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11,(9):M0001-M0001
好多年前,一次学术会上偶遇早稻田大学某位学者。闲谈之余聊到金庸小说中东方不败,她告诉我,在日本,很多年轻学生认为东方不败是女的。我大吃一惊,为何有这样误读?细究方知,日本很多年轻人没有看过小说原作,却看过诸多电影和漫画,最终,林青霞的美妙演绎养成了东方不败的女儿身。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因为看过一部《蓝色的档案》电影,17年前,不知“档案”一词为何物的我,升学时毅然选择了常州轻工业学校“档案管理”专业。  相似文献   

3.
坐船的感觉     
我天生怕水,一条小河沟也让我头晕,甚至是天旋地转,丝毫不夸张。这种怕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我有意识地去适应、去锻炼也没用。自从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之后更是怕水怕得不行了,看后曾一度发誓:今生永不坐船。  相似文献   

4.
《新闻世界》2005,(5):56-57
感谢天,没有人知道明年的奥斯卡桂冠将花落谁家。所以,每一部电影,或许还没人看过,或许还没有开拍,我都要满情期待,把它当成2006年奥斯卡最精彩、最叫座的影片。  相似文献   

5.
大家下午好!感谢上图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来和大家谈谈小说与电影的问题.小说改编成电影,实际上是由来已久的事,至今被大家认为改编得好的电影确实不多.  相似文献   

6.
负面乌托邦     
小时候家教甚严,加上学业压力沉重,高中毕业之前不曾随心所欲看过电视。一天早上的课间时间,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谈起昨天下午电视上播的那场惊心动魄的电影:三个人进入了地心,在火红的熔岩中驾着一叶扁舟逃出了牛天。我一个人坐在旁边默默地记下了那个电影的名字叫《地心游记》。  相似文献   

7.
晓开 《出版参考》2005,(5S):37-37
据美国统计,每年约有三成的电影是从当年的新书改编,小说家提供的人情、人生,从纸本跃人大银幕,许多你我熟知的热门电影,背后或许是一本在书市中安安静静的小说。  相似文献   

8.
五、2012年调研数据的新变化 1.观看数量的对比 由调研数据可知,2012年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看过1-10部中国电影,看过20部以上的受访者达到了21%.2012年看过10部以上电影的比例接近45%.2011年的调研中,只有20%的观众表示看过10部以上的中国电影.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数量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9.
吕梁山,记者很少去过,可我并不陌生。作家马烽西戎写的《吕梁英雄传》是我少年时代阅读过的文学作品;描写吕梁抗日女英雄《刘胡兰》的电影至少看过三遍;《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曾是最受青年欢迎的电影之一,青年时代的我曾迷恋过电影中所描写的吕梁风光,至今还记得电影插曲的那两句歌词:“汾河的水哗啦啦地流,东边是太行山,西边是吕梁山………”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兵     
张勇手 《档案天地》2011,(11):4-7,47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很幸运地来到部队.又在部队里面长大成人。1957年,我们从朝鲜回到国内,那个时候八一厂要拍电影,到我们部队去找演员。那次他们给我拍了一些照片.我试了一遍戏后他们就走了。这对我而言是个很偶然的插曲。我也没在意这个事。这之前我和电影的经历就是看过两部电影.  相似文献   

11.
<正>我记忆中看过爸爸所拍的第一部电影是《草原上的人们》。当年,爸爸带着这部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拍的第一部少数民族片子,去苏联参加了电影节。我已经不记得电影的细节了,但是那一首带着内蒙古草原抒情风格的主题曲《十五的月亮》(又名《敖包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吴菲毕业于国内某重点大学。还在学校的时候,香港女作家梁凤仪的“财经小说”风行一时,梁的小说吴菲看过很多,小说中描写了很多叱咤商场的职业女丽人形象。临近毕业时,吴菲已经特别不想继续读书了,她渴望着能做一个OFFICE小姐。  相似文献   

13.
上海电影厂2003年拍了一部名为《永不分手》的影片,讲的是陈毅和陈丕显长达一生的友谊。这部电影我没看过,但却对它印象颇深,因为有一期《上影画报》说,片中的陈毅太胖了。再看剧照,反倒感觉扮演陈丕显的演员太高大,好像比陈毅还高出了半头。  相似文献   

14.
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事迹,从刘知侠的小说到电影、电视剧,整整传颂了半个多世纪,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但小说和电影毕竟都是作家、艺术家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出来的艺术形象。我作为一名党报的摄影记  相似文献   

15.
电影《刮痧》讲的是一对在美国的中国夫妇在孩子生病后,采用了一种传统中医疗法,被人误解为虐待儿童,由此给原本平静的家庭带来了一系列遭遇和磨难。看过那部电影的人或许会感到那不过是在讲虚构的故事,或许会认为电影有点过分渲染美国的保护儿童的司法制度。到了美国不久,我就  相似文献   

16.
郝明义 《出版参考》2007,(6X):29-29
有一天我在家里整理书架,本来只是要把一些觉得灰尘积得多了些的地方清理一下,但是随手拿起《天龙八部》中的一本,不小心翻到一个地方,一下子就停住了。于是我就靠在书架底下,抹布扔在一旁,把多年前看过的这部小说,又读了一个段落。是段誉、王语嫣两人先跌进烂泥枯井,真情流露,接着慕容复和鸠摩智两人也跟着掉进去的那一段。  相似文献   

17.
人到中年     
郭媚 《档案管理》1999,118(3):33
在中学时代,我曾看过电影《人到中年》,天真烂漫的我.不甚理解片中所蕴含的意义,不知"愁"为何滋味.而今,年轮如流,岁月悠悠,我已悄然迈进了中年这道门槛.再回味人生,咀嚼其滋味,别有一番感触.  相似文献   

18.
电影录音剪辑是一种新颖别致的文艺广播节目形式。它以电影录音为基本素材,把电影声音部分同电台的解说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原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使人“听起来”别有风味。一部好的电影录音剪辑,不仅能吸引尚未看过原片的听众,而且可以激起已经看过原片人的品味和欣尝兴趣,这种节目形式是很有可为的。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19.
现代出版社于2000年年底推出了电影小说《刮痧》,而电影《刮痧》2000年底同期公映则成为了这部小说的一个强光亮点。这一种借力造势的出版运作方式及电影编剧之一的旅美作家王小平女士在电影素材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的成功,使这部既源于电影又区别于电影的“电影小说”带着新异的特色出现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 在近十年的留美生活中,曾出版过长篇小说《孽缘》、《白色圣诞》、《曝光》等作品的王小平对种种发生在身边的华人遭遇深有感触,时时被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声所震憾,于是,她和她的丈夫,我国著名影视导演郑晓龙在美国经…  相似文献   

20.
听说张瑞芳与我父亲住同一个医院,我马上找到写<张瑞芳传>的姜金城先生,请他带我去拜访张瑞芳老师. 我小时候看过不少由张瑞芳主演的电影,如<凤凰之歌>、<李双双>、<万紫千红总是春>、<母亲>、<南征北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