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相关年鉴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税负进行比较,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与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相比,其增值税税负水平和总体税负水平都不高;而且,在设定条件下,装备制造业增值税转型对其R&D投入影响也不大。因此,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需要加强其针对性、便利性和可预见性,同时采取组合措施及创造发挥税收作用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备制造业是重庆的重要支柱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也是重庆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重庆市装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投入、产出、基础能力、环境及模式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创新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专利保护力度不够、产学研合作机制不顺等问题.本文在对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装备制造业振兴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我国装备制造业设计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仍然非常薄弱。据此,文章提出了依靠自主创新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5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最优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促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对策进行分类基础上,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不同种类的对策进行尝试性的评价与比较。结果显示,在装备制造业较高的创新成果独占性条件下,重点支持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降低其创新成本是政府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最优对策。而且支持力度应随政府预算扩大及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创新成本差距的加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与增值税及其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在2000-2006年七个年份增值税税负水平,发现其增值税税负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之后,计算了在设定条件下200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增值税转型,可以增加2.14%~6.18%的R&D投入增长百分比.  相似文献   

6.
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培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进步的重任,其自主创新能力对一国国民经济控制力和综合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以重大技术装备的产品特征和产业范围界定为基础,分析了重大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而从创新途径、创新基础、创新政策和创新规划四个方面提出了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结构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块化的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制约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备制造业中模块化生产方式比较普遍,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核心企业,掌握着关键模块,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是模块制造商,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从属于跨国公司.模块化分工下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受制于跨国公司强大的买方势力和自身创新体系的欠缺.为此,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突破应主要关注创新网络的建立和创新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振兴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战略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进行SWOT分析,结合其具体情况,运用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技术转让和合资三种技术创新途径的适用范围和相应收益;指出提高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根据其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技术特征和产权状况等)和外部环境,给出切实可行的技术引进吸收的产业组织模式和产业组织政策,构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平台,然后向“自主创新”进行渐进的转变,最终达到独立创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高速、重载和信息化装备主要还是依靠进口。本文基于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的现状,讨论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式,并提出若干提高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作者】高梁,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此后在国家体改委体改所(今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期间曾在海南洋浦开发区管理局、经济管理文摘杂志社、中国产经新闻报社任职。  相似文献   

11.
在相关文献、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转型升级与智能化建设模型,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模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要使智能化产品产值增长率持续增长,应将新技术引进和产学研合作外部投入要素、政府和市场等外部支撑投入要素维持在一定平衡状态下,增加技术投入比率和高技术人才内部投入要素,最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智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辽宁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辽宁省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外资、外企和外国技术逐渐渗透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出现了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被跨国企业并购的情况,对产业的成长性、竞争力和控制力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对跨国并购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并为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湖北省由智能制造装备大省向强省转变,采取专利计量分析法,在incoP at数据库中检索智能制造装备和技术相关的专利数量,并通过国际专利分类号、联合专利分类体系分类号进行数据清洗,对国际国内以及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相关专利申请量居世界首位,且呈现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其中华东地区专利布局数量最多;(2)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在“十三五”时期高速发展,但技术研发实力不够突出;(3)湖北省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武汉市、襄阳市和十堰市,技术研究热点为高档数控机床;(4)湖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国内先进省份存在显著差距,自主研发技术缺乏,系统化、集成化的整体水平不高。基于分析结论,提出湖北省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智能制造装备先行区和示范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装备制造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于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陕西省近十年的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采用增长率产业分类法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七大类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得出金属制品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设备制造业处于发展阶段,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处于成长阶段,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处于成熟阶段,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处于衰退阶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孙韬  赵树宽  马强 《现代情报》2011,31(4):145-147,151
信息化管理是带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推动力,是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管理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我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管理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加快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实施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策略等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研究苏州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深入探讨了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苏州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成金 《软科学》2006,20(4):82-85
从德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形成历史和其经济发展的重工业化特征出发,分析了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我国装备业主要国际竞争对手以及德阳装备制造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德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市为例,运用DEA和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2010-2016年重庆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4个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评价。研究结果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部分:静态评价结果发现重庆市高端装备制业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但有部分行业未能达到DEA有效,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最弱的,主要原因是R&D人员以及技术经费出现了投入冗余;动态结果发现2010-2016年间重庆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缓慢上升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技术效率的贡献度并不大。最后得到继续加强人才、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合作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对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深入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其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两者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表明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受到政府政策、产品研发水平、企业创新能力以及竞争力等四个因素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清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规律,将为两者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装备制造业是广州市基础性产业,对广州市经济的长远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以及装备制造业规划的出台,广州市装备制造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在分析广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技术、自主创新以及人才等角度分析广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重点发展产业、创新体系构建、品牌树立、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广州市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