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走进文本,借鉴王荣生教授的"定篇"、孙绍振教授的文本解读方法,对初中课文中的乐府民歌《花木兰》进行了人物形象和文化内涵的分析,从而得出生成性、个性化、开放性的解读,引导学生培养其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
《拍手歌》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课文语言活泼生动,插图可爱有趣。对此,本文对《拍手歌》文本教学与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李兰 《语文学习》2020,(4):83-85
《初中语文现代文选讲》(以下简称《选讲》)是由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主编的一部文本细读著作,由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多位知名学者写就。书中所选的文章,有些是新课文,有些是老课文。对新课文,作者探求多个角度阐释,以期给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更多的抓手;对老课文,挖掘了一些新的阐释角度,探求在新学习情境下的新教学。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如何深入文本,本书提供了多个视角。  相似文献   

4.
分析小学人教版新课标语文第六册课文《检阅》,体会课文在人物刻画上突出细致的描写,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出彩问题,深入文本,解读课文。  相似文献   

5.
《兰亭集序》是一篇整体难度比较大的课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思维障碍和认知问题,这主要源自于该篇课文的文字之难和思想之难。教师在《兰亭集序》的讲解过程中,应该从学情出发深入解读文言文本,引导学生精确把握该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切实把握文本的价值和意义,从根本上来理解和认知文章。  相似文献   

6.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一篇课文,由于其记录的特殊历史背景,对高中生而言,理解有一定难度。课文教学要依托文本,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
杨景芳 《广西教育》2014,(13):50-50
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当教师带领学生跋涉文本之旅,品味令人心动的情节,感悟其中蕴涵的丰沛情感时,学生获得的就不再是对单纯文字的记忆,而是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呢?笔者认为,分层次深入文本阅读的方法既抓住了文本细节,又抓住课文学习的重点,可用以指导学生分析、理解文本。现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课文《第一次抱母亲》的阅读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5的课文"A Trip on ‘The True North’"的教学为例,探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从文本特征、文本结构、文本语言、文本文化等角度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活动的策略,以达到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作为有鲜明象征主义色彩的《老人与海》,以其文本意蕴的隐含、丰富、含蓄、模糊具备经久不衰的魅力。教授这篇课文,教师和学生对文本意蕴认识的不同,决定了文本个性化阅读的多样性。作为小说,理解人物桑迪亚哥形象应是教授此文的重点,通过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引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搭建学生持续深入发掘原著丰厚意蕴的平台,才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是否高质高效的发端。  相似文献   

10.
《草原》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抓住文本,让学生通过文章优美的语言加深与文本的对话,感悟草原的静态美;通过推敲文本的词句加强与文本的对话,感悟草原的动态美;通过感受课文的情境加强与文本的对话,感悟蒙古族人民的心灵美;通过领悟课文的感情深化与文本的对话,感悟蒙汉之间的感情美;通过感受语言的魅力深化与文本的对话,感悟祖...  相似文献   

11.
移情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始终,在原作者、原文、原文读者(译者)、译文、译文读者之间形成了象似性的美感流动。译者推己入文,文我合一,将移情审美投射于译文,激发读者的美感享受。这对翻译中象似性移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译文表达如情感丰沛必可赶超原文。  相似文献   

12.
翻译就是把源文本介绍到目的文本中去,也就是说翻译与文本紧密相关。而文本具有连贯性的固有特性,为满足读者认知的连贯要求,翻译时必须注意在目的文本的不同层面上重建连贯。这样一来,译本读者就可以从根本上像原文读者一样来理解和鉴赏作品。  相似文献   

13.
李白的诗作极其丰富,李白从未自编诗集,唐代也没有一种渊源有自的李白诗集定本流传下来。因而李白诗歌的文本面目常纷繁杂乱。通过比较诸多李白别集版本和选录李诗的各类总集,考辨出李白乐府诗《蜀道难》文本有三十一处异同。文本在流传过程及后世阅读接受中的真实面貌差异较大,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发的原文传递共建平台,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近年来开展基于ZADL(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平台原文传递工作进行了统计,提出定量化原文传递是可行的。结果表明,每个咨询馆员要保持每天10条的原文传递数量是可以实现的,并需要五“心”级服务,即:爱心、专心、热心、细心和放心。  相似文献   

15.
纪实文献有特有的语言风格,根据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对其需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翻译技巧和语言风格。通过列举纪实文本翻译实例,阐释翻译的中心目的是准确传达思想,地道表述信息,让读者如看原文般阅读。  相似文献   

16.
语篇的生成要受到它所产生的情景语境的制约。通过对情景语境中“语场”、“语式”和“语旨”等制约因素的分析,可以准确地理解特定语篇的意义功能和交际目的。汉英翻译教学中引入语篇的情景制约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快捷地理解原文,产生能够再现原文意义和交际功能的译文。动态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图式理论,探讨了该理论对理解与翻译的解释力,认为充分激活读译者大脑中存储的图式,即先验的知识结构,并发挥其认知能力,会使理解与翻译更快、更准确、更全面。同时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注意源语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图式,并在译文中完美地进行再现。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翻译就是译者首先作为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阐释,再将其以目的语文字形式传介给其他目的语读者的过程。现代阐释学中,“理解”是与原作品对等的、积极发问和主动探索的过程,因而文本理解,即文本阐释在翻译中就显得尤为关键。现代阐释学没有给“理解”活动作出界定并不意味着文本阐释的空间是无限开放的,它也具有一定的理性和尺度,超越了这个界限,翻译就会泛滥甚至失去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实用文体从其文本所承载的功能来看,基本可归于纽马克的"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范畴,提供信息和感化受众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目的。其"以读者为中心"、"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特点决定了实用文体的翻译策略应以突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的归化翻译为主,因而在翻译过程中,为保证译文的信息传递效果和读者效应,译者完全可以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注释、调整、删减、甚至可酌情大胆改写。  相似文献   

20.
作为阐释主体的读者,自身的审美倾向常常会取代作者的表达意蕴,作为被阐释者的创作主体只是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而不同时代的阐释者则解读出了具有超越意义的艺术体验。一种情结的形成是在主体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一旦形成就会进一步生发出对感性世界加以观照过程中的理性思考。经过历代研究者的阐释从中找到更具普遍意义的合理内容,以意逆志也好,断章取义也好,都找到了属于自己时代的诠释视角。由此可见,文学文本一旦被过度诠释就会面临"以意逆志"的观念传播,进而不再以文本最初的意义出发,形成了特有的大众阅读的传播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