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60年前,值明朝灭亡300周年,郭沫若先生为总结历史教训,写下《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长篇史论,揭示了明末政治的腐败,也描述了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旧制建起新朝后又很快失败的史实。在同一个甲申年,明王朝和推翻它的起义军都落入历史的悲剧中,其中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3.
4.
世传李清照有一篇佚文<祭湖州文>仅存的"残句":"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此当为李清照为亡夫赵明诚撰写的挽联,而并非祭文残篇.  相似文献   

5.
《灌顶历名》在于取法颜真卿《祭侄稿》中章法上处理字与字之间关系的方法、作品的空间构成与行书创作中多体共存的特点。以及墨法上浓淡对比强烈、随手涂抹及由此体现出的作者书写时的心情变化。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2010,(6):86-86
张紫葛(1919年-2006年10月1日),饱受争议的传奇式人物和传记文学作家. 湖北松滋人.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39年初到重庆,入<大公报>工作,曾任宋美龄机要秘书.其后任教于重庆国立教育学院、新疆大学、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院校,兼任<大公报>记者及专栏作家,一度主持当时新疆联合省政府主办的<新疆日报>.  相似文献   

7.
扬州图书馆藏清抄本《同光年间扬州名人文稿》辑纂人未署姓名,据书中三则批语,可知为甘泉胡文渊抄存。该书收录求声社20位学人,于戊寅正月至己卯正月逐月会文所作。总计存录20家文42篇,诗54首,以及拟题二百余条。因诸家著述罕有传本,《文稿》所录为硕果仅存。诸家所作及拟题,以“通经考古”为重心,表明扬州学派学术传统在同光之际的延续。拟题多而成文少,折射出治学环境恶化对学术的冲击,从中可见扬州学派在晚清已呈颓势。  相似文献   

8.
(三)关于《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讲演。随后,毛泽东作了修改,1月20日在《新中华报》上节录发表,题为《毛泽东同志讲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2月15日,文章全文在《中国文化》创刊号上发表,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2月20日,《解放》第98、99期合刊登载了全文,毛泽东将文章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相似文献   

9.
柴焰 《新闻爱好者》2005,(11):22-22
讣闻报道是一个重要的新闻品种。在西方,讣闻是几乎所有报纸的家常菜。除了时政新闻之外,讣闻报道深受西方报纸读的喜爱。例如英国的《每日电讯报》讣闻版(Obituaries)刊登的讣闻报道每年都会结集出版,非常畅销。中国自古对讣闻就很重视,其体形式主要是哀辞、祭、碑志等。例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欧阳修的《祭石曼卿》以及袁枚的《祭妹》都是传世佳作。20世纪初的中国报章(例如《申报》和《大公报》)也常有讣闻登载。  相似文献   

10.
黄禹康 《档案天地》2011,(11):26-29
丹桂飘香的金秋时季.我乘赴京开会的时机.来到风光秀丽的北京西山脚下的中央档案馆.查看到被列入延安整风文献的《甲申三百年祭》的有关档案史料。由此引发了我对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是如何诞生的?又是怎样被列入延安整风文献这一引人人胜的史事的追踪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2):F0003-F0003
一、来稿请以Word文档打印纸本,同时提供电子文档。 二、随文提供内容摘要(200字)、关键词(2—4个)和英译标题,并附作者简介(50字)和联络信息。  相似文献   

12.
《南京图书馆藏朱希祖文稿》,凤凰出版社出版,全七册,定价980元。本书以影印的方式出版,再现朱希祖的大量珍贵手稿,是当代学人的幸事,对于推动本地学术名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自问世以来就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然而诗无达诂,有关《江雪》的争议古已有之。两宋以来,论及《江雪》往往是褒贬参半,莫衷一是,直至清人沈德潜。宋人范希文对《江雪》给予了近乎夸张的评价:“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江雪》一首之外,极少佳者。”明代胡应麟则不以为然,《诗薮》称其“太闹”,不如李白《关山月》,也不及王维《辋川》诸篇目。  相似文献   

14.
《解放军画报》刊发的专题稿件,由图片与文稿两部分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图片是文稿的图解,文稿是图片的注释,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精彩的图片没有好文稿,或者有好文稿而没有精彩的图片,这样的专题都算不上好专题。实际操作过程中,重图轻文或重文轻图,均有失偏颇,也都是不可取的。因此,画报专题要求做到图文并茂。这也是画报人的一贯追求。  相似文献   

15.
房龙的作品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他的《艺术》更是平益近人,没有其它有关艺术作品的高深。读房龙的《艺术》,让我们知晓艺术本是生活之中的真实,我们之所以敬畏艺术,是因为我们的心灵蒙上了名利的灰尘。  相似文献   

16.
《诗经》这一中国文化的元典,积淀了丰厚的上古文化内涵,具有不朽的诗史意义。阅读《诗经》也就成为今人深入了解华夏古老文明的一条必经之路。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知诗意而入诗境,这是我的读《诗》三昧。得此,读《诗》评《诗》能切中肯綮。  相似文献   

17.
读《江雪》     
吴新 《河北广播》2004,(5):87-87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很多朋友对唐代柳宗元这首《江雪》,可能都耳熟能详,这确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8.
止庵 《编辑之友》2008,(2):62-63
我不止一次讲过,自己的人生观得之于《庄子》与《论语》。我最早接触《论语》,还是一九七三年“批林批孔”时,报上连载“《(论语)批注》”,每天登段原文,再加一番批判。我对批判不大感兴趣,倒觉得“子日”的内容挺有意思。以后向朋友借来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读了《论语》的全文。“文革”结束后,报上登出拨乱反正的文章,有一篇题目忘记了,引用很多孔子的话,令我颇有豁然开朗之感。我之懂得孔子,乃自此始。  相似文献   

19.
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旦 《云南档案》2005,(4):37-39
森林:没有人知道我,我站在世界的一方。我的容量大如海,随微风起舞,张开绿色肥大的叶子,我的牙齿。没有人看见我笑,我笑而无声,我又自己倒下来,长久的腐烂,仍旧是滋养了自己的内心。从山坡到河谷,从河谷到群山,仙子早已死去,人也不再来,那幽深的小径埋在榛莽下,我出自原始,重把  相似文献   

20.
<正>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我乘赴京开会的机会,来到风光秀丽的北京西山脚下的中央档案馆,查看到被列入延安整风文献的《甲申三百年祭》的有关档案史料。由此引发了我对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是如何诞生的?又是怎样被列入延安整风文献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