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体中境遇尴尬。一方面,一些广播电台缺乏评论意识,广播新闻评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许多广播电台没有建立科学的评论机制,广播新闻评论形式混乱,节目同质化、评论模式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广播新闻评论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在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龙头”的广播媒介中,新闻评论在以往节目表上的份量微乎其微。从1922年广播电台正式在中国开播以来,广播新闻评论就像婴儿那样一步一步地学着自己走路,在挫折中成长。直到今天,成长起来的广播媒体开始走自己的路。2004年1月1日,由…  相似文献   

2.
2004年1月1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改版而来的中国之声开播。这套广播频率增加了新闻评论节目的数量,提升了新闻评论的质量,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力度。新闻评论成为中国之声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手机短信的走俏,在许多互动性的直播节目中,过去一度流行的热线电话被手机短信所取代。即使是一些以热线互动见长的新闻类谈话节目也纷纷冷落了不该冷落的热线电话,尤其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诸多互动节目中,几乎难觅热线电话的踪迹。热线互动的缺失,弱化了广播媒体的传播优势,同时新闻谈话类节目的传播效果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里,笔者拟以《新闻观潮》节目为例,对这一问题做粗浅分析。以“新人、新事、新观点,你说、我说、大家说”为传播理念的《新闻观潮》,围绕社会上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或一些…  相似文献   

4.
精心打造中国广播的“新闻旗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级核心传媒和重量级新闻总汇的“中国之声”开播百日,获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业内有识之士的好评,她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对国内外媒体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央台一套节目改版的预期。“中国之声”郑重承诺“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大步跻身国际传媒市场,使中国广播受众一夜之间获得了“收听中国之声,遍知天下事”的人文知情权;她的  相似文献   

5.
著名学者李良荣在《中国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一文中说:“时政报道是中国新闻报道中最后一个堡垒,一旦时政报道能突破,中国的新闻传媒可以与世界任何传媒抗衡。”笔者认为,在广播方面,2004年1月1日悄然登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大胆改革创新,以其前卫的现代传播理念,开拓了广播新闻许多新的节目样式,节目形态和节目运作模式,其中,开创的一种新闻模式——互动新闻,对包括时政报道在内的广播新闻改革是一个突破点,它既值得人们称道,又应引起业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第一报告》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2004年1月1日开播的一档新闻直播栏目,每天12:00~12:40播出。《第一报告》栏目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为口号,采用主持人、记者和听众三方互动,即时提问、现场播报和相机评论相穿插的形式,扫描式报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刚刚发生、正在  相似文献   

7.
黄海 《记者摇篮》2002,(3):45-46
  相似文献   

8.
【摘要】城市的交通晚高峰时段是广播媒体的黄金时段之一,新闻、音乐、脱口秀等节目在这一时段竞争尤为激烈。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晚高峰》节目在理念、形式、内容等方面创新的亮点,旨在为晚间广播新闻节目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广播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听众,赢得主动,就必须发挥快速、传真的优势,尽一切可能缩短新闻发生时间与新闻播出时间的距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4年1月1日正式推出“中国之声”,提出了“回归并强化新闻,回归并强化广播”的改版思路。回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两会”(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报道,有一个不同以往的显著特点,就是中央下发了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报道的意见,从而给这个中国最大的会议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新鲜气息,也给我们的会议新闻的改革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陈伟  柳芳 《新闻前哨》2010,(5):34-36
2009年2月,在一份来自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收听数据报表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格外显眼。2008年12月与2009年1月.“中国之声”的收听市场份额在武汉、成都等25个城市不是占据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北京市场份额也由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当年3月,“中国之声”广告合同签约率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30%。  相似文献   

12.
致力于打造中国广播传媒旗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在刚刚度过百日之时,就报出了破天荒之举:从4月12日到15日开辟全天时间,整合全频率资源,协同作战,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对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明港公司桥吊队队长许振超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宣传,充分  相似文献   

13.
郑颖 《中国广播》2009,(7):57-59
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范本,对广播新闻频率如何在媒体竞争中发展壮大进行简要分析。文章认为,广播新闻频率要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强化新闻报道的整体运作;让新闻传播过程蕴含情感,传递让听众听得懂、想听的新闻;广播新闻频率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要传递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播报”一直是新闻的传统表现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新闻节目的播音员字正腔圆,语势稳健,非常讲究分寸感。但是,1998年陈鲁豫《凤凰早班车》的开播,带来了令观众耳目一新的“说新闻”方式,与传统的“播新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过,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新闻只有“播”这一种形式,因此,“说”确实让人感到新奇。  相似文献   

15.
今天中央台的会议室高朋满座,首先我代表中央台对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新闻界的朋友,表示欢迎和感谢。今天的会议主要想请朋友们对中央台改版100天的“中国之声”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6.
厉军 《视听纵横》2009,(1):100-101
广播“说新闻”节目有别于电视“说新闻”,广播只依靠声音一种表现形式,而电视还可以依靠画面、图片、字幕等辅助手段,相对于电视来说,要把一档广播新闻节目真正“说”好难度更大,在实践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新闻本身是否适合“说”,主持人是否具备“说”的能力,广播“说新闻”幕后支持团队明显弱于电视等。  相似文献   

17.
胡可可 《视听界》2010,(1):100-101
地方电台的时政新闻节目多年来受会议和领导报道活动过多、过滥、过长的困扰,节目的收听率和美誉度不佳。广播新闻从业人员对提高新闻节目质量信心不足,因循守旧,不愿提出改进意见,时政节目沉闷有余,鲜活不足。在媒体竞争十分激烈、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的态势下,广播新闻从业人员陈旧的意识不改变,就不会进发内生动力,广播新闻节目也就没有活力。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什么?”作为多年来学界争论的话题,曾经在一定时间里被指责为只关注概念,缺乏学术研究品质。然而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是新闻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实用性和功利性占据新闻学研究主流的今天,一些基本问题却被束之高阁。本文试通过对杨保军先生“新闻形态论”的梳理,提出自己的几点管见。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新年刚过,在许多城市公园的展练场上、在路上行驶的出租车里时常飘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里是中国之声”的收听提示,匆匆赶去上班或上学的年轻人,双耳塞上耳机,口袋里放有可以听广播的MP3,不少人锁定的频率也是“中国之亩”……  相似文献   

20.
谢金华 《视听纵横》2009,(2):113-114
作为一名基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经常会听到受众的感叹:“电视新闻里都是一些会议和某某领导活动”。特别是县(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更是占据电视屏幕上风。时政新闻在老百姓的眼里就是官方新闻,这类时政新闻表现形式一成不变,过于呆板,为报道而报道,毫无生气可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