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因此,让民族民间音乐走进课堂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如何让莆仙地方戏曲走进音乐课堂的几点做法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让悠扬的琴声和学生的心灵一同跳动,让美妙的音律随学生的歌声一起舞动,让他们走进音乐的理想课堂。这就要  相似文献   

3.
乔启翠 《学苑教育》2012,(10):75-75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接受教育。让音乐走进课堂,让音乐的魔力发挥在课堂!  相似文献   

4.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戏曲艺术的传唱使学生感受历史文化的丰富与深邃。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立足地方戏曲特色,开展多种活动,将古老戏曲融入当代校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让戏曲真正地成为音乐课堂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教师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一种激情、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相似文献   

6.
谭月 《儿童音乐》2014,(8):60-62
正中华民族有着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在众多的民族文化种类中,戏曲算是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但在多元化的文化生活中,戏曲艺术已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如何传承戏曲文化,激发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成为音乐教育者的首要目标。2013年初我校有幸成为"湖南省戏曲进校园,小学生学戏曲"的试点学校之一。乘着推广普及传统戏曲的东风,我校以京剧、花鼓戏为主,让戏曲走进了课堂,唱响了校园。为了让戏曲顺利进入小学生课堂,我们首先向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充分了解他们对戏曲进课堂的看法。同时向  相似文献   

7.
让快乐走进课堂,让快乐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多么的重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是笔者一直的追求,现就这方面的肤浅做法作  相似文献   

8.
王丹 《华章》2011,(23)
豫剧是中原地区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戏曲,作为一名在地方高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豫剧这一地方戏曲民族文化进行研究,并注重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学习和艺术传承.教师应该牢牢把握住音乐课堂这个基础阵地,勇于和学生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让学生对家乡的戏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热爱和传播它,从而达到保护、继承和发展豫剧的作用.使地方戏曲这个民族传统文化永不流失,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9.
只有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力课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保持愉悦的心情带着所学知识走出音乐课堂,音乐课才能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课,音乐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霍建秀 《成才之路》2013,(29):42-42
针对中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实际,让流行歌曲走进课堂,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戏曲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让戏曲走进学生,让学生了解、感受、接受和表现戏曲,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音乐"新课标"的审美理念以及切身的教学体会,多角度、多层面地介绍了初中段"中国戏曲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深切体会.  相似文献   

12.
周运健 《考试周刊》2014,(48):184-18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堂也一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就要改变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状,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带动学生走进音乐课堂,喜欢上音乐课。  相似文献   

13.
从事多年音乐教学的我认为能够让学生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让悠扬的琴声和儿童的心灵一同跃动,让美妙的音乐随儿童的歌声一起舞动,将是音乐教学真正价值所在。要想实现这种价值,教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才是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戏曲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优秀戏曲文化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然而,目前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戏曲教学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小学生对戏曲艺术感到陌生。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戏曲教学中可以为学生精心创设一个优质戏曲教学氛围,利用讲故事形式开展创新化戏曲教学,在戏曲教学中融合时尚流行元素,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增强教学效果,注意戏曲教学和其他科目的联系,提升自身素养创新高效戏曲课堂。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单单是智力方面,强调的是综合的素质。孩子就是希望,就是未来,所以小学音乐教育变得极为重要。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让学生带着快乐走进课堂、带着快乐学习音乐,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本文从教师应如何使音乐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精彩以及学校应如何重视音乐教育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走进崔莺莺的内心世界,与主人公感应同悲共喜的心灵震撼。2.鉴赏多姿多彩的戏曲唱词,感受中国古典戏曲的优柔之美。3.创设情景教学的互动环节,点燃探究古典戏曲的学习激情。教学重点以课堂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策略,以崔莺莺的眼泪为突破口,以写泪的手法为桥梁,让学生感受、品读、演读崔莺莺的眼泪,走进她那复杂的情感世界,并以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古典戏曲的范式,引导、启发学生对“泪”作进一步的课外延伸探究,从而完成对古典戏曲作品有意义、有创新的建构,实现文本的价值。教学方法1.演读法。《长亭送别》是古典戏曲的节选,还原具…  相似文献   

17.
吴惠琴 《文教资料》2014,(13):82-83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教学要求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将音乐与学生的心灵相互融合,就能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利用让音乐与学生心灵相互融合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走进音乐世界,领悟音乐的真谛,感受到音乐课堂的魅力。文章主要从学生、教师两方面调查分析,论述音乐与心灵相融的教学手段的使用方法及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三单元,以“京剧京韵”为主线。选了5篇各具特色的文章。“京腔京韵”走进了小学课堂,目的是通过学唱和表演,让学生走进祖国戏曲艺术宝库,初步感受“京腔京韵”的独特魅力。唤起学生了解、熟悉、热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实施国家课程的主渠道,是教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育人的功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幸福高效地出现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地学,快乐地学,这就是乐学课堂的本质所在。无论课堂怎么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核心,始终是我们理想的课堂内容。周水子小学今天的"乐学课堂"能够  相似文献   

20.
邹倩 《教师》2012,(24):47-48
小学音乐课程是培养小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音乐素质教育提出:要给学生创造快乐,让学生带着快乐走进课堂、带着快乐学习音乐,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感受到快乐。笔者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建立民主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