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消息的写作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也是媒体竞争的需要。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消息的写作上要努力创新,力求写出的消息不落俗套,充满新意,真正能吸引广大受众。下面,笔者结  相似文献   

2.
对于现代媒体来说,消息是一种短武器,它实现的是"发布权",即告诉受众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消息的题材相对单一,结构相对稳定,篇幅相对简短,所以,对消息写作应从其特点、结构和要求入手,才能写出完美的作品,实现信息交流、服务公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勇 《新闻界》2000,(2):53-53
提倡写短消息 ,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从40年代开始 ,中央宣传部门就不止一次的要求把消息写得短些 ,再短些。消息写得长 ,这是不少新闻媒体久治不愈的顽症 ,喊一会儿 ,短一阵儿 ,然后还是习以为“长” ,该长则长 ,该短也长 ,想长便长了。现在 ,一两千字的消息已屡见不鲜 ,由一版转至二版的消息也已司空见惯。这种“长风”不仅中央大报有 ,地方小报也有 ,较为严重的当属不大不小的产业报了。短消息是读者的期盼 ,是时代的呼唤。消息只有写得短 ,才能写得快 ,只有快 ,才能保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感 ;也只有短下来 ,才能使报纸版面活起来 ,令读…  相似文献   

4.
何梅 《新闻世界》2013,(6):48-49
消息因其真实性、时效性强、内容简短、形式活泼历来被众多媒体争相采用。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如何采写好消息依然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练好的内功,写好消息既是编辑记者的基本功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如果单一地使用理性陈述的手法,读者对信息缺乏感性认识,对新闻信息的认知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这样的信息对于受众来说,就难以充分地接收。新闻就失去了传播的价值。基于此,消息写作中感性的表现与理性的陈述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闻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读者和编辑都会自然地设想,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是没有水平。”说这话的是美国新闻学教授威廉·梅茨。这句话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在于它一针见血地点透了导语对新闻,乃至对记者的极端重要性。正因为如此,许多名记大腕对导语的写作极为讲究,常常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有的甚至翻来覆去、几易其稿,唯恐自己写的导语没有个性、落入俗套,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式。“立片言以居要”,消息导语的作用不仅在于对主体内容的提炼,而且还在于提高新闻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传播过程就是新闻语言传递各种相关信息的过程,一件新闻作品就是多种相关信息的集合体,或者说是由若干信息构成的高信息形态。其新闻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两方面:一方面,新闻作品中一定要有足以体现新闻价值的信息量;另一方面,一定要让最具价值的信息在新闻作品中得到凸显。所谓新闻写作,就是记者对采访所获素材中各种信息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处理,从而实现信息含量、信息价值以及信息排序相统一的信息组合。  相似文献   

8.
消息是新闻的主体,是报纸最显著的标志。在各种新闻体裁中,消息处于决定报纸优劣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写消息是记者必须具备的能力。然而,近些年在办报和读报当中,发现了消息写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亟待改进的问题。会议消息突破少现今,翻开报纸,会议消息繁多,尤其是头版版面,几乎全被会议消息占有。新闻教科书上新闻的分类本没有会议消息这一项。按新闻教科书上的分类,会议消息应属于动态消息,即“新近发生的事件”。新闻写作,尤其是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用事实说话,及时迅速抓住事物的特点,主题集中,简短生动。遗憾的是,许多会议消息的…  相似文献   

9.
没想到《夏收何必搞仪式小麦未熟遭“剃头”》会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没想到这篇稿件播发前后会一波三折,反响是那样地强烈。 回想得来费的一番功夫,我感受更深的不是我们在写作上的苦心经营,而是稿件之外的是是非非。 1997年5月29日上午,我和来分社实习的《铜川日报》社记者韩晓晖随省政府车队前往渭南市大荔县朝邑农场,参加陕西省农机管理局主办的“全省小麦机械化‘东进西征’收获活动开机仪式”。 在途中,因车队先后有几辆警车前呼后拥地开道,我们由此现象在车中展开了形式主义话题的议论;但当时还抱着从正…  相似文献   

