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论述设置辅导员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设置辅导员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构想。文章认为,实施辅导员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可破解辅导员专业化不强的难题,而且能从源头上解决辅导员专业化的实现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3.
邓光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3-17
指出从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政策本身还存在诸多缺陷,如政策目标不准确、政策措施不配套、政策资源不足等.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教育硕士制度的持续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对象具有数学专业知识结构良好、文化知识接受能力较强和数学教学实践经验不足的特点.其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性、临床性和创造性数学教师素养形成;其课程设置原则,有转化原则和结合原则;其课程设置,从构想到安排,应体现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一 1996年4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一个有关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决议被通过,一个新的专业硕士学位产生出来,那就是经会议审议批准,在我国设置并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从9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这是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决定,是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增长点,是基础教育迈向新世纪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涉外公共事务管理人才缺乏重视,相关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我国应单独设置国际政务硕士专业学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涉外公共管理人才。在对我国当前相关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设置国际政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论述设置辅导员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设置辅导员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构想。文章认为,实施辅导员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可破解辅导员专业化不强的难题,而且能从源头上解决辅导员专业化的实现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8.
突出专业学位特色优化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首批教育硕士生进入学位申请和论文答辩阶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第一个周期即将结束。笔者结合试点工作 ,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及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秦和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1):59-62
工科研究生教育中设置硕士专业学位的思考秦和平江泽民同志在交通大学100周年校庆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不仅是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期... 相似文献
10.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及其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珍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4):46-48
教育硕士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因其培养对象的特殊背景,以及所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存在着自身的特点。课程是依据培养目标而有计划、有组织地构建的教学内容,要合理地设置教育硕士课程,首先应明确其特点。 相似文献
11.
夏书章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68-68
设置公共行政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议夏书章较近一个时期以来,在有关的领域和人员中,对于工商管理硕士(MBA,即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学位大为关注,议论纷纷,成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热门话题之一。这种已被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2.
13.
14.
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教育》2006,(Z2)
以专家型教育管理者这一培养目标,来考察当前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其存在三点不足:课程结构失衡、课程安排不科学和课程范式不合理。为此,应调整课程结构、合理安排课程、转换课程范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自1996年开始设置试办以来,历经了15个年头,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这种教育在我国毕竟是新生事物,难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在对我国与美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分析基础上,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学制、课程设置、教学及学位授予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现实“缺位”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在简要分析学位标准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构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必须坚持实践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等三大基本原则,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初步构建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课程学习考核、学术水平考核和职业道德考核相结合的三维宏观指标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