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八法阚雄全(四川成都双流县中和镇小学)一、段意合成法。就是把各段的段意连起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饲养员赵大叔》全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讲赵大叔对牲口说话,第二段讲赵大叔给牲口起名字,第三段讲赵大叔精心饲养“金皇后”,第四段讲赵大...  相似文献   

2.
我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注意指导学生口述课文,以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简要地口述课文内容。这种形式大多在议论文教学中运用,在讲析完一段以后,要求学生说说这一段的观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材料来说明观点。课文逐段讲析结束以后,又要求学生从中心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上来简要口述全文内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掌握课文要领,又能提高学生概括的说理能力。我教《学习》、《什么是知识》、《坚持和发扬毛主席倡导的学风》等课文,均采用了这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设计说明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全文可分三部分.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其中,老师说的一段话又是理解全文的重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读懂每一句话,理解句与句的联系,从而弄懂段意,领会道理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相似文献   

4.
〔《登山》主要讲了列宁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 ,走危险的小路上山看日出 ,回来时仍坚持走险路的事。文章条理清晰 ,中心明确。基于课文的特点 ,两例均按照中心突破、层层剖析以辐射全文的思路进行教学 ,但教法上各有特色。教法一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 ,理解中心句 ,以辐射全文 ;教法二抓住重点词 ,理解中心句 ,以辐射全文。〕教法一引导读悟相机点拨□江苏蒋文汇一、找出课文的中心段落。1 阅读课文 ,找一找 ,哪一小节集中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2 学生阅读并找出最后一段。3 (投影片打出最后一段)学生齐读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  相似文献   

5.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秦锡纯《不懂就要问》这篇讲读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故事,是一篇教育学生刻苦学习的好教材。全文由9个自然段组成。第一段,介绍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先生只教背诵,从来不讲。第二至七段,叙述孙中山向先生...  相似文献   

6.
《惊弓之鸟》是一则含义深刻的成语故事,其叙述顺序是:先讲结果——射箭能手更羸,拉一下弓就能把一只大雁射下来;再讲原因——那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本课的最后一段是讲更羸怎么知道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怎么知道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它射下来,这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时,采用变序教学法,直插重点段,能较好地突破难点。一、揭题质疑激趣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既要精讲,又要多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这一步究竟应该怎样走呢?大家还在摸索中。即以“多练”来说,学生课外语文自修的时间不多,可不可以在课堂内练呢?十年制高中第一册课本中选有苏洵的《六国论》(十二年制高中第四册也选有此篇),我会于高一两个班各以三课时作了尝试,对于可不可以在课堂里练和怎样练这个问题,开始略有所悟。这篇课文,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如此安排的:第一课时,教师范读全文;学生默读、默讲,当堂预习全文。简略解题之后,我即范读全文,要求学生识字、断句,粗知文章大意。然后令学生对照注释,默读、默讲全文,尽力弄懂课文,并提问难懂的词句。第二课时,教师讲解。针对学生预习效果,教师有详有略地解说全文,扼要指出全文各段的论述关系。第三课时,学生翻译、朗读。指定句、段,令全班翻译,几个学生上黑板;当堂订正。然后由一个学生领读,随时纠正字音语调。要求三天以后背诵全文。  相似文献   

8.
导读导思边读边思──《诚实的孩子》学法指导设计刘武德(吉安地区教研室)一、教材分析《诚实的孩子》是新教材小语第三册首篇写人的“课文”,讲的是列宁小时候做错了事能主动认错的故事。全文共有五段,每段都是围绕列宁来写。一段一个意思,明白清楚,学生易懂。学习...  相似文献   

9.
潘巧珍 《云南教育》2005,(28):25-26
教材简析:《看菊花》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3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全文共四段,第一自然段讲星期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第二自然段讲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人们舍不得离去;第三自然段讲大家喜爱菊花的原因;第四自然段讲听了爸爸的话,  相似文献   

10.
《少年闰土》第四段,讲闰土向“我”讲述四件事。这四件事表现了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特点。段末最后一小节,点明中心。教好这一段,是领会全文内容的关键。为此,我精心设计了如下的导读。一、提示导读,知道写什么提示导读,其方法是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加上明显的导语,引导学生接读下去,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的目的,下面是导读的全过程。师(导读):闰土向我讲述了四件事,第一件事  相似文献   

