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力量训练在山地自行车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山地车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突出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的训练,在速度力量训练中宜采用大负荷与小负荷的交替练习,重复次数一般为2--6次,组数为2--3组;发展力量耐力时宜采用最大负荷的40--60%,完成练习的速度与比赛时的踏蹬频率相近,重复次数为150次左右;在专项力量训练时,大腿后群肌的训练占60%左右,腹背肌占30%左右,其它力量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2.
1对专项力量概念的再认识对于专项力量的解释,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有助于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力量就是专项力量";"专项力量指参与完成运动的肌群力量"。这类观点只注意了专项力量的一般特性,忽视了专项力量最关键的特性——项目特性。我们认为,专项力量是指那些在时间一空间特征上严格符合专项比赛要求的力量。专项力量练习在接近、符合或超过专项比赛动作要求时,才会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或者说,  相似文献   

3.
场地自行车男子短距离项目包括争先赛、凯林赛和团体竞速赛。凡是符合专项比赛要求的力量就是专项力量,场地短距离项目的专项力量是运动员在最佳传动比的前提下,达到并保持最大骑行频率的踏蹬力。场地男子短距离项目的专项力量训练应采用小负荷快速发力的训练形式,训练手段应在动作结构、肌肉用力顺序和供能方式等方面与专项运动特征相近。目前,在一般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的关系、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速度滑冰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对专项力量的提高与比赛成绩的优劣具有决定性影响,教练员对速度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特征的认识的正确性对运动员的训练控制、比赛成绩具有决定性作用。认为速度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具有专项力量训练的周期性,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符合专项技术的发展,依据专项力量训练的专一性特点进行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肌肉力量的训练,要达到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专项肌肉群力量的目的,必须遵循专项力量训练的原则来进行速度滑冰专项肌肉群力量的训练;专项力量训练负荷符合项目供能与技术的需要,结合专项技术特点的力量训练才是在训练中最为重要的;专项力量训练对预防运动性损伤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争光 《体育世界》2014,(9):122-123
柔道的专项力量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在比赛或者对抗中更加具有优势,本文就对目前柔道专项力量训练的现状进行探讨,然后根据所凸显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实施有效的改进方法,文章通过对我国柔道专项力量训练的现状分析,设计出专项训练的有效方法,从而帮助运动员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6.
王英 《新体育》2024,(2):16-18
正手击球技术是网球击球技术的基本击球方法之一,据统计运动员正手击球技术在比赛中所占比重超过70%,因其具有速度快、控制力强、力量大等特点,成为多数运动员用以得分取胜的主要手段,而力量和身体平衡性是正手击球技术当中两大基础素质。本次研究共选取某高校体育学院网球专项班20名男子,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网球正手击球深度、力度及精准度经过核心力量训练6周后与训练前相比有较为显着的提高,对照组接受传统力量训练6周后网球正手击球深度、力度及精准度改善情况低于实验组,表明核心力量训练比传统力量训练更能促进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田径速度力量项群运动负荷控制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多年训练过程中一般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所占比重,随着训练年限和竞技能力增长而趋于递减,但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所占比重则趋于递增。年度训练过程中的准备期训练重点集中在发展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专项技术训练等方面,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几乎平行发展并呈现出渐进性递增特征,其中负荷强度一般控制在80%-90%最高成绩水平上。比赛期的负荷量约下降20%,但负荷强度上升10%。而过渡期则表现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同时下降的特征。小周期训练过程中的赛前小周期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有所降低但负荷强度却有所增加的特征,而且负荷强度在赛前2周左右达到最高水平,其中大强度训练的持续时间约为10.5天-21天,其比例约占赛前训练总负荷的10%-30%左右,最后一次大强度训练高峰出现的时间一般距离比赛日之前5天-12天。  相似文献   

8.
爆发力、速度力量耐力是短道速滑运动员最重要的专项力量素质,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和比赛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短道速滑专项力量训练常用手段,并针对性地提出不同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与负荷控制。认为我国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中,应结合比赛速度和比赛节奏制定力量训练计划,提高神经肌肉的适应能力,让大脑与肌肉更加协调地配合工作,力量训练不仅注意负荷的大小而且要注意用力的方式,应加强速度耐力训练中的力量和步频的连续稳定性训练。  相似文献   

