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澜教授说:“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的文化意识。所谓“超前”,是指学校不但要承担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而且要承担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的使命。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综合竞争力的表现。当我们从大教育向强教育迈进的时候,一个学校领导怎样才能营造出自己的学校文化,这是每位校长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叶澜教授说:“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的文化意识。所谓“超前”,是指学校不但要承担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而且受承担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的使命。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综合竞争力的表现。当我们从大教育向强教育迈进的时候,一个学校领导怎样才能营造出自己的学校文化,这是每位校长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面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社会公众日益多样化的诉求以及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挑战,重新定位学校的价值和使命,是推动深层次教育变革、实现教育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出发点。首先,作为公共利益共同体的学校,要承担新的社会责任,培养时代新人;作为师生生活共同体的学校,要营造丰富温馨的校园公共生活;作为教学专业共同体的学校,要探索协作式融合式教育教学;作为合作育人共同体的学校,要构筑开放共建的公共关系。基于“共同体”的概念,从“共同利益”的高度重新认识学校的价值和使命,可以为建设理想中的学校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育新人”这一使命任务,为宣传思想工作指明方向。福州三中教育集团作为一所市域省级示范高中,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有效开展宣传工作,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学校师生队伍的精气神、架设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纽带等,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坚持在围绕中心中谋发展,在推进常态中求创新,在提升效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一九九四年一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关于培养“四有”新人的问题,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他多次指出,培养“四有”新人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只有有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特别强调“学校党的建设要围绕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进行。”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四有”新人的问题,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目标和重点来抓,在整个教育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做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发挥学生高度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特征,以培养全面发展“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社会工程,它需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要改革教育体制,充分发挥其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的功能作用。所有社会成员都应树立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意识,懂得“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为了社会也为了自己而不断学习来增进知识、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首先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即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人类优秀文化并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其使命价值体现于未来。教育初中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以人文素质为基础。人文教育应当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也应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重视和加强对初中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早时代的需求,也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新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人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四有”是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两个方面的统一整体。邓小平同志多次告诫我们,在新时期一定要加强学校的思想的政治教育,包括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对于物质文明建设而言,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在学校集中表现为:培育“四有”新人,一个学校其根本的任务就是立足于“四有”新人的培养.要培养“四有”新人,就要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良好的育人氛围与精神文明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人的思想道德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要受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才能达到社会环境改善与人的素质提高相一致.学校是文化、文明的集散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在跨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培养合格人才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教育目的是国家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蓝图,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阶级办教育,都有自己的特定教育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与人才标准。从教育文本的比照研究来看,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才培养的总路向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角度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转变到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度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定位;从四有“新人”到四有“公民”。  相似文献   

11.
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光荣使命,应当始终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这就是说,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寓于知识传授之中。英语学科,教材是“洋文”,内容多是  相似文献   

12.
社会责任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衡量新时代青年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志。加强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培养既是承接青年运动主题的历史需要,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培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坚定青年理想信念,涵养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增强青年担当意识,强化青年奋斗精神,提高青年能力本领与品德修为,激励青年在追寻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勇敢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3.
学校中儿童的日益多样化,使得教师教育必须帮助新教师理解如何与各种文化背景的学生打交道。教师不能想当然地假设每一个孩子都有相似的经历和体验,而要对学生的差异性保持清醒的意识和文化的敏感。多元文化教育更大的使命,是要确保教育实践的公平性,履行教育助推社会公正的使命。因此,为社会公正培养"文化敏感型教师",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议题。文化敏感型教师尽最大努力确保所有学生学业成功,帮助学生发展批判和质疑精神,培养学生改变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文化敏感型教师的概念使我们超越了对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肤浅定义,将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指向这样的方向:教育是具有政治意义的活动,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获得的权利。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并非是让学生了解某个或某些少数民族那么简单,而是要培养师范生对个体差异性进行持续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播思想、引领文化的重要使命。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在办学之初就在思索“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制定了校训“做豪迈的中国人”,确立了“培养兼具中国灵魂、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育人目标。围绕办学理念,学校廓清国际教育误区,立足国情、校情、生情,吸纳中西文化精髓,构建十二年一贯制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创设丰富多元的校内外活动、引入前沿教育模式、教学管理机制,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学生发展的国际教育之路,为学生筑牢道德之基,成长为符合国际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1987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加蓬总统邦戈时,提出了“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这个攸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什么是“四有”?“‘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①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均属于素质的范畴。“我们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的地方。”②因此,培养高素质“四有”新人的任务.主要是由各类学校去完成。近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到日程上来。这实际上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完成培养“四有”新人这一立国、兴国的根本任务。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学校承担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教育人,培养人的光荣使命,“文化育人”的关键是学校自身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具有其他部门无法取代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职能特殊育人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面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场域,承载着传承文化及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加强与改进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育人作用,真正培养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既是民族复兴的希望,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全面加强与改进思政教育,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政素养,将其培养为时代新人,对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8.
聋校德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确立德育目标,落实德育措施德育的首要问题,是确定学校一定时期内的德育目标。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有一技之长,能为社会服务的社会主义新人”。我们总的做法是把握德育总目标,注意方法求实效。为使目标落到实处,首先要建立和...  相似文献   

19.
家庭、学校、社会要协同推动劳动教育,在社会中形成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将劳动教育列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三方要密切合作,家庭要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理、自我生活能力,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使学生掌握劳动知识,社会要为学生提供运用劳动的场所,发挥支持作用,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基地。下面,我从“一、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二、小学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三、家庭、学校、社会推动劳动教育的意义”“四、家庭、学校、社会推动劳动教育的举措”四个方面入手,就“三方协同”构建劳动教育课程,育劳动新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要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就必须培养出跨世纪的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青年教师。历史的使命和职业的特点,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随着21世纪的来临,师德建设的主体和外部条件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就对新时期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师德建设不仅关系到培养跨世纪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而且是高等学校面向新世纪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