11.
[教材简析与教法提示]: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介绍了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船夫怎样驾驶小艇和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描写了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课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讲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第二段讲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儿的;第三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第四段讲威尼斯的小艇的作用。全文围绕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这一中心展开,文章条理清楚,写作思路清晰。 教学本文时,先从文章的条理入手,弄清作者的思路,再指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思边议的方法阅读课文,指导学生弄懂作者是如何抓住威尼斯小艇的特点来写具体的,了  相似文献   

12.
中学文言文教学一般注重疏通词句,至多加上对文章结构和作者思想的分析,不少人对古人写文章的方法,往往不去深究,觉得反正也不让学生学写古文。殊不知有些文言文的写作方法,还可借鉴来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譬如,我们讲《六国论》一文的开头段时,没有仅仅着眼于它如何统贯全文内容这  相似文献   

13.
《捞铁牛》(五年制第六册第32课)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故事情节简单,其中第二,三段具体讲打捞的准备工作和过程,涉及浮力知识,学生难于掌握。教学中,我从直观入手,引导学生理清句序,抓重点词理解品味,学文悟道。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析与教法提示】: 《难忘的一课》是篇讲读课文,内容是讲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串通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教学中,要抓住这条主线,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上课时,可以通过检查预习,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然后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个贯穿全文的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一边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一边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做到学文不断  相似文献   

15.
提问得法,引导得当,问和讲配合默契和诣,就能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得心应手的讲解,就能有效地开发儿童的智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设计课堂提问呢? 一、提问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要精炼扼要,言简意明;“当”指的是得当。怎样才算得当呢?即所提的问题,恰是教师要讲的重点、难点。语文五册22课《大雪山》中的第二自然段,是提挈全篇、统领全文的重点段。这段共有五句话,五句之间分别是承接、转折、因果等关系,而第二、三句正是揭示全文中心的重点句。引导学生懂得这两句话的含义和思想感情,对理解全文是关键性的一着。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称象》一课 ,讲的是曹冲小时候善于观察 ,遇事爱动脑筋 ,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的故事。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课文第四段重点讲了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 ,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为什么曹冲小小年纪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 ,这是文章的关键。在教学中 ,我以此为突破口 ,运用迁移规律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引导自学 ,抓住重点1 出示目标 :①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的办法?曹操的态度怎样?②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曹操的态度怎样?2 学生自学。勾、圈、画、悟。3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相似文献   

17.
语篇教学就是从文章的段落或全文着手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着眼于全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教学,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利用语言形式去构建全文的语义,分析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力,引导学生把所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运用到语篇水平上来,从而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元生 《青海教育》2002,(12):27-27
《鲸》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鲸的大小、属类、种类和生活习性;难点是理解鲸的进化过程和它的生活习性。教学步骤是:1.通读全文,感知整体。2.从全文入手。让学生找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3.让学生有顺序地把有关描写“鲸”的主要词语(中心句)说出来。4.板书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指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来默读课文。通过画、思、讲、读,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课后的思考题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抓住课后的思考题讨论分析,将全文从不同的三个问题划分成三段。第一段,写鲸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捞铁牛》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故事情节简单,其中第二、三段具体讲打捞的准备工作和过程,涉及浮力知识,学生难于掌握.教学中,我从直观入手,引导学生理清句序,抓重点词理解品味,学文悟道.一、重直观.心理学告诉我们:直观的演示与操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更佳的学习情绪,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讲读《捞铁牛》之  相似文献   

20.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科利亚的木匣》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故事,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的道理。全文13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意义段。第一段(1—3自然段)讲科利亚在刚学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第二段(4—12自然段)讲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有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家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了木匣。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科利亚从挖木匣这件事中受到启发: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课文中有些地方表现了文章的前后联系,讲出了时间的变化和周围事物的变化,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理解。第二段的开头(第四自然段)是个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分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以免划错归属。第二段出现的“仍然”、“突然”、“果然”三个词,是对科利亚挖木匣过程的记录,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