9.
专项力量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阐述运动训练学对力量的界定、划分的基础上,探析专项力量概念的界定。明确不同项目对力量的不同要求。认为:专项力量指在运动员比赛动作技术和战术所要求的时空条件下,人体参与运动的肌肉或肌群收缩克服阻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身体素质是各运动项目的基础;而力量素质为身体素质之首。力量素质在竞技举重中更为重要,因为决定比赛成绩的力量比重在各运动项目中竞技举重为最大。举重运动的力量训练,尤其专项力量的训练水平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运动成绩的高低。故此,本文在总结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举重力量训练中涉及的一些理论和实践进行阐述和探讨。 一、举重力量训练的特  相似文献   

11.
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学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深入认识现代竞技比赛特点与短跑专项力量内部结构与训练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对短跑力量训练过程的“力量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学说”方法学探索,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为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为切实提高力量训练转化率创造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廖生波 《精武》2012,(9):22-23
篮球运动的专项力量素质是决定篮球比赛中输赢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篮球运动场的比赛激烈,身体对抗更加猛烈。各种战术、技能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篮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是身体在对抗中完成高质量的动作与技能的重要保证。本文基于篮球运动中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专项力量的重要作用等的讨论,具体面对篮球场中的激烈比赛,该如何增强篮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的训练,提高其身体素质,为篮球专项力量素质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指导,为赢得比赛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力量训练是投掷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关键。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要点包括:明确投掷运动的发力顺序,弄清参与发力的主要肌群;处理好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的关系;重视速度力量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把一般力量转化为专项力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有效提高游泳运动员力量耐力的训练手段.方法:使用理化测试方法,将常规力量训练、游泳下肢打腿训练器训练与比赛强度进行比较,找出近似比赛强度的力量耐力训练方法.结果:游泳下肢打腿训练器训练可提高游泳运动员下肢训练强度和力量耐力水平,强化运动员专项体能,使专项强度负荷训练可以接近或达到比赛要求.结论:游泳下肢打腿训练器训练更接近游泳运动员专项训练,在实际训练中可提高运动员下肢力量耐力.  相似文献   

15.
在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一般力量是专项力量的基础,一般力量强了,专项力量才会提高。应先练一般力量素质,然后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转化到专项力量中去,要打好力量素质基础。作为一般力量的主要训练手段,杠铃负重练习在训练课中占有相当比例。实际上在很多训练中,一般力量并没有起到基础作用,它也不可能转化成专项力量能力。作为一般力量主要手段。杠铃负重练习和专项之间的需求有着根本的不同.有着质的差异,他们之间不能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项目特征,认为女子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不能满足比赛的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通过科训强化训练,结果显示持枪稳定性、比赛成绩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谈速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中存在的指导思想、训练方法和安排上的一些问题,正确认识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分析了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尤其是专项训练,并对力量训练的方法、力量训练的合理安排和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观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上海市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在10运会前一年的比赛、训练情况进行连续追踪,应用SRM训练系统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情况进行分析,对SRM训练系统在自行车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使用SRM训练系统可以监测自行车运动员比赛或训练中的实时情况,通过功率、速度以及频率等指标,可以反映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变化情况。(2)自行车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取决于专项力量的大小,而不是绝对力量的高低。(3)自行车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是在自行车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频率的踏蹬力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我国赛艇项目力量训练的内容、方法以及专项技术特点的分析比较,探讨我国赛艇项目力量训练中现存的问题。力求揭示专项力量与专项技术和专项能力的关系,进一步指出在赛艇项目的力量训练中应减少一般力量训练的比例.加大专项力量训练的比例。旨在探索赛艇训练科学化的途径,为我国赛艇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我国优秀链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与运动成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力量素质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力的大小依次为:专项投掷力量、专项速度力量、专项基础力量;我国运动员力量素质结构与链球项目对力量素质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训练中存在着重基础力量素质的发展、轻速度训练的问题。建议调整链球力量训练结构,加强速度力量,提高速度力量的比重,加强速度力量训练手段和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