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史剧写的是历史题材,它是取材于历史生活,又经过艺术加工形成的“剧”,所以,既要求不失历史面貌的真实性,又不能是历史生活的简单复制。这就给历史剧的创作出了一个难题。郭沫若以长期、丰富的历史剧创作实践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构思具有如下心理特征 :1.将历史感与时代感交织在一起 ;2 .想象丰富 ,虚构大胆 ,并能用火炽的感情将所描写的史实与虚构融为一体 ,充分发挥历史剧作为艺术的独特魅力 ;3.灵感思维与传达同时产生 ,具有自动性 ,灵感感性激发的基础深厚 ,灵感触发信息的多样性 ,灵感爆发呈周期性规律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 ,是时代的产物 ,所有时代的矛盾在他的历史剧中都有所反映 ,且呈现出一种逆现象。这首先是战斗的需要对剧作的双面影响上 ,既表现了历史精神 ,又割裂了历史精神 ;其次表现为大我的膨胀、小我的萎缩 ;再次 ,表现为为了达到为现实服务的目的 ,剧作中大都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阵线分明 ,以致于出现了好人皆好 ,坏人皆坏的现象。以上几种现象既使郭沫若的剧作获得了成功 ,又使其有所局限  相似文献   

4.
史剧高峰中的逆现象: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矛盾现象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是时代的产物,所有时代的矛盾在他的历史剧中都有所反映,且吾现出一逆现象,这首先是战斗的需要怼和的双面影响上,既表现了历史精神,又割裂了精神,其次表现为大我的膨胀、小我的萎缩;再次,表现为为了达到了为现实服务的目中大都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阵线分明,以致于出现了好人皆好,坏人皆坏的现象。以上几种现象即使郭沫若的剧作获得了成功,又使其有所局限。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作为诗人和剧作家,热情冲动,自由奔放、放荡不羁、乐观自信.他的这些性格特征影响到他的历史剧的创作风格,使其史剧中的人物、结构、语言情感化,具有了一种浓烈的抒情性和诗意美;大胆的创造和丰富的想象,使他的史剧表现出更多的主观性和理想色彩;悲剧中的光明成份,使其史剧中呈现出悲壮乐观,哀而不伤的基调.郭沫若史剧中所表现出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浪漫主义风格与其个性特征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美学和戏剧理论角度分析和评价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及其理论的得失,可见其史实的艺术是虚构化在戏剧理论方面的审美规律中进行的,这审美的规律就是叙事剧技法和叙事要素的理论作用。叙事剧的技法是以“古为今用”的创作态度来发挥一定的作用,而叙事诗的美学因素就是在历史人物的形象化方面起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同志的很多历史剧达到了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和谐统一,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的风貌。无庸讳言,他也有些历史剧对历史生活的反映是不够真实的。他的历史剧的成就和不足,都和如何对待历史的事实,能否把握历史的精神有关。本文拟就郭沫若历史剧的历史真实性谈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的史剧理论是随着他的史剧创作而逐渐积累起来的。他的史剧创作从二十年代初开始,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其间经过了长达三十多华的时间跨度。在这三十多年间,郭沫若的政洽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和历史观等都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作为他自己史剧创作经验总结的史剧理论,也随之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渐趋成熟的过程。郭沫若的史剧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二十年代),中期(四十年代),后期(解放后)。相应的,他的史剧理论也可以分为这三个阶段。当然,在郭沫若史剧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有  相似文献   

9.
张培坤 《教育艺术》2004,(10):34-35
说到历史剧的创作,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郭沫若先生。他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起了一面旗帜。他的《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6部历史悲剧,为革命“立了大功”,有大益于中国人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他又以其创作实践为历史悲剧创作提供了借鉴,为中国话剧创作开拓了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文学从一诞生起,就定位在历史与现实的坐标上,因而它必然地包孕着多重基因。“扬弃是否定,并且同时又是保存”①,由于中国新文学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了辩证地吐纳,因而它既带着跟传统文化难以割断的纵向承传性,又带有对外来文化横向的裂变性。在中国五四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相互整合,成为了中国的现代文学。史剧作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子系统,无例外地打上了这种二重性的烙印。它除了表现为移植的话剧形式与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奇妙融合外,更为突出地体现在:为要表现本民族历史上的生活和人物,它在深层内涵中必然蕴含着创作主体的本民族的文化意识、精神品格、特有心理等因素;而史剧又是创作主体的心灵对中国现实的折射,因此,也就会同时流露出作者的现代意识来。在史剧这块土地上,郭沫若是最早的拓荒者,也是后来的丰收者,因而他的中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在他整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先后创作了十一部历史剧,塑造了近四十个女性形象.作者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表现了每部作品的独自的主题思想,同时还共同地表现了作者的另一种创作意图,那就是她们大都要求妇女解放.作者对她们的这种要求不仅进行了具体描写,而且也给予了热烈的歌颂.人类社会历史自从结束以母权制为主要特征的原始社会,进入以私有制为主要特征的阶级社会以后,广大妇女就逐渐沦为男子的附属地位.恩格斯曾经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这样描述妇女由此遭受到的苦难;“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特别是中国妇女,自从进入封建社会以来,她们遭受到的苦难尤为深重,因为“孔孟之道”、“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之类的封建伦理道德,不仅严重地束缚了广大妇女的思想行动,而且也残酷地扼杀了广大妇女的人身自由.因此,中国妇女要获得解放,比世界其他各国妇女要获得解放,其斗争历程更要曲折,其斗争对象更  相似文献   