10.
曹洪儒 《记者摇篮》2006,(10):42-42
“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读者和编辑都会自然地设想,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是没有水平。”说这话是美国新闻学教授威廉·梅茨。这句话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在于它一针见血地点透了导语对新闻,乃至对记者的极端重要性。正因为如此,许多名记大腕对导语的写作极为讲究,常常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有的甚至翻来覆去、几易其稿,唯恐自己写的导语没有个性、落入俗套,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式。“立片言以居要”,消息导语的作用不仅在于对主体内容的提炼,而且还在于提高新闻的整体效应。一、叙述情节,简练生动将导语情节化,…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对新闻传播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是要多写信息量大、指导性强的短而精的动态消息;下功夫改变我们的日常报道,大力减少一般化、概念化、程序化的报道,注重从日常报道中抓动态消息精品,以求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的特有优势,服务四化建设,担当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历史重任。快节奏的现实生活,要求新闻必须简明化快捷化新闻是时代的艺术。新闻写作的一切规范、原则,都必须积极适应社会和读者的需要。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运行,必然要求新闻传播更加…  相似文献   

12.
从传播新闻的及时性方面说,消息无可争议地是报纸的主角,这是报纸作为新闻纸的特性所决定的。要使消息在舆论宣传中发挥好的指导作用,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努力提高消息的公众接受度,让读在兴趣盎然的阅读中了解新闻事实,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企业的法规制度,接受作想要表达的正确的思想观点。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消息的公众接受度呢?笔以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姚福 《新闻传播》2005,(7):62-63
在整个消息写作过程中,交代信息来源似乎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对一篇堪称完整、规范的报道而言,这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消息需要交代来源,事实必须注明出处,这不仅仅是_种写作技巧,更是一种写作观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消息是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叙述的方法、迅速及时地向公众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它是新闻大家族中的主力军。关于消息写作的特点有各种各样的概括,同其他新闻体裁一样“以事实为本”当是消息写作最基本的特征,即消息写作应提供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事实。通过消息所提供的其实、准确、具体的客观事实,受众获取对自己生活和工作有用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消息是信息的载  相似文献   

15.
陈英 《新闻窗》2012,(4):122-123
创新新闻写作是很有乐趣的。2011年6月,我以新闻素描的写作手法,写了一篇计生民生工程的新闻稿《春意》发表在我们自己的行业杂志上,得到其它媒体记者的好评。因为他们也去采访过,但是没有写出新意。  相似文献   

16.
17.
消息作为纸媒新闻的主体,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其写作方法与所表现的内容在新形势下也非常有必要去揣摩受众的口味,并为受众烹制出具有意境美的精神食粮。那么如何使消息作品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美呢?  相似文献   

18.
减少一般化报道,从改进日常报道中抓新闻精品   好新闻出在哪里,只有重大事件才能出好新闻吗?不见得。从笔者参加历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看,大约有百分之六七十的获奖作品都是来自基层、来自现实生活、来自日常报道的新闻。要提高动态消息的质量,多出新闻精品,就必须从改进日常报道,大力减少一般化、概念化、程序化的报道入手。   多年来,大量的日常新闻报道总是摆脱不了表扬性、工作性,简报式、文件式的模式,这与新闻写作规律的要求,与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相距甚远。所以,读者强烈地呼唤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9.
消息作为纸媒新闻的主体.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其写作方法与所表现的内容在新形势下也非常有必要去揣摩受众的El味.并为受众烹制出具有意境美的精神食粮。那么如何使消息作品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美呢?  相似文献   

20.
于为苍 《新闻界》2005,(1):110-111
消息中的细节是指那些来源于新闻事实中的具有新闻典型意义的细小情节,记者常常通过对细小情节的特写性描绘,使新闻对象栩栩如生,逼真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最佳的新闻写作包括一整套技巧,它们使事实、概念、思想、感情的发布变得平易流畅,水到渠成。”消息写作使用目击式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消息的现场感和真实性,提升消息的新闻价值,凸显消息的主题内涵,同时也折射记者的新闻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