”的传统文章学转换为“以写为中心”的现代写作学。  相似文献   

12.
朱复戡先生是中国著名金石书画家,治学治艺涉及青铜器造型研究、古文字研究、文玩字画鉴定、中国古代文学、古典诗词、美术设计、油画、中国画、篆刻、书法、京剧等。新华社《朱复戡先生治丧委员会讣告》称之为“中国著名金石书画大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雕塑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它的形成与中国古老的哲学有直接的联系。它主要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中国古代雕塑融功能美、意念美,形式美于一体,具有极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在造型方面写实中带夸张,重类相,重写意;同时中国古代雕塑多种表现手法融于一体。  相似文献   

14.
蒋志刚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3):31-33,45
“新民”,即国民性改造,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20世纪初叶中国第一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中心话题,也是梁启超文学启蒙思想的中心话题.文学作为启蒙工具,其首要的价值目标就是改造国民劣根性.而文学启蒙的需要,又促进了近代文学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千字文》是一本简单的蒙学读物,但古代很多书法家都竞相书写《千字文》。历史上有的书法家甚至用毕生的精力来创作一部能流传千古的《千字文》书法作品,这种文化现象可以称之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千字文"现象。历代大家竞书《千字文》基本上是在继承前人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守正出新",促进了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播,同时也促进了《千字文》的传播,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使得文与书法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6.
被人称为"古今言情第一人"的李碧华的作品多数为描写爱情的作品,她的作品中往往从出人意料的切入角度,写人物重重纠结、环环相扣的缠绕状态;写被严重压抑的情欲爆发时的异彩;写非常态的爱情关系里常态的爱情心理,并从中透露出她对爱情、恋爱中男女关系、对现代社会女性人生困境、女权主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史记·项羽本纪》的叙事提供了被重新叙述的全部可能,但是由于项羽人格超出古代中国意识形态能够允许的边界,他失去了能担当所有叙事的主体身份,因此被封存在几个固定的成语之中。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提供了项羽被重新叙述的可能,潘军的《重瞳》是近代以来项羽叙事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与《史记·项羽本纪》的互文联系给理解在大众文化霸权全面形成的时代背景下历史叙事如何可能这一问题提供了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佛教造像的引进和发展获得艺术史上的成功,这是多方面因素整合的结果。传统雕塑的历史积淀为佛教造像的引进奠定了坚实的造型基础,中国画及画论对佛教造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雕塑家对佛教造像的创新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中国佛教造像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中国佛教造像的引进和发展,在当今西方艺术领域对中国本土艺术的冲击时如何看待西方艺术的引进,如何发展中国的现代艺术,让中国的现代艺术与国际先进化接轨,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汉字和世界上其他古老的文字一样,都经过了由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而其他古文字在演变中有的因停止使用丧失了生命力,有的变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识读,被外来文字取代。汉字则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汉字长寿的原因,让我们看到文化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而日趋成熟的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文化也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随笔的话语建构,离不开国外现代文艺思潮和现代随笔理论的影响,这典型地表现在中国现代知识者接受西方现代性的批判观念,从而将社会启蒙、社会变革、人生改造统一到随笔的创作中去。与传统随笔比较,中国现代随笔出现了在西方现代性特征影响下前所未有的新美学特质。其表现为:其一,兴之所至,任心闲话。西方现代随笔标举的“闲话”境界极具美学意味,在中国现代知识者笔下就是“我手写我口”,将随笔创作视为谈天说地、率意随心、恣意创作的一种体现。其二,个性精神,人格色彩。中国现代知识者在挣脱封建樊篱而获得西方现代性特征后,就将随笔创作视为强化个人感情色彩,突出批判意识的一种自由文类。其三,信笔涂鸦与雕心刻骨。现代随笔是“表面”的“平常”与“苦心雕刻的妙笔”的结合,同样也能达到“美文”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