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字化技术的价格越来越便宜,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日常生活中用途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促进学习者与他们所处环境的互动以及对环境的感知以增强学习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增强学习可以利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以及许多能提高人类意识的技术。本文介绍增强学习的一些可能性并讨论目前正在应用增强学习的一个领域:运用虚拟现实和工具增强正式学习。文章分析了基于虚拟现实和工具的增强学习所需的社交临场成分,并讨论不同的增强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纤维类型、不同树脂类型和不同增强方式的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了三点弯曲实验研究,得到了复合材料层压板的主要弯曲力学性能参数,分析了不同材料体系和增强方式对层压板弯曲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件断口形貌进行了宏观观察,研究了不同增强方式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变形及破坏机理。结果表明:纤维增强压板和织物增强层压板在破坏前均呈现明显的线弹性;纤维增强层压板相比织物增强层压板具有一定的后续承载能力,呈现"假塑性"特征,而织物增强层压板破坏则是明显的脆断,不同增强方式对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和破坏机理有明显的影响。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改进国产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工艺水平提供了实验依据,也可用于其他类型复合材料相关力学性能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道德和道德教育最为贴切的基础,离开生活就没有道德和道德教育。生活道德教育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基本途径是:注重真实性,增强道德教育的感召力;注重针对性,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注重创造性,增强道德教育的生命力;注重实践性,增强道德教育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由特色课程教学看到中国传统音乐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了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影响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文化涵养;增加了义务和责任;增强了民族爱国之情,增强了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了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党的凝聚力建设是党的建设根本目的之一,江泽民精辟地阐述了在党的凝聚力建设中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即党的思想的统一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的重要前提,从严治党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党的作风建设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的重要依靠,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的基础。这些论述和论断是我们党增强凝聚力建设的理论指南,为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增强凝聚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增强自身道德成为可能。生物医学道德增强是运用生物医学技术调节人的道德情感,增强其行为动机,从而提高道德行为。但是道德增强可能带来大量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它违背了人的自由和自由意志,混淆了道德责任;随意改变人的道德性情,可能会瓦解稳定的社会关系;道德增强还会削弱人的正常理性和道德判断力,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它不会给人类带来安宁美好的生活。因而使用生物医学技术进行道德增强从道德上讲是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同增强相含量的钛基复合材料,利用离子抛光方法对比了不同增强相含量的抛光形貌、抛光成形参数和抛光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发现增强相含量越多,离子抛光成形参数越大。为了量化成形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增强相含量和抛光时间为自变量。回归分析,预测了抛光成形参数的表达式。此外,利用粗糙度的测量结果作为评价离子抛光的表面成形质量。研究表明,增强相含量影响了离子轰击材料表面的物理溅射和原子流动;增强相含量越多,表面粗糙度越大。  相似文献   

8.
生物医学道德增强只是道德增强的方式之一,与道德教育等传统的社会-文化道德增强方式共同发挥作用。生物医学道德增强不会限制人的自由和自由意志,不会随意改变性情从而出现人类的同质性,也不会损害道德理性和造成"搭便车"现象的净增长。对生物医学道德增强,应积极应对其风险,持一种谨慎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提升大学生国家凝聚力,需要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自身凝聚力的正能量。提升大学生对我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我国政府权威和执政理念的信任度和使命感,对我国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赖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凝聚力的增强。因此,务必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增强党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的感召力;着力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增强党的影响力;不畏风险、攻坚克难,增强党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采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将抽象的科学概念以可视化方式呈现,打破传统授课方式,使教与学更形象具体,以符合人类认知习惯。通过对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分析,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互动式教学特点,提出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互动教学应用架构。通过基于位置服务的教学实践,验证了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互动式教学效果,促进启发性、协同式和情景式教学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曼努埃尔·加西亚(ManuelGarcia)的“声门冲击”理论把声乐训练中的气息训练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气息力是人在歌唱时的发声动力,气息力的训练是声乐训练的重要环节。气息力来源于呼吸,而歌唱呼吸的训练,归根到底也就是对气息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气息,乃歌唱之命脉,故在声乐教学中是一至关重要环节。通过对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有关气息问题进行梳理探讨,从而为现代声乐教学中气息的运用,气息的控制,气息的位置诸多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歌唱是呼吸的艺术”,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声乐学习取得成效的关键。歌唱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声音虚、吊、挤、卡,旋律流畅性差等等问题,往往十之八九是因为缺乏气息支持,不会运用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昕致。基于此,对于声乐学习者或歌唱爱好者来说,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歌唱是呼吸的艺术”,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声乐学习取得成效的关键。歌唱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声音虚、吊、挤、卡,旋律流畅性差等等问题,往往十之八九是因为缺乏气息支持,不会运用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昕致。基于此,对于声乐学习者或歌唱爱好者来说,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声乐训练要注意生活中的呼吸与歌唱中的呼吸的区别,认识到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根据学生声乐学习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呼吸方法进行有效的声乐训练,同时还要学会辨别常见的呼吸问题,并能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中,从发挥自身声音优势作为出发点,要求演唱者一定要从正确的吐字、流畅的气息和完美的共鸣等方面来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相似文献   

17.
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一切声音都是靠气息支持的,科学的呼吸和发声是演唱的根本。本文针对歌唱的呼吸方法以及对气息保持和运用提出自己的一点认识,希望对声乐爱好者能有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8.
要想成功地演唱声乐作品,必须做到发声和吐咬字的完美结合,也就是用优美的歌喉和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歌曲的内容.由于每个人的声带长短、厚薄、大小不同,所以每个人的音质各有其特色,在歌唱中音质又因声带闭合状态的正确与否而产生不同效果的音量.歌唱中正确的呼吸关系着歌唱的成功与失败,歌唱中的“情“使音乐作品获得生命,所以“情“在演唱中又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歌唱中音质与音量、字、气、情是声乐训练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解决学生高音问题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我们必须把其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来分析、看待。准确的声部鉴定;良好的气息支撑;中声区的训练;过渡音的练习;自信心的培养等都是唱好高音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民族声乐发声技术中,咬字与气息起着重要的作用,咬字中的气息是民族唱法的精髓,咬字时的叹气是民族唱法的助力器。在民族唱法中,只有咬字与气息正确地协调配合,才可能发出圆润悦耳的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