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社会发展生态化趋势对德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化发展趋势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维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此 ,应该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经济道德教育和科技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观、环境价值观 ;经济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观、生态生产观和生态消费观 ;科技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整体科学观和生态技术观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过于政治化,妨碍了真正的道德教育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教育,既是对我国道德教育历程理性反思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遵循其自身的发展现律,充分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意识,以培养人们未来社会需要的伦理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寓教于游:生态道德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人类今天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及人类未来的发展为代价.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态意识浅薄,生态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我国生态道德教育面临社会现实的严峻挑战.生态旅游不仅具有保护生态和维护当地发展的双重责任,而且具有极强的生态道德教育功能;寓教于游是生态道德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经验和借鉴外国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理念上的四大变革:从物本主义发展观到以人为本发展观;从唯经济发展观到社会全面发展观;从自发发展观到协调发展观;从不可持续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涂诗万  姚文峰 《教育研究》2021,42(7):103-117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以192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后两个时期中,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在以下三个方面是一以贯之的:一是反对绝对主义道德,推崇探究式道德教育;二是强调道德即当前意义的持续增长,并以此统一事实与价值、知识和行为;三是推崇"社会智慧、社会能力和社会利益(兴趣)""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后期,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发生了保守主义转向,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再坚持线性道德发展观,推崇习俗,主张多元道德发展观;二是强调道德教育须借助"宗教性"力量.从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可看出其问题意识:一方面,杜威竭力维持现代性对前现代性的优势,将启蒙精神发扬光大,谴责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捍卫和发展民主;另一方面,杜威意识到了极端个人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各种激进主义和无根的世俗化等现代性弊端,努力消解这些弊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比较,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文化层面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而且是一种新的文明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物质、制度、精神各个层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比较 ,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科学技术问题 ,而且是文化层面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 ,而且是一种新的文明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从物质、制度、精神各个层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是人类发展观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可持续发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道德教育观、道德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当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要点,分析了以此为基础的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观”,尤其是它所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具体目标、相应要求,并就在认知发展观指导下展开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进展作了介绍,最后对该理论和实践所具有的借鉴意义和存在问题作了简扼的评议。  相似文献   

11.
高职生的性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轻率性,原因在于高职生性生理、性心理的成熟与性道德、性社会化发展的滞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性道德教育应应抓好4个方面:一是了解自己,建立正确的性道德价值目标;二是理想激励,兴趣转移;三是学校教育是性道德教育主渠道;四是家庭、社会教育是性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导向。  相似文献   

12.
王曰松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248+250-248,250
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当前存在的师德建设问题给学校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一情况,分析了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师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并阐述了师德建设与学校发展二者关系。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安教乐教是学校健康稳步发展的基础和源采;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勇于创新是学校长久发展的基石和动力。  相似文献   

13.
德育的低效与高校制度伦理建设有着紧密关系,一方面,德育理念、内容、方法等问题都与制度伦理的缺失相关,制度伦理的缺失间接导致德育的低效.另一方面,学生个体德行养成与高校制度安排而造就的高校文化环境直接相关,制度伦理的缺失成为德育低效的直接诱因.因此,提升德育效果需要高校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制度内容中应蕴涵道德理念、道德原则,渗透时代伦理精神,制度运行中切实贯彻制度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伦理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现代西方德育思想在知性德育与生活德育、个性教育与人格教育以及规范德育与创造德育等方面已渐渐走向整合,在这一运思趋势下,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目标分层、对话模式以及“知行统一”的修养方法、“德得相通”的德育心理机制都显示出了其愈久弥新的智慧探索品质,是我国现代德育创新的重要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5.
国家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看教育;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看师德。师德的提高,不但靠师德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更要靠教师从思想源头上加强理论修养以提高对师德的认识。而儒学精神对此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clusive and emergent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ethics courses and revealing their pedagogical methods and goals. It outlines a two-year study of under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at a private university addressing ethical themes. The study began with three assumptions: 1) ethics education occurs across the curriculum; 2) instructors are master practitioners with learning theories and goals that are often implicit; and 3) education contributes to three domains of human development: existential, civic, and vocational. These principles informed the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for describing ethics education based on instructor reports of what and how they teach. Results of an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are presented, and implications for ethics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道德服务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回应。从本质上看,"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服从"社会发展,就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制约;"服务"社会发展,就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从内容体系构成看,思想政治教育除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种基本内容外,还应包括心理教育的内容。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演绎着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轨迹。通过促进制度伦理与德性培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最佳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伦理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需要遵守的重要准则。英国教育研究学会(BERA)对研究伦理的基本内容和应用原则有着详细和成熟的规定,并在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训练和学术研究审查程序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伦理在英国的发展和实践对中国教育学界树立以人为本的研究伦理观,发挥各科研教学机构和学会组织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在国家层面形成对研究伦理的统一指导,建立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学术规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需要对传统的武德教育加以改革,才能有利于武德教育的持续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和综合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武德教育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开展武德教育工作是对武德教育的深化和改革,它有利于武德教育同和谐社会接轨,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和谐的发展,有利于武德教育的丰富和发展;寓武德教育于教学、训练之中,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达到技德双修的目的,有利于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将武德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将武德教育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民族院校是我国教育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师德是提升民族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民族院校师德建设是民族地区政治、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要求,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民族院校师德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治观念淡漠、教师职业行为失准、对学生缺乏爱心、教学责任心下降、教书育人意识比较淡薄、为人师表的模范表率作用有待强化、治学态度不够严谨等。民族院校加强师德教育是关键,完善师德建设的制度保障是重点,健全师德评价体系是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