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作为一门新开设的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面临着教学工作中如何落实教学目的,加强教学效果等问题。本文根据教育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求,结合笔者实际授课过程中的感受,对此进行了思考与总结,力图为上好该课程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袁飞 《文教资料》2011,(13):202-204
目前,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5.
地域历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将两者有机结合,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弘扬地域文化、培养爱国情操都是大有裨益的。而湖北有非常丰厚的历史遗产,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在地域史与《纲要》的结合上,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也要注意方法、手段,以及适度性、针对性、客观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陈娟 《文教资料》2013,(16):153-155
加强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充分发挥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了解国史、国情及新疆区情的有效途径。本文拟从当前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及新疆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等三个层面展开阐述,希冀对建立新疆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为开展情境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存在种种问题。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应注重理论问题的具体化与教学设计的理论性相结合,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配合,以期达到史纲课程情境教学的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该牢牢把握"一条主线",突出"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从优化外部环境和深化教学改革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面临的四个难题,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增进教学实效。所谓优化外部环境,即在高校建立全方位育人的机制以及创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所谓深化教学改革,即从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这四个要素寻求突破,建立现代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定位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不同于中学历史课,也不同于大学专业历史课,如何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再“回顾”和“升华”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比较教学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抓住“三个选择的必然性”这条主线,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纵、横比较,既可以使学生对以前的历史知识进行系统、逻辑的梳理,又可以自觉引导出新知识,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发展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何景春  孙华 《文教资料》2009,(24):104-107
本文点明了问题的缘起,指出了众多研究者对"纲要"课程的教学任务的认同,阐释了"纲要"课程为什么要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并分析了"纲要"课程如何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引导本科生不仅要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以及新中国建立60余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要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更注重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信念.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灵魂就是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的要求,在总结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经验基础上,对构建该课程的网络化教学进行了初步的设计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之一,是让大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领会“四个选择”,坚定“四个自信”,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共同体”的教学理念,从教学的“痛点”入手,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实施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联动的混合教学模式,以问题链重组教学内容,实行探究式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依托河北省红色文化资源强化实践育人,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等。通过教学创新,师生共同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问题意识增强、获得感与认同度提高,教学实效性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部分高校已采用这种模式,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情况、必要性及设计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铜仁学院社会科学部"纲要"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分别分析了几种模式的操作方式及带来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要对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因此,高校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路径主要有:强化任课教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责任意识;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时,切忌以“专题”代替“纲要”课程,应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坚持教学科研相长、慎重选取相关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新方案中的基础性课程之一。要让《中国近代史纲要》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紧跟时代,以例论理,以情融教,提升教学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的要求,在总结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经验基础上,对构建该课程的网络化教学进行了初步的设计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