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技校架起致富桥西火镇农技校成立以来,本着“提高农民素质,服务农民生活,服务农业生产,振兴西火经济”的宗旨,不断加强农技校基本建设,强化农技校内部管理,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本镇急需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广大群众架起了一座致...  相似文献   

2.
“活财神”     
「活财神」文克敏黄国才刘斌邢甲荣清河镇是稷山县东南隅的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镇,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为了促进全镇经济腾飞,历届镇领导都把加快发展镇办农技校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经过14年的艰苦努力,镇办农技校现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摇篮。目前...  相似文献   

3.
<正> 1.镇办农技校。镇农技校是全镇农民教育中心,它的任务是;管理各职能部门技术培训;完成八大站技术培训任务;承担各分校的技术指导,统一安排技术教育;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基础知识,基本路线教育;在技术上扶植专业户、科技户;提供科技信息、开展技术服务等。在办学形式上采取一校多班,长班短办、短班常  相似文献   

4.
枣林镇农技校山西省代县枣林镇农技校创办于1989年4月,校址附设在镇办初中——枣林中学,现有教室3间计72平方米,办公室2间,校办林场8亩,教学科研试验基地8个,面积158亩,图书2320册,仪器一套,课桌凳40套,教学联系点32个。镇办农技校成立了...  相似文献   

5.
<正> 宾县宁远镇具有发展商品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全镇有知识青年6,656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青年劳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党委根据这一情况,决定镇办农技校、村办分校、屯办技术班,做到三级抓知青技术教育,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科技植棉第一镇地处黑龙港流域的威县七级镇,是一个以植棉为主导产业的乡镇。他们坚持以镇农技校为阵地,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扎扎实实地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坚持“三优”原则,依靠科技植棉,使棉花生产连年跃上新台阶,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誉为“河北棉花第一镇”...  相似文献   

7.
地处墨子故里山东滕州市东部较为穷困的羊庄镇,全镇人民在尝到教育使他们致富的甜头后,为加快普九步伐,争相改建、迁建中小学教学楼,仅1994年一年,这个拥有3处中学、20处完小的大镇,一下子平地盖起了16座高标准教学楼,到今年秋季,全镇中学,完小全部使用教学楼。用该镇教委办主任任世民的话说:“我们镇的教学楼建‘疯’了”。  相似文献   

8.
位于江西省龙南县“北大门”的东坑镇中心小学是该镇唯一的一所完小,全镇9个村的高年级学生全部集中在这里就读。东坑镇最明显的自然地理特点是丘陵山地多,全镇6813亩耕地中,旱地占去4000多亩,因此发展经济的优势在山丘。镇党政班子在充分调查研究、反复比较论证的基础上,作出把种植反季节高山辣椒作为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的决定,并筛选出科技含量高的“湘研6号”、“湘研10号”品种作为主导产品重点突破。镇中心小学审时度势,积极跟进,依托校园背后那10亩山地,决心既把它办成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9.
农民致富的参谋部绛县城关镇农技校绛县城关镇农技校成立于1988年,当时是因陋就简利用学校旧址而办。1993年,镇党委又投资1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教室9间,为我们农技校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现我校自专职编制4人,兼职教师6人。我们紧紧围绕全镇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0.
统一思想办农校立足服务搞培训“科教兴国”、“科教兴农”已成为我国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曲沃县曲村镇农技校正是在这种大趋势下应运而生,并且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镇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长足的发展。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农技校的兴办提...  相似文献   

11.
如何激发农村低文化群体学文化、学技术的积极性?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利用乡(镇)、村农民技术协会,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泽州县“科教兴农”领导机构积极引导各乡(镇)成立不同产业的农民技术协会。每一个专业技术协会就是乡(镇)成教中心(农技校)的一个实用技术培训长班,每个协会会员又是各村农技校的兼职教师或技术骨干。目前这个县已办起各类专业技术协会2467个,拥有会员近10万名。实践证明,泽州县根据不同产业组织农民技术协会,利用技术协会开展文化学习和实用技术培训,适应了农村现行管理体制,迎合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要求,调动了农民…  相似文献   

12.
豫西南古镇——新野县沙堰镇是个农业大镇,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纵贯南北的襄(樊)南(阳)公路和几乎与之并行的老自河把全镇分为东西两个自然区域。路东为老粘土,适宜棉花种植;路西为沙质土,适宜花生种植;公路两边为黄土,适合林果栽培,又便于外运。根据这一地域特点,该镇迅速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确定了“东部种棉花,西部种花生,公路沿线种林果,四荒滩涂搞养殖”的农业生产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临猗县牛杜镇农民技术学校于1979年创办。六年来,农技校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壮大,为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主要是坚持了四个“三结合”。一、在领导体制上的校、场、站三结合  相似文献   

14.
沁源县城关镇位于沁源区域南部,经济发展以农、林、牧为主,兼有加工、运输、焦化、建筑、商业饮食、装饰等多业。为了促进各行业的发展,1982年镇里建起了农技校。多年来,镇农技校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全镇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取...  相似文献   

15.
我们夏店镇地处古韩腹地,地平水浅,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工农业大镇。全镇共辖57个行政村7003户,总人口25600人,其中青壮年13495人,总面积161.3平方公理,耕地面积85510亩。近年来,我镇农技校坚持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教兴乡”战略,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推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科技的普及应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全镇的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科技意识普遍提高。2006年全镇参加各类培训人数达4050人,全镇优良农作物品种覆盖率达96%,学科技、用科技的大氛围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6.
“开路人”     
“开路人”张永强沁源县的农技校建设及鱼儿泉乡的立足乡情办农校的做法受到省、市表彰之后,全县各乡镇农技校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竞相展现着各自的英姿风貌。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韩洪乡农技校在条件差、底子空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开创了一条艰苦奋斗办农校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山东平度的教育经验在上世纪 80年代末即闻名海内外 ,至今仍是山东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但是 ,在平度也有许多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已经衰落 ,有些农技校的校长“转业”做“片长”去了 ,但该市寥兰镇的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却一枝独秀、办得红红火火 ,成为山东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典范 ,也是全国实施燎原计划的重点乡镇之一。寥兰镇是个农业乡镇 ,距平度市 1 8公里 ,人口只有 4 .5万 ,没有大的工业企业 ,主要支柱产业是作物制种、蔬菜和桑蚕 ,当地农民纯收入已达 4 80 0元。其发展成就的获得有多方面的原因 ,而本镇的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山西运城县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介绍过的“一个受欢迎的农业技术夜校”。这个技术夜校已经办了十年,越办经验越丰富,也越受群众欢迎。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办得好,是因为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韩店镇位于山西省长治县中部,是长治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总面积43.7平方公里,下辖19个行政村,镇办企业9个,3.2万人口,全镇以种植业、运输业、服务业、酿造业、煤炭开采业为主,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1999年年初,韩店镇党委、政府研究讨论了发展高效综合农业的工作思路,做出了副食品基地建设方案。拟定了在全镇发展高效综合农业,形成"种、养、加"一条龙产业新格局。具体目标是:发展高效农业种植550 户,特种养殖350户,产品初加工100 户。而实施这一工程恰…  相似文献   

20.
一所“家庭农技校”张耀军山西芮城县有个朱吕村,朱吕村有个农技校。朱吕村农技校就建在村北头年逾六旬的张昌立家里,又名“张昌立家庭农技校”。张老师为办农技校,拿出了7000元盖教室、制桌凳、编教材、添教具,一月三次义务为农民上课。有人说他花了钱,误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