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所渭"走心阅渎",是指读者带着"心"走进文本,深入阅读,让文本走进读者的心灵,最终读者能走出文本,成长自己。为什么要进行"走心阅渎"呢?1.时下阅读多"无心"。当前,浮躁的社会心态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阅读教学,主要表现为:追求所谓的"多读多写",即一味地增加阅读的量,而不是追求阅读的质,导致阅读时浮光掠影,观其大概,而没有仔细品读、深耕  相似文献   

2.
宋莺 《考试周刊》2009,(39):218-218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本文作者以为这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思想,以此为准则,教师的工作必将事半功倍,无往而不胜。攻心,能控制自己的心灵,了解学生心理。教师所试图改变的,不应是学生的身体,而应是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5,(5):10-16
根据唐君毅先生的意义理论,意义空间最主要的扩充方式,还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相辉映、互为融摄。因为意义赋予能力和意义空间的形成、完善或不断上升超拔,都与"他心"有着几乎必然的关联:"我心"与"他心"之间的同情共感使得意义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不至于陷入任性的幻觉;正是双方的相互肯定共同获得超越的可能,由此而成就了一个道德人格主体;并在永恒持续的道德实践中,意义空间得以开显和澄明。唐君毅所揭示出的儒家思想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的这种内在关联,成就了具有伦理特征及其价值导向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现实社会历史中的恒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万物起于生命,而人却达于精神",追求教师的精神建构,是心灵关怀的理想追求;以心育心的引领策略,是心灵关怀的力量源泉。一、教师管理:在精神引领中存储心灵能量"物洗则洁,心洗则清",洗涤心灵能让人获得一种战胜自我的欣喜。我校坚持以精神引领洗涤教师  相似文献   

5.
杨键是一位为当代诗坛所瞩目的诗人,他所践行的诗歌写作方式不仅是"审美",更是"求道"。这"道"是"心之道",是心灵在直面自我生命与大千世界时如何求得救赎与超越的真理。杨键把传统文化精义作为自己的精神资源,为现代汉语诗歌写作注入新的生命力,这对当下诗歌写作无疑是个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育心为本,是学子养性开智、进行心灵净化和文化、诗化的修习过程。为引导学生养护生命本色,铺垫终生幸福,教师应以行动研究为龙头,以日常教学为载体,从心性品德涵养和语言文化修养两个实践路向开展语文心灵教育,以"诚心"、"仁心"、"公心"、"放心"教育促学生人格发育,以"慧心"、"润心"、"文心"、"诗心"教育助学生才情飞扬,从而有效解决中学生生命发展的方向和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7.
"融心阅读"融是融合,融洽,遵循"心灵放飞"的原则,引导教师从心灵入手,融合学生的心灵,达到课堂氛围融洽的效果,重在保持一份心与心的相融,师生与文本间的相融,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努力追求有效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文字简练,含义丰富,致使后人对其理解产生了许多歧义,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朱熹与王阳明之间的对立。朱熹的解释立足于一种主、客对立的知识性的思维方式,易于为人所接受。而与朱熹思路完全相异的王阳明心学,则给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阳明心学立足于心物不二、内外合一的哲学观,把周敦颐的"太极"直接解释为"心极",认为《太极图》所描述的宇宙衍生的方式,就是指万物在人的心灵中的显现。无极而太极,太极又复归于无极,是一个创造与消化的生生不息的永远循环的过程。心学的解释超越主、客对立的哲学思想,对全面理解《太极图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庄子认为,"心"是祸福的根源;人心的淳朴是天下太平的保证;心的虚静是成功的关键.心的最高境界是"心如死灰",即物我两忘、心物合一的境界,这其实也是"道"的境界.在此境界中,世俗的功名利禄的追求、仁义礼智的观念等已被清除出心,心恢复了本来的自然、淳朴、清静.生活在世俗社会受世俗观念束缚的人需要修心,修心的目标就是"心如死灰",修心的途径是"心斋"、"坐忘",印屏除世俗的欲望、观念、价值,规范对心灵的束缚,使心灵恢复纯净质朴而又自由超脱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论庄子的"心"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庄子对人"心"的思考,总是与现实、身及身外、人的生命乃至精神的成长等因素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的.庄子的"心"之思具有较强的逻辑递推层次性、丰富性."成心"即人的知觉直感不直接或不必然是负面的,只有当其被作为判断事物是非的唯一尺度时,它才有可能等同于成见、偏见."蓬之心"是人们由于将自我封闭起来而形成的狭隘、"蔽于一曲"的心灵状态."以心复心"首先是去弊、疏塞,去除"蓬之心";其次则是要把平时分裂和外放的精神收聚起来,追求一种理想的"心"境,即"游心乎德之和" .这实际上是提醒人们应淡化对"外物"的忘我追逐而注重内"心"世界的充实与涵养.  相似文献   

11.
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古代审美教育强调通过对人心灵的美化和净化,实现特定人格的塑造和健康心灵的达成.以心灵净化和美化的美育实践以模仿为起点,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在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相融中得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坚持“人文为魂”与“能力为本”,使人文属性和学生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首先要确立课堂改革、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都以“人文”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课堂改革而言,课程的整合要以“人文”为中心,选择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内容;以人文方法论为基础,整合多元教育教学手段和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而立足多元或多样的方法,就是坚持了“人文为魂”。坚持“人文为魂”必然强调“能力本位”。  相似文献   

13.
“四项创新”促成“四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大学生“四成”教育的内涵和作为新的教育模式的重要性。贯彻“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四为”原则,实施“德育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和实践创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校园体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就如何把校园体育作为大学生德育实践载体、把德育渗透进去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所拥有真正特色的学校,就是一所个性化的学校。十年来,江阴市环南路小学以日记教育课题研究为抓手,走个性化办学的特色建设之路。日记教育以关注和促进儿童心灵成长为核心,以儿童化的日记和相关的教育活动为平台,以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和研究促进儿童心灵成长的小学日记教育的理念和新的操作方式,引导学生扎实认真写日记,把写日记作为一种习惯持之以恒地培养。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张楚廷先生主要以教育为论域阐释着他的哲学.先生对于人本理念、生命情怀、审美精神、哲学情结和民族深情的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关切,凝结成其教育哲学的灵魂和主旨.先生的哲学堪称"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哲学".  相似文献   

18.
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改革的灵魂,对教育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主导,到90年代微观教育领域中对人作为主体的发现,进而到21世纪初确立关怀生命的教育价值取向和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反映了教育改革不断地朝着发现人、解放人的目标前进。以党的十七大确立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将会进一步巩固人在教育中的本体地位,最终使教育真正成为解放人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基本认识,进而在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深层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应对措施,即把"关注灵魂塑造"始终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首要任务;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榜样人物的独特品格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引导;围绕八个"紧密结合"的内在规律,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20.
印度著名思想家克里希那穆提对教师的认识立足于人的心灵世界的改造和完善.他认为教师是建造新社会秩序的奠基者,强调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并具备正确教育者的素养:了解自我、真正爱学生、拒绝成为权威、以教育为天职、心灵完整自由等.梳理和解读他独特的教师观旨在为教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