12.
在郭沫若历史剧的人物画廊中,有一号角色以其兼具有诗人、读书人的身份而特别引人注目,剧作在塑造该形象时,也有意识突出了其身上的文化气或儒林气。这号角色,我们可以称之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它包括《屈原》中的屈原、宋玉,《南冠草》中的夏完淳、刘公旦、王聚星,《蔡文姬》中的蔡文姬,《武则天》中的上官婉儿,骆宾王等。上述诸人虽同属知识分子范畴,却代表着知识分子中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学最根本的变化,便是人的观念的不断发展。郭沫若的历史剧,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形式,丰富了百年中国的人的学。“五四”时期,他高扬个人主久的旗帜,追求人的自由和自尊,这是与外来化的刺激分不开的。抗战时期其人学意识则分化为两股潮流,即人性人道意识和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同志是才华横溢的一代文豪。他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到粉碎“四人帮”整个现代历史,占有了诗词、戏剧、小说、散文、曲艺等几乎所有的文学形式,在中外起了并将继续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最能代表他的文学成就的,是诗和历史剧。由于历史剧能够通过舞台和银幕接触更广泛的群众,因而影响更为深远。历史剧在郭沫若同志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创作了十九个剧本,除《甘愿做炮灰》这一个现代剧和两个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剧本外,其余的都是历史剧。创作历史剧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曾这样明白地说出自已的意图:“我要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这使人们自然地想起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宏论: “使死人复生,是为了赞美新的斗争”。也正如明代思想家李贽所说过的那样:元剧都是“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已之块垒”。由此我们可以说,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同志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历史剧创作的奠基人。他的历史剧壮美、隽永、气势雄浑,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战斗力之强,在现代文学史上无人可与之媲美。解放后他创作的《蔡文姬》、《武则天》又有了新的境界与意义,这在本文中暂且不谈。单说解放前在缺乏创作自由的旧文苑中,郭老以他的辛勤劳动,运用他在历史学方面的博大  相似文献   

17.
李畅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8):103-106
郭沫若的历史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出他对民族生活、民族精神、民族思想的准确把握,对汉语言运用的娴熟,对民族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借鉴等等。探讨郭沫若历史剧民族性特征体现的得与失,能对我国戏剧创作提供某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过去许多评论者说,王汶石是含着微笑看生活的。不错,王汶石是一位新生活的歌手(我以为,这并不排斥他对生活的深沉的思索,也不抹煞他某些作品中燃烧着的愤怒之火)。他善于发掘生活中的美,讴歌社会主义的光明面,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里,他也总是满怀信心地去探究我们人民身上那种不惧艰难险阻的合金般刚强的性格,将它们集中起来铸造成新的英雄形象,用以鼓舞人们战胜困难。他说过,社会主义文艺“当然要揭露生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的剧作,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这里,仅就形式创造问题,进行探讨。可以说,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戏剧形式。这种创造,表现在:对白用散文,抒情用诗。或者说:散文以叙事,诗体以抒情。在演出的时候,采用对话的方式,诗,可以配曲,而更多的时候,由演员朗诵,有的时  相似文献   

20.
论郭沫若史剧的悲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1940年代的历史悲剧,是一种以历史为依托,社会为标的历史与现实同构的社会-历史悲剧,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政治色彩,但对伦理层面上道德英雄的人格创造,使之进入到对理想的人性世界的建构,不仅在现实的政治意义之外焕发出动人的美学意义,也将中国现代悲剧中的现实主流推向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