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善”是西方伦理思想中最基本的概念。探讨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等不同时期的西方至善的思想,可以看出西方“善”观念的两个特点:(1)它是个人主义的,或至少是以个人幸福和利益为根据的;(2)它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要通过间接的甚至往往是不善的和不幸福的手段来达到,手段和目的是分裂的。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善”,什么是“幸福”,他提出“幸福是至善”、“幸福就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等思想命题,指出获得幸福的途径就在于亲身实践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至善”观作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在古希腊伦理思想中被划为两个不同的派别分开讨论。能动主义经历了从“至善即理念”到“至善即幸福”的演变历程;快乐主义经历了从“至善是肉体的快乐”到“至善是精神的快乐”的演变历程。前者的历程比后者的历程要长一些,要复杂一些。但就其总体来看,“至善”观的发展和进步是主流,不仅对古希腊的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我国现阶段的德治有有益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论述了对幸福的观点。从理性的角度认为,在善的体系中,那个最好的、终极的、自足的、最完满的、以自身为目的、最高的善就是幸福。追求幸福的生活体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性,这就是人能够通过主动选择理性生活来过一种道德生活。他认为思辨的人生是最幸福的人生。从感性的角度认为,幸福的生活必然是快乐,这样他把人的心理体验、情感体现拉入到幸福中来,力图克服把幸福空洞化,体现了其理论的调和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5.
从古至今,幸福问题一直是人们所无法回避的问题。许多哲学家都对幸福问题进行追问和研究,其中,亚里士多德是最有影响力的论述者之一,他关于"幸福"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著作中。通过梳理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阐述,认为他对幸福做出了幸福是至善、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沉思是最大的幸福三种定义。  相似文献   

6.
关涉人生的教育,必然要关注并增进人的幸福。古希腊教育理论从人的完善与德性出发,内在地把教育与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近代以来的教育以自由的概念置换善的概念,而消解了教育与幸福的内在关联性。重构教育与幸福之内在关联性的可能性在于,一方面看到善与幸福的不可分离性,另一方面则要努力实现教育的伦理关怀,使教育获得道德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著作中,幸福问题是其道德理论的核心,它与善、德性、中道等问题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他指出幸福是一种最高的善,一种合于美好德性的实现活动,同时也指出了中道原则在幸福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其中很多观点在今天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善”,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与善、幸福与德性、幸福与快乐、幸福与现实活动、幸福与思辩活动的各种关系,指出幸福是一种善,一种现实活动,且是一种合于美好德性的现实活动;它是一种最高的善,它是一种最高的快乐,它是终极的、自足的,也是有条件的;而人的思辩活动是只有神才配享有的最高幸福,思辩的人、思辩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人、最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告诉我们,沉思的生活最有可能走向幸福.本文从与幸福相关的德性、善两方面进行论证,从而说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学会独立的沉思--理性的生活,是获得幸福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主张快乐与德性相结合,欲望意志受德性支配。他提出“幸福是至善”、“幸福就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等思想命题,指出获得幸福的途径就在于亲身实践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其思想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今天也将给予人们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温婷 《中国德育》2008,(2):17-19
幸福是个体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所获得的一种体验。人获得幸福体验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幸福教育可视为在知识上科学“求真”、在品德上积极“扬善”,两者完美统一,最终达到“唯美”境界的教育。只有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幸福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古希腊哲学史上,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分别以"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为基础建立了各自的伦理学体系。在这两个理论基石相距甚远的理论体系中,对幸福的地位、条件、幸福与德性的关系的论述是相似的,而亚里士多德更强调了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关系,要通过教育、立法等途径来培养人们的德性,进而获得幸福。对这两种幸福观的比较,有益于我们更好地思考幸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对于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幸福与痛苦是相反相成的,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和体验痛苦,对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既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自我牺牲精神,又要批判传统思想中对个人幸福的忽视。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民幸福指数作为新兴的一种测评指标体系,有别于传统评价指标,它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作为测评对象,力求使之量化为具体的评估指标。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倡导"经济、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幸福指数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测评指标体系甚至有取代GDP的趋势。通过对幸福内涵的解析,以对国民幸福指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为基础,探讨了幸福指数测评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幸福指数的量化、幸福指数与GDP的关系、幸福指数设定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国民幸福感的根本途径——广泛开展"幸福学"尤其是"幸福经济学"的研究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幸福现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和行动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阐述"幸福"的内涵入手,揭示幸福的定义,说明正确的幸福观是人们幸福的重要源泉,而正确的幸福观的形成需要教育.  相似文献   

16.
王卫平 《中国德育》2007,2(9):26-29
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一种积极情绪体验,是从整体上对生活感到满意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种种原因,幸福感的日益弱化已成为严峻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到个体对自身和社会的积极认同。幸福感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文关怀的缺失。为此,有必要建立人文语境下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17.
教育增进受教育者的幸福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种是教育功能的自然延伸;另一种是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安排来实现。有目的地增进学生幸福,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前提,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是关键,形成良好的幸福品质是目标。  相似文献   

18.
林丹 《教育发展研究》2007,29(12):46-50
"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内部根源.事实上,教师职业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职业幸福感来源于他所经历的职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还需要一个基本前提--教学欲望.教学欲望与教师自身教育经历、教师专业化以及教师的个性密切相关.然而,"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目前还只能是一种追求和理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达成只能是一种有限行为.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分层次的,而对幸福的追求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生理的幸福是最低层的幸福,依次经历稳定的幸福、社会身份的幸福,最后是最高层次的幸福真善美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的"德福矛盾"要在制度的不完善、道德观念的转轨、公民意识的缺失以及媒体的负面引导等方面找原因。在理论上可以论证德福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在实践上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开展荣辱观教育、提升公民意识、发挥媒体舆论的正面作用等方面解决德福之间的矛盾,实现德福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